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三化学上册课本实验内容专题复习.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3515053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个性化教学教案学科:化 学 任课教师: 授学时间: 姓名年级初三性别男教学课题 初三上册实验内容专项复习教学目的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全书实验内容考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措施:解说——举例——练习——反思总结重点难点1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课前检查作业完毕状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初三上册实验内容专项复习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①点燃前(物性:色味态、二点二度二性):白色固体,有气味,易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燃烧时:黄亮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有黑烟产生③熄灭后:有白烟,可点燃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种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例1】.某同窗对蜡烛(重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测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浮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 元素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三个结论:(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白色浑浊越多,阐明气体中二氧化碳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燃烧 ,阐明氧气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实验措施和目的: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阐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时间更长,阐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对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阐明呼出的气体中具有较多的水蒸气通入人呼出的气体十五秒 通入空气十五秒现象: 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例2】: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与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因素,通过查阅资料,懂得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互换3、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提 出 问 题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 实验验证 → 记录现象与得出结论 → 反思与评价核心:(提出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达到实验目的)【例3】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具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例4】:小英在做饭时,发现诸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也许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的因素中,写出一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②          ,影响                   2)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种,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例1答案】(1)小(2)a 外焰(3)碳、氢【例2答案】:(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2)气体 【例3答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冒出的气泡中具有二氧化碳例4、(1)(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①温度;温度升高(或温度减少)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慢) ②晶体颗粒大小;食盐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③搅拌;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搅拌影响因素 ;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温度相似的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似的食盐,同步放进烧杯中,在一种烧杯中搅拌,观测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考点1.药物的取用(1)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物、不凑近闻药物的气味,不尝药物的味道;②节省原则:如果没有阐明用量时,应按至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解决原则:实验用剩的药物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措施:①固体药物的取用:取用粉末应用药匙或纸槽,环节:“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物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取用块状药物应用镊子夹取,环节:“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物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②液体药物的取用: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环节: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倾倒液体时要注意如下几点: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避免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例:如图实验操作中:1.对的的操作是 (填字母)2.指出不对的的实验操作及也许导致的后果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操作不对的也许导致的后果(任举两例)。

      ① ,② A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B往试管里滴加液体3.答案:①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否则,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 ②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避免液体洒落考点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使用注意“两查、二禁、一不可”两查”是先要检查灯芯和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2/3二禁”是绝对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严禁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②应用外焰加热;③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给物质加热的措施:①给物质加热时,应擦干外壁再加热;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要垫上石棉网;②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预热的措施?];③用试管给固体加热,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为什么?);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对人例:取三支试管,各加入4mL水,将第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二支试管的底部在离酒精灯火焰1-2cm处加热;第三支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记录水加热至沸腾时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第二支试管所需时间最长,第三支试管所需时间最短,第一支试管所需时间介于另两支试管之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考点3.量筒及滴管的使用(1) 量筒的使用:读数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望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如图1-4-2所示)2) 滴管的使用: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避免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考点4.仪器的洗涤(1)洗涤环节:倾倒废液→冷却→水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清水洗→晾干2)难溶物的洗涤:①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再用大量的水冲洗;②用稀盐酸可以洗去难溶性氧化物或碳酸盐,再用水冲洗3)仪器洗净的标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滴,也不成股,表白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例: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几种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例:下列实验操作中对的的是( ) A.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 B.用剩的药物放回原试剂瓶C.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下图所示的图标,该试剂罐中装的也许是( )A.NaOH B.NaCl C.CuO D.CaCO3例:对的的操作能保证明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给物质加热;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 后点燃;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例: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滴管 D.烧杯第二单元我们周边的空气考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措施制取氧气2H2O2 ====2H2O+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MnO22MnO22△△(1)反映原理:(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涉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①发生装置涉及上图A(固液不加热型)和B(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根据反映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映条件选择a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装置 ?;b如果选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装置 ?;c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装置 ?。

      ②收集装置涉及上图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E(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a排水法:适合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映的气体如图C;b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映的气体如图D;c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映的气体③验满措施:a. 用向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