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脂加工.doc
7页棕榈油脂产品的新进展2.1 红棕榈油——新的烹调/煎炸油棕榈油和经精炼、脱色和脱臭(RBD)棕榈油精是全球食品工业中主要的煎炸油来源,这是由于它的组 成使其具有极好的氧化和煎炸稳定性RBD 油精是传统的煎炸油,这种油有一种淡黄色,它由传统的物理精炼工艺在高温(240-260℃)、高真空条件下生产的这样的条件下,所有的类胡萝卜素被破坏 在马来西亚,已经生产出一种新的红色烹调油(棕榈油),并已推向国际市场该产品富含存在于毛棕 榈油中固有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允许在真空条件下、低于180℃经短程蒸馏精炼该毛棕榈油,在这样的条件下,类胡萝卜被完整地保留,而获得一种红色的精炼油类胡萝卜 素存在的红色棕榈烹调油有类似于RBD 棕榈油精的化学和物理特性3 棕榈油中营养物产品毛棕榈油中含有许多有用的微量成分,最重要的物质是类胡萝卜素、母育酚(30%生育酚和 70%生育三烯甘油酯)、甾醇和角鲨烷4.1 油脂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是来自植物或动物油脂衍生的化学品,棕榈油和棕榈仁油已成为基础油脂化学品如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醇和甘油生产的重要原料油脂化学品的主要应用是在非食用产品方面,如肥皂、清洁剂、化妆品和个人用品、润滑油和润滑脂、印刷油墨和生物燃料。
棕榈产品国际贸易基本格局棕榈产品国际贸易(出口)基本格局马来西亚 产量 50% 出口 70% 主要出口地南亚;中国;欧洲;中东;北美等主要产业政策支柱产业之一;鼓励深加工产品出口;限制初级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 产量 40% 出口 25% 主要出口地欧洲;中国;中东;南亚主要产业政策支柱产业之一;保证国内使用的情况下鼓励出口非洲 产量 10% 出口 5% 主要出口地少量出口邻近国家中、南美 产量 10% 出口 5% 主要出口地少量出口邻近国家其他 产量 10% 出口 5% 主要出口地少量出口邻近国家棕榈产品国际贸易(进口)基本格局进口地 年进口量(2001) 进口政策印度 250 万吨 保护国内农业、加工业;限制精炼产品中国 170 万吨 配额管理;进出口权集中管理其他南亚国家 150 万吨 -欧洲 170 万吨 保护自有加工业,限制精炼产品中东 130 万吨北美 - -非洲 - -其他 - -马来西亚棕榈产品出口税规格税率备注未精炼棕榈油 0% 需要出口配额,配额主要在东马精炼棕榈油 0% -7未精炼棕仁油 7%/10% 东马/西马精炼棕仁油 5% -印度尼西亚棕榈产品出口税规格估税价税率税额毛棕榈油 US$160 3% US$4.80/T毛棕榈液油 US$165 1% US$1.65/T精炼棕榈油 US$175 1% US$1.75/T精炼棕榈液油 US$190 1% US$1.90/T棕榈仁 US$35 3% US$1.05/T毛棕仁油无出口税精炼棕榈油棕仁粕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1. 独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 及三烯生育酚则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棕榈油与其它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
2. 有营养的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有 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3. 显而易见的经济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考量因素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 一次栽种可收获 20 年左右,而且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并且产量相对稳定,这些都促使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棕榈油的营养价值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 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应用前,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主要棕榈工业产品用途一览皂类用途:制造肥皂特点:经济性较好,保持香味较持久脂肪酸用途:橡胶、蜡烛、化妆品的生产特点:颜色浅、纯度高皂用脂肪酸用途:高级肥皂特点:易于生产,配方灵活棕榈油、仁、粕、酸系列产品介绍棕榈油(PALM OIL)一、棕榈生长棕榈树通常 2-3 年开始结果,8-15 年进入旺产期,到 18-20 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 多个二、棕榈油加工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其中棕榈果的出油率在 20%左右。
毛棕榈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在去掉杂质、水分、色素、异味、游离脂肪酸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后,就成为精炼棕榈油(RBD PO)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棕油酸(PFAD)、棕榈液油(PALM OLEIN,简称OL,熔点为 24 度以下)、棕榈硬脂(PALM STEARINE,简称ST,熔点为 44 度以上)三、技术指标棕榈油贸易常用标准出口标准规格 游离脂肪酸 水杂 碘价 色泽 溶点毛棕榈油 5.0%以下 0.5%以下 - - -精炼棕榈油 0.1%以下 0.1%以下 50-55 3 或 6 红以下 33-39毛棕榈液油 5.0%以下 0.25%以下 56 以上 24 以下精炼棕榈液油 0.1%以下 0.1%以下 56 以上 3 或 6 红以下 24 以下毛棕榈硬脂 5.0%以下 0.25%以下 48 以下 - 44 以上精炼棕榈硬脂 0.2%以下 0.15%以下 48 以下 3 或 6 红以下 44 以上 注:以上除“毛棕榈油”为GAPKI 标准外,其余均为PORAM 标准棕仁油(PALM KERNEL OIL)一、加工在棕榈果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种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棕仁的出油率在 43%左右。
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油脂化工、食品加工、畜牧业等广泛领域二、技术指标MEOMA 出口标准规格游离脂肪酸水杂碘价色泽 毛棕仁油 5%以下 0.5%以下 8 以下 -精炼棕仁油 0.1%以下 0.1 以下 19 以下红 1.5 以下注:以上为MEOMA 制定的马来西亚出口标准三、棕榈仁油及椰子油脂肪酸构成及用途一览表脂肪酸棕仁油(%) 椰子油(%) 主要用途已酸C6H12O2 0-1 0.2-0.8 是生产增塑剂醇和多元醇酯的重要原料辛酸C8H16O2 3-5 6-9葵酸C10H20O2 3-5 6-10月桂酸C12H24O2 44-51 46-50 是洗涤剂级脂肪醇的主要原料肉豆蔻酸C14H28O2 15-17 17-19棕榈酸C16H32O2 7-10 8-10硬脂酸C18H36O2 2-3 2-3油酸C18H34O2 12-19 5-7亚麻油酸C18H32O2 1-2 1-2.5棕仁粕(PKE)棕仁粕的生产:棕仁粕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呈黑色泥块状蒸馏棕榈酸(PFAD)蒸馏棕榈酸是毛棕榈油在物理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由脱臭馏出物冷凝而成,其脂肪酸含量为80%-90%,是制皂、合成饲料及油脂化工的原料。
蒸馏棕榈酸的另一个重要的成分是维他命E,它以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的形式存在棕榈油生产提炼过程一、 棕榈果园区每公顷可植 138 棵棕榈树,年产棕榈果 25 吨左右/公顷,果园投资主要为土地置用,西马地区一般每公顷投入 20,000 马币,东马每公顷投入 5,000/6,000 马币(印尼水平与东马相当或更低)采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 60/70 串棕果,工资 0.3 马币/串(西马印尼 1/8)苗圃培育棕苗,种发芽后 1 年移植入土,2.5-3 年后收获产果产果寿命 20-30 年,每棵树年长 10-12 个果串,重 20-30 公斤/串,每树年产(摘)两次目前市场价格,棕果 140-150 马币/吨,含油 28%-30%二、 初榨厂(1)果串采摘后 24 小时内送入初榨厂(防止FFA 升高)2)蒸煮:150℃2 小时灭菌并且煮烂果实串的杆子3)果实剥落,提开机-剥落机,果实串杆分离,串杆经燃烧作肥料,果实送到料仓(4)压榨: 螺杆式压榨机榨饼从机头挤出,内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体部分从下口流出,过滤后送入蝶式 离心分离机,得出毛棕榈油5)压榨棕榈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饼送入网式分离口。
a)榨碎挤干的果 实肉纤维经加工处理,生产纤维板及纸张;b)果实核风送至破碎机,把核壳破裂开分出仁粒,核壳作为燃料;c)仁粒经压榨机,过滤机和蝶式分离机,得到毛棕榈仁油出油率按油棕新鲜果实串计,得毛棕榈油20%,毛棕仁油 2%毛棕榈油呈桔红色,半液体状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 油)190-202,碘值(gz2/100g 油)501-549,凝固点(℃)30-39, 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 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毛棕榈油压榨厂在马来西亚(尤其西马)环保要求较高如当地某压榨厂建于1975 年,初期投入 1500 万马币,在 20 多年内又迟加投资至 4000 万马币,工厂占地约 40 公顷据介绍目前投资相同规模工厂(日压榨棕果 900-1000 吨),需投资 700-800 万美元,另需投资部分环保设施,工厂工人85 人(每人每天工资 20-30 马币)三、 毛棕榈油的分离及精炼两种方法:①先分离,后精炼,得出各熔点棕榈油(应用较少);②毛棕榈油送至精炼厂精炼(广为采用,马来西亚)。
四、 精炼当地某精炼厂,位于新山市附近离全球最大储油罐及港口FJB 仅 3 公里,日精炼 2000MT,投资 1500 万美元,与国内精炼厂工艺略有区别:①降酸过程采用物理法(损耗较低)而非化学法(损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过程中采用真空处理脂肪酸,国内一般用化学法即加入一定量碱,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损耗较大过程为:(1)脱色:a 加入磷酸 90℃→b 添加特制的矶土; (2)脱酸(降酸)采用物理法;(3) 脱臭;(4) 继续漂白,得到精炼油(熔点 33℃-39℃)即通常所说的 33℃精炼棕榈油;(5) a、精炼油分馏,进入分馏罐冷却后,上层为液态的24℃OLEIN(即 24℃精炼油),最下层为 44℃固体精炼油,产出比率为 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压过滤,设备为恒温板框式压滤机,若生产 24℃油,则室温设为 24℃,加压 6-10 大气压,液态油分流出,固态油从板框中卸落全精炼过程损耗 1.5-1.8%,精炼成本每吨 30 美元左右(毛油)目前,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产品的出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出口量约占全世界的 70%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 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种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 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