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初二下期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1799448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下期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教师用) 第一课《藤野先生》 第一部分 初到日本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指什么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指清国留学生在东京不学无术的种种丑行;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愤慨和失望,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作者在描写清国留学生时用了“油光可鉴”、“扭几扭”、“标致”等词语,这些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起了什么表达效果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答:这里使用了反语的修辞;写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把精力都放在打扮上去了的丑态;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愤概 3.“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这句是过渡句,同时又交待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作者远大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4.“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什么象征意味 答:“日暮里”,有日落西山的意思,暗含了清王朝行将没落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水户”,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客死此地,与作者的境遇相似,即都有爱国之心 5.作者在仙台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为什么他却认为仅仅是“物以稀为贵” 答:这里包含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6.作者写在仙台的艰苦环境有什么用意 答:与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自己立志求学报国的决心 第二部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7.作者初次见到藤野先生对其进行的外貌描写采用了什么方法表面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穿着特点 答: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外貌;突出了藤野先生生活简朴、博学多识、治学严谨的特点 8.“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并不比中国早”暗示什么 答:日本的医学研究并不比中国早,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却要到日本来学习医术,实属无奈之举 9.文章写了藤野先生几件事分别反映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分别写了四件事“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特点;“纠正解剖图”表现了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特点;“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他对弱国学生的关心,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认真求实、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特点 第三部分:弃医从文 10.“匿名信”事件反映了什么 答:反映了日本人对弱国国民的歧视 11.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答:作者使用反语和本无因果关系的内容揭露了这种论调逻辑上的荒谬,表达的作者对谬论的愤概和抨击 12.“看电影”事件反映了什么 答:写出了中国人的不觉醒,表明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是人民的麻木不仁,表达出作者心理的悲哀 1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中“偏”“也是”“还有”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写出了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愚昧的批判态度,“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说明不觉醒的不只是个别人,而具有普遍性写出了作者看到同胞不觉醒的痛苦心情 14.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作者认为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看客,最重要的是改变精神,然而那时当然首推文艺,于是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 15.藤野先生和作者弃医从文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从选择学医到弃医从文都是为了拯救中国,而藤野先生高贵的品质,对作者热心的帮助,特别是他对作者的热切希望,与作者的爱国情感是高度吻合的所以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了 16.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1)将讲义收藏;(2)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墙上;(3)多些文章 17.课文最后一段的“良心发现”、“勇气”、“正人君子”分别指什么 答:“良心发现”指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心;“勇气”之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指军阀政客 第二课 我的母亲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本文的主要线索是作者对母亲的爱及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2.本文从哪几个部分分别介绍“我的母亲” 答:分为教育“我”与处理家庭内部矛盾两部分分别写了:督促“我”学习、教“我”做人;打发债主、处理家庭矛盾、表现刚气 3.母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母亲既严厉又慈祥她宽容隐忍、仁慈温和,但决不受半点人格上的侮辱 4.母亲怎样教育“我”体现了她怎样的品格 答: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只是“等到晚上人静的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从内心感化了孩子母亲还常常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迁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做人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教育严厉又慈爱的品格 5.找出一句对母亲总评价的句子 答: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又是严父 6.“在这广袤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作者为什么用“混” 答:说自己“混”了二十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作者远离母亲后对母亲的怀念;而没有人管束,,说明母亲对作者的教导很大 7.分析“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后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句话 答:作者使用了“如果”“一丝一毫”等表假设和限制词语,极谦逊,有分寸的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从语言来说,使用假设词语,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符合自传文的语体特点 第三课《列夫&8226;托尔斯泰》 1.本文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托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文章写了托的须发和眼睛,他的须发多而密、眼睛有神 2.写托尔斯泰的外貌意在突出其哪方面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写托的外貌一方面突出其平庸甚至丑陋、另一方面突出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群里都找不出来以此说明托是俄国人民大众中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相貌的平庸反衬出他杰出的才能 3.写托的须发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 答:比喻和夸张 4.如何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表现了什么 答:表现了托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5.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答:因为他的眼睛非常犀利蕴含了各种感情,揭示了沙皇的黑暗统治 6.如何理解“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句话 答:这里不仅在写肖像,写托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沙皇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等 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幸福”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托尔斯泰的一生,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 答: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他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他将自己与俄国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视作最大的幸福,拥有一颗伟大、真实而忘我的心 第二单元 第六课《雪》 1.作者分别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别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江南的雪美艳滋润之极,朔方的雪刚劲、豪放 2.“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答:“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3.写江南的雪写到了嗡嗡的蜜蜂,为什么 答:这是作者的想象,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为美丽的雪增添了几许生机 4.“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什么特点 答:“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表现江南雪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5.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江南的雪美艳滋润、绚丽有趣,但不能持久,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6.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蓬勃地奋飞”,从中写出了朔方雪的什么个性 答:朔方雪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精神,与黑暗现实抗争的激情 7.“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象征了什么 答:象征了在黑暗社会中的空旷,寄寓里作者在黑暗现实中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 8.“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孤独的雪”表现了作者自身的孤寂和斗争的精神;“死掉的雨”表现了作者的献身精神;“雨的精魂”是雪凝结了所有坚强力量的内核 第九课《海燕》 1.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答: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无所畏惧、充满斗志、富于献身精神,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2.本文开头写大海、狂风、乌云用意何在?其中“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象征了什么 答:对环境的描写交待了背景,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为下文表现海燕的英勇豪迈作了铺垫这个环境象征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表明了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3.乌云、雷声、狂风象征了什么暴风雨有象征了什么 答:乌云、雷声、狂风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统治势力暴风雨象征了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什么写它们用意何在 答: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破坏他们按了生活的假革命者或不革命者它们和海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5.大海和波浪象征了什么?“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去迎接雷声”写出了什么 答:大海和波浪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该句写出了人民群众乐观的斗争精神及对黑暗统治的蔑视 6.“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倒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反映了什么 答:反映了反革命对人民的镇压 7.“它们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中“震怒”指什么 答:表现了反革命的垂死挣扎 8.“敏感的精灵”写出了海燕的什么特点 答:海燕有敏锐的洞察力,是革命胜利的预言者,作者对革命先驱的高度赞扬 9.“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反革命的力量不会遮住光明,不会遮住胜利的曙光,表现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0.“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胜利的信心”写出了什么 答:革命先驱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愤怒的力量”之革命先驱对黑暗力量的愤怒;“热情的火焰”之革命先驱对革命的热情;“胜利的信心”之革命先驱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敬畏自然》 1.全文的整体思路 答:指出错误观点——列举错误表现——提出新观点——人与自然的比较——人与自然的关系 2.作者是如何引入一轮的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答:作者通过批评人类的错误观点引入议论作者认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3.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写了人类的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