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南师大版)四年级(.doc
20页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上)教材分析教材编委、本册执笔陈祥彬第一部分教材总体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内容一览表领域单 元小 节课时数与代 数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二、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用万和亿作单位; 数字编码整理与复习三、多位数的加减法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口算和估算;笔算乘法;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除法口算和估算;笔算除法;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空间与 图形四、角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度量六、相交与平行相交与平行统计与 概率八、可能性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节约一粒米;惊人的危害九、总复习一、教学内容的说明(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本单元只介绍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其内容仅限于不 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2) 知识联系学生在这之前,学习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 乘减等运算本册这里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 乃至小数四测混合运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乘除、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 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读写(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拓展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认识十进制,结合计数单位建立数概念),多位数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数字编 码2) 知识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本单元内容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万以内 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等都将直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数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 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第三单元:整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的整数加减法,主要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估算 和用计算器计算同时学习一•些关于加减法的数理知识,主要有加、减法的关系和加 法运算律2) 知识联系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和 多位数的认识为直接的认知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将多位数改写成整百、整千 或整亿的数来进行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 多位数加减法的操作方法加减法的关系及运算律,它以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意义及有关生活经验为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将告一•段落,同时,也使他们对整数加减法的 掌握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2) 知识联系第三下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笔算是本单元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从本质上讲,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 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整百数、儿百儿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 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借助计算器探索乘除法算式的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这 里是对整数除内容的最后一次安排2)知识联系表内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是学习本单元最 直接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将达到一•个新的认知水 平二)空间与图形!1!(1)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这些线的特征和联系;认识 角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等内容2) 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儿何形体的基础上,借助生 活经验,对几何图形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线的关系、研究基本几 何形体的性质作准备。
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相交,互相垂直和 平行等儿何现象2) 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线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生活经 验是认识相交和平行的认知基础第七单元:可能性(四)综合应用节约一粒米(第七单元后)惊人的危害(第八单元后)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色1. 突出数的认识与计算的现实意义(1) 结合现实意义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2) 注重题材的现实性(3)注重为学生运用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搭建活动平台2. 几何内容分两个单元编排(考虑计算内容太重)3. 统计学习重点解决一个表示多个单位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四则混合运算1. 本单元教学内容没有括号的两步计算;有括号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思路(1) 将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结合,体现内容店小二现实性2)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3) 按先没有括号再到有口号的混合运算编写3.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 单元主题图这一背景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混合运算就在我们身 边,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是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为后面例题的安排提供了丰富的课 程资源。
本单元三道例题的内容都源自主题图,所以主题图实际上己经蕴含了全单元 所要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教学时H重点让他们分析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买1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 服要多少元钱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计算的需要,并产生列-•步计算的算式不 能解决画面上所提出的问题的矛盾冲突,以此为后面列两步混合算式作好准备在主 题图教学中只要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和一步计算不能解决问题即可,不必列出两步计 算的混合算式2) 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例1: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但乘除在右教学时,一是充分利用在主题图中已经熟悉的情景图,引导学生对画面中的内容 及反映的问题展开思考,着重让学生思考怎样用一•个算式算出4个篮球和1个足球要 多少元钱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列出“35X4+45”的混合算式二是列出算式后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对照画面中的题意说一说算式中的“45”以及“35X4”所表示的意义,紧 接着让学生根据平时买东西时算总价的生活经验思考:“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必须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是完成例1的学习以后,注意让学生结合具体算式说一说 相应混合运算的顺序,以此强化学生在例1学习中所形成的“先算乘、除法”的认识。
例2:深化对没有括号的两部混合运算的掌握教学时,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联系买东西时售货员找回剩余钱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明确:只有先算出买13个文具盒要多少元才能算出应找回多少元钱,所以算 式列为“100—7X13”,并结合理解其运算顺序二是克服思维定势,防止出现从左 到右依次计算的错误因此,要重视例2后面“算一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计算 中强化“先算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三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的理解,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综合例1和例2的计算,完整地总结出括号的四则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运算顺序,要防止学生形成“先乘后除, 再算加减法”的错误认识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o例3: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内容的编写上教材采取了几个措施让学生更好地 掌握:%1 继续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小括号和先算小括号里的必要性;%1 教材没有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作为一•种结论让学生去记住,而是让 他们联系实际计算很自然地总结出“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的运算顺序;%1 在习题中的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对比练习,以 此突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提高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
例4:解决比一个的几倍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对 四则运算知识的巩固教学时,一是要注意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和数量关系的分析;二是对画线段图进行 适半的指导,并要求学生能理解线段图三是要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结合,在 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反思解释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5:继续学习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问题,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学肘可以仿照例4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但可以不画线段图第二单元 多位数的认识1. 本单元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认、读、写(包括大小比较);二是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数字编码2.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的思路(1) 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大数学习,体现教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趣味性2) 内容呈现尽量直观形象、形式活泼多样3) 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多位数的认识4) 充分利用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学习多位数的读写3. 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1)多位数的读写(第8〜17页)本主题图的编排意图:一是从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体现了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二是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为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数 在生活中的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资料上所显示的数都比学生们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大得多,使学生体会认识亿 以内大数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第9—10页编排意图:让学生在数数中建立数位概念,拓展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了解十进 制计数法,为学习多位数的读写做准备教学时•具体分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万以内数的数 数为基础,让学生在数数中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建立数位 概念其次,在认识计数单位的基础上,直接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讨论发现数位顺序表的排列规律,从而引出十进制计数法例1:侧重于万级的数的读法,教材特意把个级上的各位数字都处理成0,便于 让学生充分迁移原来所学的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来类推出万级的数的读法教学时,一是应结合主题图,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多位数的现实意义;二是结合数 位顺序表帮助学生掌握读数的方;三是对•读数方法的探索,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自主读一读中感悟基本的读数方法,教师又要注意小结读数方法如读的 顺序,万级上的数怎样读,个级上的0怎样读等例2:主要教学级的开头、中间以及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这是读数的难点0, 一是借助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探索读法;二是用议一议的方式主要是给学生自主的空问,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索这些数的读法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直接运用例1所总结的读数方法(万级上的数仍按个级 的数的读法来读,所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逐一•读出各数后,重点要 帮助学生解决多位数中哪些0要读,哪些0不读的问题例3:学习写数的方法三个数各有代表性:432551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为0,学生根据数位顺序表依次把读的这个六位 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写出来即可;20903000级的中间和末尾有0,写的肘候一个都不能掉,这是写的难点;700000000在级的开头、中间和末尾都有0,学生往往也容易把0写掉,教材学 生议论的形式提示了这个数的写法教学例4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用好数级的概念,根据“万”字把数分级,从高位写 起二是发挥好数位顺序表的作用,哪一位上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位上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七亿怎样写呢?可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例5: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中,自觉联系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掌握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 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例2:用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