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银行卡的产生与发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874201
  • 上传时间:2018-05-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银行卡的产生与发展(一)银行卡的发展沿革银行卡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货币信用发展的一种表现追踪银行卡发展的轨迹,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初――40 年代末) ,商业信用阶段银行卡最早起源于美国1915 年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业为了扩大销售、招揽生意、方便顾客,创用了一种“信用筹码” ,其雏形类似一种金属徽章,后来演变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物消费的凭证,持卡人可以先赊销货物或消费,事后付款,这可以说是信用卡的萌芽;1920 年,美国各大电气、石油公司推出了签账卡,供顾客用电和加油使用,其实质相当于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卡;1946 年,美国的狄纳斯俱乐部和运输公司发行了用于旅游、娱乐的信用卡;1949 年,美国大来公司推出了在餐馆使用的签账卡;1950 年,美国狄纳斯俱乐部在全美组织信用卡联合经营,凡是参加联营饭店、餐馆所发行的信用卡均可以通用,大大扩展了信用卡的使用范围第二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银行信用阶段1952 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这是银行信用卡的先河到 1959 年,美国有 60 多家银行开始发行信用卡。

      银行发行信用卡是对持卡人的一种消费信贷,它将仅限于买卖双方的商业性质的信用卡发展为涉及持卡人、特约商户和银行三方关系的银行性质的信用卡银行信用卡信用程度更高、使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多,它使商业性质的信用卡发生了质的升华第三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现在)综合信用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银行卡应用领域的扩大,银行卡实现了国际化,银行卡的发行主体出现了多样化,银行卡的信用融合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甚至国家信用的综合特征二)中国银行卡历程如果按发展的成熟度划分,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期)培育阶段1985 年 3 月,第一张“中银卡” (BOC 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问世;1986 年,中国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人民币长城信用卡;1987 年,中国银行加入了万事达和 VISA 国际组织,并在全国开始发行“长城万事达卡” ,1989 年发行了“长城 VISA 卡” ;1987 年,工商银行发行了红棉卡,1989 年发行牡丹卡;1989 年底,工商银行加入了万事达国际组织,1990 年加入了 VISA 国际组织;1990 年,农业银行加入万事达国际组织,1991 年发行金穗卡;1989 年,建设银行加入万事达国际组织,1990 年加入 VISA 国际组织;1990 年 5 月,建设银行发行建设银行万事达卡,1991 年又推出建设银行 VISA 卡。

      国内早期推出的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准贷记卡,也就是先存款后消费并有小额透支,这适合中国收入消费的现状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90 年代末)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各家银行在推出准贷记卡的同时,陆续推出了借记卡1991 年,建设银行广东分行率先发行了面向储蓄客户的具有存、取款功能的 ATM 卡;1994 年,建设银行在全行推广发行借记卡,并正式推出了“龙卡”品牌;1994 年以后,国内各家银行陆续推出了不能透支、具有存款、取款、支付结算等功能的借记卡借记卡迎合了中国人谨慎消费的心理,一经推出便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银行卡市场的主体1993 年 6 月由江泽民同志亲自倡导实施的“金卡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地区、跨世纪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从 1994 年开始,人民银行会同各商业银行在 12 个省市进行“金卡工程”试点工作,建设城市银行卡交换中心,实现了银行卡同城跨行联网1998 年 12 月,北京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投入试运行,开展异地跨行联网到 2001 年末为止,已有 15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 18 个城市的交换中心实现了与总中心的联网第三阶段(21 世纪开始)成长阶段。

      2001 年开始,国内银行一方面陆续推出了适合中高端客户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另一方面开始进行联网联合2002 年 3 月 26 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 16.5 亿元人民币,在原有的 18 个城市交换中心和北京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中国银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区域性银行卡组织从 2002年 1 月 10 日开始,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 80 余家银行在内的发卡金融机构都已陆续发行“银联”标识卡2004 年 1 月 1 日后, “银联”标识卡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使用的人民币银行卡,各类非“银联”标识卡只做地方专用卡,不能异地或跨行使用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小小的银行卡成了都市人的“密友”:无论领取工资奖金、投资理财还是消费购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卡调查得到的数字是,北京人均持有 2.5 张银行卡,而在全国每两人有 1 张银行卡说到银行卡,于先生深有感触,因为他每月必须到银行支付所购商品房的贷款,而每次去银行让他感到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排队等候 “现在好了,招商银行一溜排开的 ATM 机前自己操作就能把钱存入‘一卡通’ ,省得排队了” ,于先生数了数钱包里工行的牡丹卡、建行的龙卡、招行的“一卡通” ,说:“比起存折,银行卡最大的方便就是,任意一张卡无论在哪家银行的 ATM 机上都可以取到钱,而且自己动手方便快捷。

      不仅如此,我家每月的水、电、煤气、电信等费用都是通过银行卡转账缴纳 ”记者的朋友齐女士经常出差四处跑来跑去,每次出差她都要过足“购物瘾” ,但携带太多的现金又感觉不安全,于是出差前她总是将银行卡里存入足够的钱, “这样心里就踏实了现金被偷的话,根本别指望找回来,如果卡丢了还有密码,钱没那么容易被提走 ” “在外地刷卡消费一分钱也不多花,何况,我喜欢刷卡的这种感觉齐女士对小小的银行卡情有独钟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起步于 1985 年,近几年尤其是 2002 年中国银联成立以来,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联网通用取得显著成效据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 300 多个城市实现了银行系统内通用,100 个城市实现了同城跨行通用,40 多个城市实现了异地跨行通用截至 2003年 7 月底,全国发卡总量 5.69 亿张,比十年前增长 141 倍目前银行卡的服务内容已远远突破存取现、转账、消费、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范围无论是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银行、自助终端等信息化的金融服务,还是个人消费贷款、分期付款、 “银证通”等新兴金融服务,都活跃着银行卡的身影毫无疑问,银行卡已全面“渗透”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国银联的基本职能简介中国银联全称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onpay Co.,Ltd.) ,2002 年 3 月 26 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

      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 16.5 亿元人民币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的联网通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乃至“走遍世界”的目标中国银联的经营宗旨是:采用先进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灵活的经营管理方法,建立和运营统一、高效、安全的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保障银行卡跨行通用以及业务的联合发展,提供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改善用卡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银联福州分公司于 2002 年 9 月 24 日成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全省(除厦门外,下同)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省范围的联网通用,推动我省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福建省现有 14 家银行(局)加入银联网络,其中有 2 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 、中国农业银行(金穗卡) ;9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卡)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卡) 、兴业银行(兴业卡) 、交通银行(太平洋卡) 、中信实业银行(中信卡) 、中国光大银行(阳光卡) 、中国民生银行(民生卡) 、招商银行(一卡通) 、华夏银行(华夏卡) ;2 家城市商业银行,福州市商业银行(榕城卡) ,泉州市商业银行(海峡卡) ;1 家邮政储汇局,中国邮政(绿卡) 。

      截止 2004年 12 月底,福建省共有核准入网 ATM2,757 台,5,658 户有效入网商户和 9,502 台有效入网 POS 终端,全省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二、认识银联卡(一) “银联”标识卡的含义 “银联”标识以红、蓝、绿三种不同颜色银行卡的平行排列为背景,衬托出白颜色的“银联”汉字造型,突出了银行卡联网联合的主题三种颜色,红色象征合作、诚信;蓝色象征畅通、高效;绿色象征安全三种不同颜色银行卡的紧密排列象征着银行卡的联合 “银联”全息防伪标识主要内容:立体天坛、双色背景、全息放大镜、银联图章等内容见下图:“银联”标识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国内各发卡金融机构发行,采用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跨行跨地区使用的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二) “银联”标识卡的主要特征1、银行卡卡片正面右下角(限国内通用的银行卡)或右上方(国内外通用的双币种卡)印刷了统一的“银联”标识图案;2、贷记卡卡片正面的“银联”标识图案上方加贴有统一的全息防伪标志;3、卡片背面使用了统一有银联字样的签名条三) “银联”标识卡的使用范围 2002 年 1 月 10 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 5 城市首期发行“银联”标识卡。

      “银联”标识卡可在贴有“银联”标识的 ATM 机上提取现金和查询,并可在各种商场、酒店、机场等场所的贴有“银联”标识的 POS 机上进行消费使用同时,持卡人还可以通过中国银联的电子支付网关,进行以银行卡为支付载体的交易和转账目前,全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均已开通银联网络2004 年 1 月 18 日,29 家内地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银联”标识卡的持卡人可在香港 4000 多家商户刷卡消费,也可在香港 1100 台ATM机上提取港币现金;内地游客在香港地区贴有“银联”标识的商店里刷卡消费,不受刷卡金额限制2004 年 9 月 8 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9月8日正式开办内地“银联”卡在澳门地区的特约商户(POS)消费业务、自动取款机(ATM)的查询和取现业务2005 年 1 月 10 日,中国银联正式开通银联卡在泰国、韩国及新加坡的自动取款机(ATM)和商户 POS受理业务此举意味着银联卡继在香港、澳门地区实现受理后,首次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四) “银联”标识卡的优点1、方便用户----- 可受理“银联”标识卡的商户,对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无须识别发卡机构,均能直接受理2、方便持卡人--- 持卡人在贴有“银联”标识的 ATM 机或 POS 机上都能持卡使用。

      银行卡的概念及分类银行卡的概念及分类一、银行卡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银行发行的、具有支付功能的卡片,都可以称为银行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下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二、银行卡的分类银行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做如下分类:(一)按银行卡是否能够提供信用透支功能划分,可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1、信用卡信用卡是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用户,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国内现有的信用卡主要有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两种1)贷记卡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2)准贷记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