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简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3780523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7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简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    摘要:历来我们都是看《红楼梦》原著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很少去翻阅有关“红学”的研究派别及方法成果等书,借此机会我在网上收购了一本《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考证》旧书,再加上借阅的《红楼四大家》等书籍,不仅从中了解了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从中学习蔡元培先生苦心收集文献史料的精神经过无数遍仔细的阅读,认为索隐派和考证派的研究方法异中存同,研究的侧重点和结果却不在同一维度本文就对索隐派研究方法与成果作简要评述关键词:《石头记》;索隐派;蔡元培1、研究方法(1)影射之法影射法是蔡元培索隐《石头记》用的最多的方法,因为索隐派的根本就是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拿这些跟历史人物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在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一书中,大量的出现“影”字,但影射法又用三法推求:○1品类相类者这类方法恰如以史湘云的豪放性格影射她是陈其年,蔡元培用徐健庵所作的《陈检讨维崧墓志铭》中所记载陈其年的性格为证,“君修髯,美丰仪,风流倜傥……君门阀清素,为人恂恂谦抑襟怀坦率不知人世有险巇事”,以及徐健庵所作的《湖海楼集序》中:“其年检讨,阳羡贵公子。

      与余相识在戌亥之间尝下榻澹园,流连欢剧每际稠人广坐,伸纸援笔,意气扬扬,旁若无人用这两处“证据”来“影射”《石头记》中的史湘云即为陈其年,只因《石头记》中的史湘云性格亦为爽直,《石头记》中多处有所体现,如第五回《红楼梦曲•乐中悲》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二十回,“只见史湘云大说大笑四十九回,“史湘云极爱说话的,哪里禁得香菱又请教他谈诗,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的高谈阔论起来等,蔡元培认为从性格来说,史湘云恰好与陈其年相应○2轶事有徵者此法如以宝玉逢魔魇推断他为胤礽,以凤姐哭向金陵而推为余国柱,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许多细事推断刘姥姥为汤潜庵等,尤其刘姥姥“影射”汤潜庵,最为牵强,在提及刘姥姥吃了茄鲞后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用这件事来影射汤潜庵责子啖鸡之事,甚至因刘姥姥到妙玉的栊翠庵后,妙玉因嫌弃刘姥姥,宝玉允诺等人都走了,叫几个小幺来,去河里打水洗地这一事,来影射郭琇洗堂之事如果没有明清时期的时间限制,那么会不会影射到其余时期的某些人物?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3姓名相关者这类方法如以探春之名与探花有关而推断其为徐健庵,理由即为“健庵名乾学,乾卦作☰,故曰三姑娘。

      健庵以进士第三名及第,通称探花,故名探春”,又因“健庵之弟元文入阁,而健庵则否,故谓之庶出”,以此来影射其为徐健庵,当然这一点只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说蔡元培用这一点就断定探春就是徐健庵,蔡元培先生有了这样一个定论后,才去寻找有关徐健庵的事迹,再接着一一对号入座,就更加肯定了;惜春为严荪友,其首要原因也是因为荪友为荐举鸿博四布衣之一,所以被称作是“四姑娘”,荪友又号藕渔,亦曰藕荡渔人,故惜春住藕榭,诗社中也以“藕榭”为号;以及宝琴之名和孔子学琴于师襄的这个故事有关而推断出他所影射的是冒辟疆等等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方法更为不科学,亦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2)拆字之法拆字法用得相对较少如蔡元培先生在索隐王熙凤时,除了用影射法之外,还用了拆字法,《石头记索隐》中提到:“王即‘柱’字偏旁之省‘國’字俗写‘国’,故熙凤之夫曰琏,言二王字相连也(楷书王玉同式)再有,提及“董”字,说其可拆为“千里草”,黛玉姓林,是“双木林”千里草”与“双木林”恰可成对,于是,黛玉影射的就是小宛等这种方法无非是生拉硬拽的找理由与之相对应3)谐音之法此法也是蔡元培先生索隐《石头记》中人物和事件惯用的方法,谐音法即为同音法,写道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所以他的妻氏邢(音同刑),李纨为礼部(李和礼同音)。

      康熙朝礼制已仍汉旧,故李纨虽嫁贾珠,而已成寡妇,她的居住地稻香村,稻与道也是同音等4)寓意之法此法在蔡元培索隐《石头记》的主题部分运用的最为明显,他认为《石头记》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书中的“红”字寓“朱”,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的癖好,其实是在寓满人爱汉族文化,宝玉好吃人口上的胭脂,其实在寓意拾汉人唾余也,且宝玉在大观园中所居住的地方为怡红院,亦即爱红之义故索隐派认为《石头记》有“反清吊明”之意甚至还说《石头记》之所以为《石头记》,是因为金陵有石头城这个称呼,故而名曰《石头记》等小说固然有部分文学提到这层意思,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材料,故而亦不排除主观臆测的成分,在主题思想上有夸大某一点的嫌疑,以点概面5)借音之法借音法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我个人认为这是最不科学,最不理智的找“理由”去影射的方法,比如在写到史湘云时,蔡元培说:“史湘云,陈其年也其年又号迦陵,史湘云佩金麒麟,当是‘其’字‘陵’字之借音”,就这一点,依我之见这是很难说服大家的再有,妙玉,因有诗曰:“美如玉,美如英”,“玉”字借“英”字之音,都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有制造材料的嫌疑,为符合自己的主观需要而拼凑的“事实”“材料”,穿凿附会,惹人讥笑。

      除了以上列出来的具体方法外,还有双关之法等,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介绍了当然,这些方法都是穿插使用的,如索隐史湘云,他用了影射法,借音法等2、成果索隐派“广征博引”得出的成果都具体到某一人一事,他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一一坐实,并从中寻找出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隐”去的“真事”,探求了小说背后的微言大义,索隐派的研究成果如下:①贾宝玉,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康熙帝的太子,后被废)②《石头记》叙述巧姐之事,似亦指胤礽,“巧”字与“礽”字字形相似也③史湘云,陈其年也其年又号迦陵,史湘云佩金麒麟,当是“其”字“陵”字之借音氏以史者,其年尝以翰林院检讨撰修《明史》也④《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清者寓痛惜之意等3、对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的评价蔡元培用了影射法、拆字法、谐音法、寓意法等方法,每每列举一人,必定先说其人字和号分别是什么,并列举他的相关事实,然后引《红楼梦》中的人物的名字、情节和事件来配合,甚至用《石头记》中多个人物去影射一人蔡元培喜欢寻找作品背后的本事,探求文字背后的深意索隐之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索隐派根据作品以及脂砚斋的评语的暗示而形成的。

      索隐派以解密的姿态,以史料的对照来做应证,故而在史料搜集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尤其对当时的历史及人物也是做了很清楚的了解,才可以这样一一去对应,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并对未考出的迎春等人,标明“尚未考出,姑缺之”,对完全没把握的人物影射,标有“似影射”的字样,可见行文时还是很谨慎的,但他们索隐出来的结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近于荒诞,缺乏可信性,带有主观随意性参考文献[1]蔡元培胡适《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考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