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新课标岭南第十册).pdf
4页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 (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 ) 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 ) 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线材教材分析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部分本课是用平常的细线按照某种规律缠绕在底板上,设计出具有韵律感的平面构成的作品在平面构成中,线构成属线材工艺范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可以看到这种线材构成的形式,如课本列出的照片,把细竹枝捆扎在一起,再以螺旋状扭转散开竖放在地,就会出现这种具有韵律感的构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不少新型建筑物前面也安置上用金属线材造成的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物成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和现代感右下图是三件学生作品,是根据课文提出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形象图1底板是深蓝色的圆形,使用单纯的橙色(浅色)线绕成,因有交叉重叠,所产生的色彩及肌理变化与底板形成强烈对比图2是四边形浅色底板,用两种色相深浅不同的色线交织而成,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图3 是在三角形底板上用色线绕成,绕线法不同便构成另一种形式三件作品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绕线法:圆形各点间的连接;四边形对边上点的连接;三角形邻边各点的连接;只要顺着直线看去,很容易找出相对连接的两个点制作步骤向我们清楚地说明了整个伤口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只要精心细致地工作,便可设计出美丽的线构成。
教学目的通过线构成的制作使学生认识到,用常见的普通的线材料可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的造型原理和方法,并给以心灵手巧的训练作业要求每人设计制作不同形状的线构成两件(一件用单色线,另一件用两种色浅)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示范教具(或选用优秀学生作品)教师统一准备学生作业用具:稍厚的咭纸两小块(不同颜色),色线三至五种(采用稍粗的缝衣线)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线构成的范作,结合课本图例,说明什么是线的构成,指出其装饰作用出示学生作品,诱发学生的兴趣二、观察发现讨论制作方法:先把剪好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贴在黑板上,是什么几何形(底板的纸材要较硬,经得住线的拉扯而不变形)然后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图演示制作过程:剪一小块几何形 ,在相对的边上分出数量相等的小格,格数要多 ,距离不能太宽 ,剪刀剪的深度要统一 . 将两边的小格找出相应的点,从相反方向绕线 .拉线时应从最靠近边的点开始.同时介绍课本提出的三种常见的绕线法.线的粗细要适中 ,线与底板的色彩关系也要考虑 . 线头、线尾要固定,把线拉紧在剪出的缺口处即可,最好能一次完成若反复拉、更改多了,会把缺口拉松,这样完成的构成也变得不精巧了。
此外,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洁三、学生作业:每人精心制作两件形状、绕法都不同的构成四、教师:注意制作的精细、准确五、讲评:抓住制作及效果两方面给予评价第一课时:立体构成教材分析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中的三大构成形式之一,插接造型是立体构成形式的一种本课的插接是以硬纸片材料作造型练习,通过学习插接造型,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学生初步接触构成艺术,认识到美术表现形式除了具象还可以抽象本课选取的美国艺术家丁劳的现代雕塑作品聚焦点(左图),就是采用插接造型的形式创作的几块不同形状而色彩鲜艳的片状材料互相交叉穿插,形成一座很有现代感的艺术品,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十分协调右上图的学生作品也属同一形式,随意剪成的几块硬纸片,交接在一起,组成比较美的造型右中、下图是两种不同的插接方法的分解示意图,请注意每块纸片的插口或插片的高低与长度要吻合,插接后,作品基底保持平正,并能站稳,这是关键之处,而各块纸片的形状既可相同,也可不一样,但应注意其参差错落的变化课本展示的学生作品分别采用了相同开头形状纸片和不同形状纸片的插接构成,具有新颖的造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