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doc
2页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摘要】H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 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DL-C 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120例患者小仅有5例服药后出现腹胀,改 变服药方法后即缓解服药8周后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心电图、心律、心率、血压未见明 显改变结论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关键词】普伐他汀;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Z-,控制血脂水平,町以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我院于2007年2刀至2009年12刀收治了 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经普伐他 汀治疗较果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Fo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病例, 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2~75岁;合并高血压病I、II期45例,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 痛17例1.2入选标准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经饮食宣传教育2、4周后,连续2次查血脂,选择其血 清胆固醇(TC)M5・69 mmol/L(220 mg/dl)和(或)三酰甘油(TG) 22. 26 mmol/L(200 mg/dl), 但^4.4 mmol/L(40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 ^0.91 mmol/L(35 mg/d 1),低密度脂蛋白 (LDL-C) >3. 62 mmol/L(140 mg/dl),四项中任何二项达标者方町入选。
1.3排除标准半年内患有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作过重大手术者;有活动 性肝炎或严重肾功能障碍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升高;由药物(肝素、嗥嗪类、甲状腺素、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引起的高脂血症;正在服用其他调脂药物者;其他如肾病综合征、阻塞 性肝胆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 3用药方法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开始每次20 mg,每晚服用1次口服,连用4周;后改为 10 mg,每晚服用1次,再连用4周;8周后观察疗效注意饮食疗法和冇氧运动疗法继续 服用不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和相关原发病的药物,如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改善心 肌缺血、降糖药物等服用普伐他汀丽后询问病史,记录心率、心律、血压、体质量,检查肝 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及心电图,并观察胃肠反应如腹胀、便秘及过敏反应,比较前 后差异1.4血脂测定収血前患者最后一餐禁止饮酒及高脂饮食,空腹(过夜)12 h后収静脉血, 及时分离血清,由固定实验室卅酶法测定TC、TG和11DL-C,按公试计算出LDL-C,即 LDL-C二TC-HDL-C-TG/2. 2,均以 mmol/L 为单位1.5疗效评定标准 按卫生部1998年制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
①显效: TC 下降320%, TG 下降240%, HDL-C ±升20. 26 mmol/L;②有效:TC 下降 10%~20%, TG 下 降20%~40%, HDL-C上升0. 10~0. 26 mmol/L;③无效:未达上述有效标准1.6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以平均值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各数据用t检验, 有效率以x 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P<0. 05时为差异显著性2结果2.1血脂变化结果见表12.3副作用120例患者中仅冇5例服药后出现腹胀,改变服药方法后即缓解服药8周 后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心电图、心律、心率、血压未见明显改变3小结一般认为高脂血症就是指胆固醇或者三酰甘汕水平升高,或者两者都升高[1]实际上 高脂血症反映的是人体脂代谢的紊乱高脂血症可以分二类,一类是原发性的,一类是继发性 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基因的缺陷,也就是说这一类高脂血症与遗传有关[2]述有一 类高脂血症是继发性的,也就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减退或糖尿病等内分泌 代谢疾病,或者严重的肝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另外,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血脂升高, 故患者已有高脂血症,同吋又伴有高血压,在选择降压药时就应加以注意。
普伐他汀为3-疑基3-甲基戊二酰辅腮A (HMG-CoA)还原陆竞争性抑制剂,其通过可逆性抑 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使细胞内胆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 白受体数的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LDL-C的分解代谢和血液中LDL-C的清除;还可以 通过抑制LDL-C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中的合成从而抑制LDL-C的生成[3]他汀类药 物还具有调控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保持斑块稳定以及预防 血栓形成等作用本组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服约8周后,TC、TG、LDL-C均明显下 降,11DL-C明显上升,用药后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提示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 应用参考文献[1]朱燕,李长龄,王银叶•中国药学杂志,2004, 30:656.[2] 吴丄尧.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再认识.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 册,2003, 30(1) :5.[3] 王文英.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 志,2002, 18(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