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心理健康的标准.doc
2页国际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为心理健烘提出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囤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 态具体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⑵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3)有幸福感;(4)在生活、 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不少人感觉这样的标准过于笼统,实际上这一标准的制定是世界性的,更多具有的是指 导意义随看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心理学理论迅速进入中国,促使 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有了很大捉高,许多心理学专家针对中国的具体人群,对国际心理T生大 会的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以下具体的解释:1. 了解H我、悦纳白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H己存在的意义对H己的能力、 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白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对 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短、中、长期计划;同时,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 潜能但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Z2 •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接受H己,也接纳他人, 悦纳他人,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既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别人 的理解和接受;在集体中能与他人融为一体,与挚友同聚Z时共享欢乐,独处沉思Z时无孤 独感;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如尊重、友善、信任、理解等)总是大于消极的态 度(如敌视、嫉妒、艮惧、猜疑等);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3.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护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 望之中;在社会生活中能主动的去适应周囤,进而获得改变现实的机会,而决不会选择逃避4.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白己的情绪,喜不 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白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得不到的 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愉快、 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人优势,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持续时 间不会太长5 .热爱生活,乐于生活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 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能从工作的成果中获 得满足和激励6・人格完整和谐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人生 观等,心理健康的人在以上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 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 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一致。
7.智力正常,智商在8 0分以上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彖力和操作能力的综 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木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心理反应,形成 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 不同的等级,因而表现出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并异同时,心理健康的状况始终是动态的,我 们的判断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未来,是正在发展着的心理状态心理健丿隶标准反映的是 作为一名个体要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但不是最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