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论-文字部分》PPT课件.ppt

23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4826969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9MB
  • / 2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汉语讲义古代汉语讲义通论通论—文字文字 文字部分内容文字部分内容v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v第二章第二章 汉字起源与性质汉字起源与性质v第三章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v第四章第四章 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v第五章第五章 古书的用字古书的用字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方式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方式(一)音序排列:古平水106韵;今汉语拼音字母(二)部首笔画(三)编码排列(见《现代汉语词典》附录86年版)四角号码检字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二、注音方式二、注音方式(一)直音: 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等二)反切,兴于汉末 例如:夸:苦瓜切反切用古音 (三)叶音    叶音(读「协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明人陈第、清初顾炎武已批判了叶音法四)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三、释义方式三、释义方式(一)直训,也叫语词式,例如,《说文 ·一部》:“元,始也。

      二)描写例如《说文 ·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三)义界,下定义例如《说文 ·斗部》:“斗,十升也四)譬况,例如《说文· 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四、常用字典辞书四、常用字典辞书(一)常见工具书的分工,解释体例和检索方法《说文解字》(见教材第548页)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v课堂讨论、练习一、名词解释1.直音法;2.反切;3.叶音二、试将下列旧注音变换为现代汉语拼音:v去演切;去愿切;普班切;锄针切;胡郎切;都滕切;力盐切 第一章第一章 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常用字典辞书简介三、给下面这段短文加上标点:v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温故v一、什么是反切?请举例说明v二、给下面这段短文加上标点:v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v《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第二章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与性质汉字的起源与性质 一、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起源:文字学史上有关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1.结绳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2.仓颉造字说,产生于战国时代3.八卦说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4.契刻说5.图画说汉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源头是图画,但图画不等于文字 5.图画说 第一阶段 记事图画(文字画) 5.图画说 第二阶段 原始文字 v5图画说 第三阶段 成熟的文字体系 二、汉字的性质和特点:二、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v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v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书写的时候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书写的时候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月月”“”“水水”“”“火火”“”“人人”“”“民民”“”“君君”“”“臣臣””等等,所以,汉字是等等,所以,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语素音节文字v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v文字字符种类:v1表意字符,传统文字学称作形符小篆中的“日、月”,“江、河”中的“水”v2表音字符,传统文字学称作声符v3记号字符,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纯粹记号如简化字“年、卫”等字,“汉、难、鸡“等字中的字符”又”;西方文字中的数目字及科学标识等 v根据字符的性质,可以判断文字的性质:v1表意字符兼表音符号,意音文字,如汉语(语素——音节文字)v2表音字符:纯粹以表音字符的文字称表音文字——1)音节文字如日语v          2)音素文字如法语英语 第三章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 一、一、“六书六书”的名称及由来的名称及由来六书是战国末年的文字学理论,六书是战国末年的文字学理论, “ “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地官··保氏保氏》》::v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书,六曰九数六曰九数v班固班固《《汉书汉书 · · 艺文志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v 郑众郑众《《周礼周礼·保氏保氏》》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v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叙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v清代以后,一般人于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于次序采用班固的,名称和次序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温故v一、什么是反切?请举例说明v二、给下面这段短文加上标点:v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v《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第三章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二、六书的内容二、六书的内容《说文解字叙》:“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第三章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v““四体二用四体二用””说说v清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戴震(字东原)在前代学者的影响清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戴震(字东原)在前代学者的影响下,首先提出了下,首先提出了““四体二用四体二用””说 v段玉裁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中说:中说:““戴先生曰:指事、象形、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  第三章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一)象形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1、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即依样画画葫芦2、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3、文字特征:独体,不可拆析,一般表示具体事物概念4、《说文》中主要象形字:车、虎、人、女、止、行、月、鸟、鱼、鹿、羊、牛、子、犬、豕、竹、衣、册、贝、户、斤、又、目、耳、口、自、手、木、身、其、来、网等 5.象形具有局限性对抽象的复杂事物,这一方法就无能为力了 增笔象形 变笔象形   省笔象形 4 4、如何区分象形字和指事字、如何区分象形字和指事字??((二)指事许慎二)指事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1 1、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事””之所在本、末、朱、刃、寸、上、下、曰、甘、向等)(本、末、朱、刃、寸、上、下、曰、甘、向等)2 2、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

      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3 3、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在结构上都归在结构上都归““独体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象概念 一是纯指事符号    即用纯粹的指事性符号来表示所反映的概念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二是增笔指事字    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事性笔画而成亦(腋)叉 (三)会意(三)会意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爲爲””1.1.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寇寇””((1 1)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立、及、休、益))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立、及、休、益)((2 2)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如:臭、歪、尖))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

      如:臭、歪、尖)2.2.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3 3. .文字特征:合体文字特征:合体4 4. .如何区别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如何区别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  按照各组合部分形体的异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同体会意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意符组成che4草的本字卉莽的本字 二是异体会意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符组成 三是对文会意字  由两个形体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意符组成 在组合意符以体现字义的方式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比类会意  即通过意符结合后体现出的具体形象表示其义 二是合谊会意  即通过意符结合后体现出意念间的联系来表示其义从人从言,表示言语真实从艸从苗,表示田里谷类作物幼小的植株小篆“暴(pu4)从日、出、廾(古拱字)、米,表示太阳出来捧米去晒从鸟从口,表示鸟儿用口鸣叫从兔从辵(chuo4),表示兔子跑了 (四)形声(四)形声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 1 1、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语音类别。

      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语音类别2 2、所表对象:不受限制、所表对象:不受限制3 3、文字特征:合体文字特征:合体 4.根据形符与声符的组合关系上的特点,可将形声字分为以下类型:2)省声字 即声符被简省了一部分的字《说文》的解说方式是“从X,X省声”夜,(小篆      )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聲1)一般形声字 《说文》解说方式是“从X,X声沐,濯发也从水,木声炊,爨也从火,吹省聲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聲斯,析也从斤,其声夢,不明也从夕,瞢省聲炊夢夜疫 4)亦声字 即形声兼会意字其声符除表示字音外,还兼有表意功能《说文》的解说方式是“从X从X,X亦声汲,引水於井也从水从及,及亦聲仲,中也从人从中,中亦聲娶,取婦也从女从取,取亦聲谊,人所宜也从言从宜,宜亦聲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3)省形字 即形符被省简了一部分的字《说文》的解说方式为“从X省,X声弑,臣殺君也《易》曰:“臣弒其君从殺省,式聲瓢,蠡也从瓠省,聲耆,老也从老省,旨聲亭仲谊汲娶弑瓢耆 5 5、形声字的结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形声字的结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  江 河 松 柏 理 琢收 敛 欺 期 鸭 鹅问 闻 罔 衷 裏 岡筷 蔬 菜 雹 霄 箕想 怨 婆 娑 盅 愚围 园 街 衢 辩 6)内声外形5)内形外声4)上声下形3)上形下声2)左声右形 以下是位置特殊的7)意符居于一角徙  从辵止声修  从彡攸声8)声符居于一角旗  从     其声  滕 从水朕声脩 从肉攸声腾 从马朕声颖 从禾顷声颍 从水顷声载 从车    声栽 从木    声徒 从辵土声旌  从    生声 6.甲骨文时代,形声字仅占用汉字20%左右;小篆时代增至80%;现代汉字90%以上,成为汉字的主流。

      汉字之所以被称为意音文字,其原因也正在此 v7 7、、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⑴⑴省形、省声省形、省声v省形:如晨:(从晶省,辰声)、星(从晶省形:如晨:(从晶省,辰声)、星(从晶省,生声)、釜(从金省,父声)、耆(从省,生声)、釜(从金省,父声)、耆(从老省,旨声);老省,旨声);v省声:豪(从豕,高省声)等省声:豪(从豕,高省声)等v⑵⑵字体的变化字体的变化v辨认声旁、形旁:如布、在等辨认声旁、形旁:如布、在等 (五)转注(五)转注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说文说文》》::““考,老也考,老也又:又:““老,考也老,考也 (六)假借(六)假借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四、分析汉字结构(造字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四、分析汉字结构(造字方法)应注意的事项:1.首先要返回繁体甚至古文字字形,注意小篆与现代汉字写法的变化大多.首先要返回繁体甚至古文字字形,注意小篆与现代汉字写法的变化大多是隶变和讹变引起的。

      是隶变和讹变引起的2.. 注意声符和形符的位置注意声符和形符的位置3.注意形声字和声符古今声音的变化.注意形声字和声符古今声音的变化 •因形求义的作用因形求义的作用1 1.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住文句中某个字的含义,从而得以深入、.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住文句中某个字的含义,从而得以深入、具体、形象地理解文辞的意思具体、形象地理解文辞的意思2 2.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有关字群的相关含义.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有关字群的相关含义540540部首之义)部首之义) 五、汉字的结构与本义探求五、汉字的结构与本义探求 郑郑樵樵《《通通志志·六六书书略略·论论华华梵梵上上》》::“梵梵人人长长于于音音,,所所得得从从闻闻入入,,华人长于文,所得从见入华人长于文,所得从见入 字形字形→→字义字义→→字音字音字形字形→→字音字音→→字义字义 (( 一一 )) 因因 形形 求求 义义 的的 原原 理理 许慎《说文解字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文,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叙》:仓颉之初作文,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甲骨文 金文 小篆向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毛诗《毛诗· ·豳风豳风· ·七月》)七月》)•毛传:向,北出牖也毛传:向,北出牖也 (二)因形求义解释的对象(二)因形求义解释的对象1、因形求义诠释的是单音节词(形式)1、因形求义诠释的是单音节词(形式) 社稷社稷•社社————土神土神•稷稷————谷神谷神犹豫犹豫•犹与犹与 冘冘yin2yin2豫豫 犹预犹预 夷犹夷犹 夷由夷由寻寻•寻摸寻摸 寻觅寻觅 旋磨旋磨 踅摸踅摸 学摸学摸 学么学么 穴么穴么 因形求义,解释的是那些以本字(相对于假借字)表示的单音节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莫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 2、因形求义诠释的是本义(内容)本义就是与字形相贴切的词义 身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生民》)•毛传:身,重也•郑笺:重,谓怀孕也重,直勇反,又直龙反《广雅》云:身重有娠也 春,王正月,及齐平。

      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于阳谷请盟,齐侯不肯,曰:“请俟君间”(《左传·文公十六年》)•杜注:间,疾瘳 间(閒) 金文 小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及 ,逮也,从又、人《说文解字》)•欲与大叔,臣文请事之;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欲与大叔,臣文请事之;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公曰:““無庸,将自無庸,将自及及《左传(《左传··隐公元年》)隐公元年》)•丑父寝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丑父寝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不能推车而及及《左传··成公二年》)成公二年》) •跟着跟着————忽奔走以先後兮,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及前王之踵武前王之踵武(《离骚》)(《离骚》)•比得上比得上————邹忌脩八尺有馀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邹忌脩八尺有馀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及君也!君也!””(《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 (三)因形求义的依据(条件) 1、因形求义必须依据笔意(形体、形式) 能够表示本义的汉字形体,叫笔意。

      汉字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整齐化,符号化,从而脱离了原始的造字意图,无由看出它所依据的本义了,这种形体叫笔势 奔 ,走也从 , 声(贲省声)《说文解字》) 金文 小篆 2、因形求义应有古代文献用例为依据意义、内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隻隻 休 宕 氒 心 永 襲 氒 身 卑 克 氒 啻隻 馘 百 執 訊 二 夫 孚 戎 兵 豚 矛戈 弓 僃 矢 裨 冑 凡 百 又 三 又 五 休 宕 氒 心 永隻 馘 百 執 訊戈 弓 僃 矢 裨 •戰隻兵銅•隻 獲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小篆为(爲) 甲骨文 金文 小篆若 ,择菜也。

      《说文解字》) •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国语·晋语》) (四)因形求义的操作步骤 •1、确定正字•2、推求本字•3、恢复笔意•4、分析字形•5、寻找理据•6、查找例证 1、确定正字 •《汉书.贾邹枚路传》:“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念孙案:知当为如,字之误也不如”二字,与下文两“莫若”、一“不如”文同一例,“不如就阴而止”,与下文“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亦文同一例,若作“不知”,则和下文不合矣《文选》正作“不如”《读书杂志》)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2、推求本字溯本)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注曰:“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自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引之曰:“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

      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祝余’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读书杂志》) 溯本必须明确两点一、只有当形体无法与意义统一时才需要溯本二、借字与本字之间,一定有声音上的关联,这里说的声音,指的是古音 3、恢复笔意复形) 认字形,列表•高明《古文字类编》•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 认字形,列表•孙海波《甲骨文编》•容庚《金文编》•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4、分析字形,辨明造字方法、构形类别 5、参考《说文》,寻找探索形义关系,寻找理据 ,神也七月侌气成,体自申束从 自持也吏以餔时听事,申旦政也• (陳)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 6、查找例证 六、汉字结构与上古文化六、汉字结构与上古文化 传承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解释、运用汉字•分析汉字构形中携带的文化信息 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解释、运用汉字•汉字构造模式体现着汉民族人民的思维模式•形象思维--人  以简单的两笔代表人•抽象思维--高  以台亭的形象来表示高大•综合思维--暮  用太阳处在茫茫草丛中的形象来表示日暮)•对称思维--形声字由声符、形符对称组成 汉字运用独具文化•死--  •测字•书法 分析汉字构形中携带的文化信息•从“法”、“执”、“则”三个汉字中窥见古代刑法制度的演变。

      法(灋)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  ,今文省   ,古文   ,刑也刑者、罚罪也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引伸为凡模范之称模者、法也范者、法也型者、铸器之法也平之如水说从水之意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下廌字今依韵会补此说从廌去之意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也  ,今文省许书无言今文者此盖隶省之字许书本无或增之也如草部本有 无折  ,古文 刑,罚罪也从刀、井《易》曰:井者,法也   ,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凡廌之属皆从廌   ,解廌兽也四字一句似牛一角各本皆作似山牛玉篇、广韵及太平御览所引皆无山也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下者字依玉篇补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臯陶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按古有此神兽非必臯陶赖之听狱也字林、字样作解廌广雅作 陆作獬廌陆谓陆法言切韵也廌与解叠韵与豸同音通用廌能止不直故古训为解左传宣十七年庶有廌乎廌、解也释文本作廌正义本作豸廌解之训见窖浴孔云豸、解也今方言卷十二瘛、解也瘛必廌之误字即误後乃反以胡计耳左释文大书廌字。

      俗改为鸠莫能諟正谓象其头角也此下当有豸亦声 •国法,无牢狱,有讼者,先斋三日,乃烧斧极赤,令讼者捧行七步又以金镮、鸡卵投沸汤中,令探取之,若无实者手即烂,有理者则不又于城沟中养鳄鱼,门外圈猛兽,有罪者辄以喂猛兽及鳄鱼,鱼兽不食为无罪,三日乃放之《南史》卷七十八) •执,捕罪人也•报,当罪人也 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報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則 陷(臽) 小小篆篆縣 斩,截也从车、斤斩法车裂也《说文解字》)•段注:盖古用车裂,后人乃法车裂之意而用铁钺 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轘,车裂人也《说文解字》)•王遂杀子南於朝,轘观起於四竟《左传·襄·二十二》)•杜注:轘,车裂以徇•睘 還 圜 環 鬟 课堂练习与作业v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v币、兵、池、除、逐币、兵、池、除、逐v及、集、休、来、受及、集、休、来、受v题、行、字、北、被题、行、字、北、被v裁、采、都、奉、好裁、采、都、奉、好v即、间、明、为、子即、间、明、为、子 v作业作业v一、查一、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声符:,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声符:v夜(夜( )) 贼(贼( )) 布(布( )) 腾(腾( )) v恭(恭( )) 徒(徒( )) 荆(荆( )) 忝(忝( )) v钦(钦( )) 贸(贸( )衡()衡( )) 辩(辩( )) v在(在( )) 春(春( )) v二、指出下列汉字结构各属六书中的哪一类:二、指出下列汉字结构各属六书中的哪一类:v鹿(鹿( )) 亦(亦( )) 尘(尘( )) 赖(赖( )) v笃(笃( )) 伐(伐( )) 戊(戊( )) 来去的来去的““来来””(( )发()发( )) 爨爨 (( )初()初( )) 都(都( )) 波(波( )) 你我的你我的““我我””(( ))  第四章 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汉字形体演变的六个阶段: 殷商殷商— (秦) 籀文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战国秦汉魏晋古 文 字今 文 字———————— •( (一一) )甲骨文甲骨文•( (二二) )金文金文•( (三三) )战国文字战国文字•( (四四) )小篆小篆•( (五五) )隶书隶书•( (六六) )楷书楷书 第四章 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 ( (一一) )甲骨文甲骨文•1 1、时代和命名、时代和命名•2 2、出土及研究、出土及研究•3 3、内容、内容•4 4、形体特点、形体特点 1 1、时代和命名、时代和命名•殷商文字,距今约殷商文字,距今约40004000年,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简年,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简称称““契文契文””、、““卜辞卜辞””、、““龟甲文字龟甲文字””、、““殷墟文字殷墟文字””。

      2 2、出土及研究、出土及研究•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商朝从殷王盘庚到纣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商朝从殷王盘庚到纣1212个帝王个帝王定都之处定都之处1919世纪末,农民于田中发现刻着图文世纪末,农民于田中发现刻着图文的龟甲,以为可以治病,卖给药店,每斤六文钱,的龟甲,以为可以治病,卖给药店,每斤六文钱,称为称为““龙骨龙骨””又因传说其能治疮口,名曰又因传说其能治疮口,名曰““刀刀尖药尖药””18991899年金石家王懿荣对其进行收购年金石家王懿荣对其进行收购1903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据之印《铁云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据之印《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书藏龟》,是我国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书1904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年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后来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还有:罗振专书后来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还有: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徐中舒等)玉、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徐中舒等) •可参看《甲骨文编》可参看《甲骨文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甲骨文诂林》《甲骨文诂林》•《古文字诂林》《古文字诂林》 3 3、内容、内容•占卜(年成、风雨、征伐、疾病、祭祀、出入等)占卜(年成、风雨、征伐、疾病、祭祀、出入等)甲辰卜,商受年······贞:不其受黍年?壬寅卜,宾贞:王往以众黍······ 乙卯卜,宾贞:甗龟翌日,三,十月。

      戊午卜,宾贞:酒祷年于岳、河、夔壬寅卜, 贞:自今至于丙午不其雨? 丁卯卜:王大获鱼禽八虎,允禽获麋八十 八、兕一、豕三十又二 贞:今日我其兽,······兽,获禽鹿五十又六 壬申卜, 贞:叀禽麋?丙子阱麋, 允禽二百又九甲子卜, 贞:王疾齿,唯易丁酉卜, 贞:今朝 王登人五千征土方, 受有祐? l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五日丁未,···有来艰···自,圉六人······l 癸卯卜, 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迄至七日己巳,允有来艰自西长友角告曰:工方出,侵我示田,七······l 癸巳卜, 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戛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裁二邑工方亦侵我西鄙田  癸酉卜, 贞:旬亡祸?王二曰:亡王占曰:俞有祟、有痡五日丁丑,王嫔中丁,厥坠宕阜 癸巳卜, 贞:旬亡祸?王占曰:乃兹有祟,若称甲午,王往逐兕,臣车马,御王车,子央亦坠 癸未卜, 贞:旬亡祸?王占曰:往,乃兹有祟···曰戊子,子死 圖爲商代一块牛骨,稱爲圖爲商代一块牛骨,稱爲《宰丰骨匕刻辭》,匕首《宰丰骨匕刻辭》,匕首形。

      鑲嵌十四顆緑松石,形鑲嵌十四顆緑松石,相傳也爲安陽出土殷商相傳也爲安陽出土殷商時期甲骨文多爲卜辭,記時期甲骨文多爲卜辭,記事者甚少,此骨匕記載了事者甚少,此骨匕記載了帝乙或辛帝時,宰丰受到帝乙或辛帝時,宰丰受到商王賞賜之事宰丰骨匕商王賞賜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辭紋,另一面刻有一面刻辭紋,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殘,文字分两文字,一端殘,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損,罕見之極行,完整无損,罕見之極 4 4、形体特点、形体特点•((1 1)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笔仍有)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笔仍有较强的图画性较强的图画性•((2 2)字体尚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形象字体尚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形象•((3 3)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系也无假)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系也无假借关系的字借关系的字 •((1 1)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笔仍有较强的图画性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笔仍有较强的图画性 •((2 2)字体尚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形象字体尚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形象 •((3 3)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系也无假借关系的字。

      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系也无假借关系的字 (二)金文(二)金文•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2 2、制作、制作•3 3、内容、内容•4 4、特点、特点 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金文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秦汉金文作为一个时金文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秦汉金文作为一个时代风格的字体,主要指鼎盛时期的西周金文代风格的字体,主要指鼎盛时期的西周金文•金文,源于甲骨文,代表周朝文字,又称金文,源于甲骨文,代表周朝文字,又称““钟鼎文钟鼎文””•吉金文字,简称吉金文字,简称““易吉金易吉金””、、““择其吉金择其吉金””2 2、制作、制作•以粘土为模,晒干、刻字、浇铜水,凸字为阳文,凹字为阴文以粘土为模,晒干、刻字、浇铜水,凸字为阳文,凹字为阴文3 3、内容、内容•记事:铜器名称、制作人、重要事件记事:铜器名称、制作人、重要事件4 4、特点、特点•((1 1)笔划较粗,多繁笔、圆笔笔划较粗,多繁笔、圆笔•((2 2)笔划结构简单,与甲骨文没有大的区别笔划结构简单,与甲骨文没有大的区别•((3 3)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2020%左右,%左右,在金文中占在金文中占5050%左右),异体字比甲骨文少。

      %左右),异体字比甲骨文少•参看:容庚《金文编》参看:容庚《金文编》 (三)战国文字(三)战国文字•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2 2、特点、特点 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大篆,是战国时秦体系的文字,又称大篆,是战国时秦体系的文字,又称““籀文籀文””、、““籀书籀书””旧说这种文字命名旧说这种文字命名源于周宣王时太史籀《史籀篇》第一句:源于周宣王时太史籀《史籀篇》第一句:““太史籀书太史籀书””•与大篆同时的战国文字还有与大篆同时的战国文字还有““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胚、金印上胚、金印上•因为附着物多样,故以时代命名因为附着物多样,故以时代命名 2 2、特点、特点•((1 1)笔划线条化、离图画更远了笔划线条化、离图画更远了•((2 2)字形复杂化字形复杂化•((3 3)异体字多异体字多 (四)小篆(四)小篆•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2 2、特点、特点 1 1、时代与命名、时代与命名•《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叙》: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2 2、特点、特点•((1 1)线条化)线条化•((2 2)简单化)简单化•((3 3)定型化:出现固定的偏旁部首如:《说文解字》分)定型化:出现固定的偏旁部首如:《说文解字》分540540部排列,就是用小篆部排列,就是用小篆 (五)隶书(五)隶书•1 1、产生与命名、产生与命名•2 2、特点、特点 1 1、产生与命名、产生与命名•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秦时,由于公务繁杂,对文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秦时,由于公务繁杂,对文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是隶书大兴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是隶书大兴•““隶书隶书””,又称,又称““左书左书””,由篆文简化而来隶书是我国,由篆文简化而来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分界线它打破了文字发展史上的分界线它打破了““六书六书””的传统,奠定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了楷书的基础 2 2、隶书的影响、隶书的影响•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的符号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的符号。

      •隶变: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隶变”,也叫,也叫“隶定隶定”、、“隶古定隶古定”等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等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古文字”,隶变,隶变之后的汉字称为之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是要转折点,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简 第三,隶变后的混同首先是对汉字偏旁做了大量简化,发生分化例如:人在左省作亻,如伴侣  手在左省作扌,如扶持心在左省作忄,如性情  水在左省作氵,如江河邑在右省作   ,如都鄙   艸在上省作艹,如花菜火在下省作灬,如烹煮心→心、忄、//辵→ 、辶//肉→肉、月//网→罒、罓其次,由于追求简省,又造成一些偏旁乃至整个字形发生讹变例如:鼎讹变作贝,与偏旁贝混同表原从毛从衣,整个字讹变为表更整个字讹变为更春奏奉泰秦春奏奉泰秦霸朔肥脂服朕霸朔肥脂服朕 (六)楷书、草书、行书(六)楷书、草书、行书•楷书楷书————又称又称““正书正书””、、““真书真书””,萌芽于汉代,兴于魏,萌芽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

      晋代称其为晋,盛于六朝晋代称其为““楷书楷书””(取可作楷模之义)取可作楷模之义)当时的人称之为当时的人称之为““今隶今隶””•草书草书————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 章草: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是以流传章草: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是以流传•行书行书————行书补楷书书写不便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东行书补楷书书写不便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东汉刘德升所创汉刘德升所创 二、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二、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一)隶变(一)隶变•(二)譌变(二)譌变•(三)字形的趋繁与趋简(三)字形的趋繁与趋简 第五章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重点和难点 本讲介绍了古书中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要求学习时理解以上四种用字现象的成因,能从概念和具体字例上对四种用字现象加以区分,并在已学文选里辨认以上用字现象  第一节 假借字 一、定义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产生通假2、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如果没有例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

        二、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莫、然、其、乎、午         代词: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孟子》莫          昏暮( →  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燃烧然        指示代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畚箕其 代词、语气词        呼吸乎       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捣臼的棒槌 午 十二地支的第七位         麦子: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来       来往       伐木:《说文》:“取木也新         与“旧”相对 《说文·而部》:“而,颊毛也《周礼·梓人》:“作其鳞之而《说文·而部》:“耏ér,罪不至髡也从而从彡诸法度字从寸《后汉书·高帝纪》:“耐罪亡命             颊毛 而             连词 《说文·我部》:“施身自谓也……一曰古杀字           小篆             籀文         甲骨文                 一种兵器我          第一人称             A义:女子  女 B义:第二人称代词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孔颖达疏:“我非徒悦其美色,有美此女人之能遗我彤管之法 朱熹《诗集传》“女”下注“汝”字,传:“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A义:鸟名 难 B义:困难              2、本有其字的通假  《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偷看)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之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乡党》:“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伸”-“信”    “修”-“脩”  “疲”-“罷”        “飞”-“蜚”   “屎”-“矢” “尿”-“溺” “叛”-“畔”    “拒”-“距”    三、通假字产生的原因:1、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2、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 3、秦朝焚书坑儒4、“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  四、通假与假借古代无别,现在已分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第二册547页) 五、破通假 《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颜氏家训·勉学》: 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逼耳。

      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  《鶡冠子·学问》: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庄子·至乐》: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 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王维《老将行》:“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第二节 古今字•一、定义: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字合称为今字合称为““古今字古今字””如:莫——暮    其——箕    要——腰 •二、古今字的形体古今字在形体上大多数有某种联系1.增加义符(形符): 弟:悌;取:娶;禽:擒;共:供;责:债2.改换义符:说:悦;唱:倡;错,措3.在原来的字形上改变写法:  陳:陣;大:太 •三、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字假借为其它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例如:隊、墜;匡、筐;或、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例如:益、溢;景、影;丞、拯;原、源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引申义造今字。

      例如:解、懈;家、嫁;支、肢4.古字表示本义,为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 四、古今字的意义关系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州→洲 《说文》:“水中可居为州 队→坠 《左传》:“公惧,队于车 衰→蓑 《说文·衣部》:“草雨衣 《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糇,hóu,干粮 臭→嗅《荀子》:“彼臭之而无嗛xián于鼻 然→燃 《三国志·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取→娶《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 解→懈 《说文·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礼记·杂记》:“三日不解注:“倦也 竟→境 《说文·音部》:“乐曲尽为竟《晋灵公不君》:“亡不越竟 责→债《说文·贝部》:“求也《冯谖客孟尝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辟→避 《说文·辟部》:“法也。

      《诗·小雅·雨无止》:“辟言不信 采→採、彩 《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属→嘱《说文·尾部》:“连也《冯谖客孟尝君》:“使人属孟尝君 赴→讣                          《说文·走部》:“趋也《鲁仲连义不帝秦》:“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 舍→捨 《说文·亼jí部》:“舍,市居曰舍 《说文·手部》:“释也《郑伯克段于鄢》:“食舍肉p.11《晋灵公不君》:“食之,舍其半p.28 四、古今字的相对性  又→右→佑→祐  气→氣xì→饩xì   《说文·气部》:“气,云气也  《说文·气部》:“氣,馈客刍米也 《春秋传》:“齐人来氣诸侯 五、教材中常见的古今字: 反→返   辟→避   竟→境   责→债   弟→悌   孰→熟   队→坠   贾→價   縣→懸   知→智   田→畋   戚→慼   畕→畺→壃→疆   尸→屍   说→悦 第三节 异体字一、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不同而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任何情况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二、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泪-涙;嵩-崧; 野-埜;凭-慿   2、构字部件不同 变换形符:睹-覩;猪-豬;歌-謌;裸-躶;暖-煖 变换声符:綫-線;猿-猨;杯-桮;怜-憐 变换形符声符:迹-蹟;村-邨;裤-绔;碗-盌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左右与上下:鞍-鞌  峰-峯 羣-群 稿-槀 胸-胷 棋-棊 裡-裏 炎-炏 左偏旁与右偏旁互换:甜-甛  够-夠  朗-朖 秋-秌  翅-翄  和-咊  4、隶变对篆书的不同处理 年-秊;前-歬;並-并;春-萅 5、笔画差异  冰-氷;吊-弔;船-舩;        咒-呪;珎-珍;凡-凢  氷凍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6、繁简字的差异: 禮-礼;曐-星;雧-集  7、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  罪-辠;照-曌  三、非异体字1、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置-寘;仇qiu2-雠chou2 寘、置都有“放置”义,但“置”还有他义,且二者古音也不同《说文》:置,赦也,从网直寔,止也从宀是聲以言對也2、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  沽-酤;修-脩;雕-彫-凋 3、偶尔通用: 剥-扑;蚤-早   第四节    繁简字 •繁简字是指一个字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笔画多的叫繁体,笔画少的叫简体。

      •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同一个字(当然不是每一个字)的繁与简,自古就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有删繁就简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实行得并不彻底和广泛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用字和习尚,在没有严格正字法的情况下,也往往繁简并行 一、繁简字的概念202 需要注意的问题1、同形字《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 臘-腊;術-术;適-适2、同音替代字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  后-後;斗-鬥;仆—僕;丑-醜;   谷-榖;几-幾;余-餘;云-雲;御-禦;面-麺;干-乾-幹 3、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钟-鍾、鐘 饥-飢、饑 獲-穫 發-髮 臓-髒 盡-僅 匯-彙     復-複 •弃——棄•《《韩非子韩非子··难势难势》》::““夫夫棄棄隱栝之法,去度量之數,使隱栝之法,去度量之數,使 奚仲奚仲 爲車,爲車,不能成一輪不能成一輪隱栝隱栝: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勞師于戎,而勞師于戎,而楚伐陳楚伐陳,,必弗能救必弗能救,,是是弃弃陳也《左传《左传··襄公四年》襄公四年》)) 63204 •学——斆、學xiào•(1)《书·盘庚上》:“ 盤庚斆于民。

      孔 传:“斆,教也•(2)《国语·晋语九》:“順德以學子,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 韦昭 注:“學,教也63205 曐—星•《说文》:“曐,萬物之精,上爲  星……星,曐或省63206 《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1.1.简化字形2.2.精简常用字 63207 •1.用古字•A.重新起用古字,废弃今字•云——雲 采——採 卷——捲 •辟——闢 舍——捨 气——氣 B.选用古代笔画简单的异体字 •礼——禮 •《诗·小雅·常棣》“飲酒之飫yù”, 汉郑玄 笺:“私者,圖非常之事,若議大疑於堂,則有飫礼焉 (飫:古代家族的私宴名•《国语·周语下》:“夫禮之立成者爲飫 •无——無 •《庄子·在宥》:“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无之•《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凭——憑•《书·顾命》:“相被冕服,憑玉几《说文·几部》引作“凭玉几”二、繁简字之间的关系63208 •2.2.草书楷化 •车————車 门————門 会————會 •尽————盡 学————學 为————為•3.3.局部代全体。

      •习————習 飞————飛 广————廣 亏————虧 •点————點 声————聲 凿————鑿 务————務4.4.用象征性符号代替繁复偏旁 •邓————鄧 欢————歡 鸡————雞•艰————艱 刘————劉 凤————鳳•5.5.改换简易声旁• 认————認 灯————燈 础————礎63209 •6.6.改换简易形旁•猫————貓 狸————貍 •粘————黏 肮————骯•7.7.同时改换简易形旁和声旁 •响————響 护————護 惊————驚•8.8.新造会意字 •尘————塵 双————雙 体————體9.9.合并同音字 •干————干乾幹 •台————台臺檯颱•后————后後•征————征徵• 征:正行远行,远去。

      • 徵:预兆;迹象63210 三、关于繁简字的几个问题•1.1.不能用简化字观念理解古书中某字音义•同音合并字•某字简化后与古代另一个字形同形63211 •后——後•a.a.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史记··孝景本纪》)•b.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楚辞·离骚》)63212 •价——價•A.A.《诗··大雅··板》:““价人維藩,大師維垣 •B.B.《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鄭縣人賣豚,人問其價 •价(jijiè è),《说文·人部》:“价,善也63213 •坏——壞•A.A.宋 范成大 《长安闸》诗:““千車擁孤道,萬馬盤一坏 •B.B.《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坏1 1 [pīpī]土丘;只有一个山包的山丘63214 •听—聽•a 無是公听然而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b.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觀風似面,聽辭如泣听【(yǐn)】笑貌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释听》:“《说文》二篇上《口部》云:‘听,笑貌也从口,斤声’按:听为笑貌,前人未有言其故者以愚考之,盖谓张口之状也。

      何以明之……《言部》欣训喜,《欠部》欣训笑喜,今通语谓取乐为开心,盖古之遗语矣忻为心开,听文从口,当为口开,笑者口必开,故听为笑貌矣 63215 •奸——姦•A.《左传··庄公二十年》:““奸王之位,禍孰大焉?””•B.《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棄德崇姦,禍之大者也•奸:干犯,扰乱gan)•姦:奸邪;罪恶jian)63216 •厂—廠•A.A.清 聶鈙(qín)《泰山道里记》:“轉而東,有石厂曰 三陽洞 •B.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架北牆爲廠 ”•注释:•A.A.厂( (hǎn) ,《说文·厂部》:“山石之厓巖,人可居——山崖边较浅的岩穴•B.棚舍63217 •广—廣•A.A.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B.B.唐韦建《河中晚霁》诗:““湖廣舟自輕,江天欲澄霽•注释:•A.A.广yǎn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崖广】依傍山崖构筑的房屋•B.B.廣,大在体积、面积等方面超过一般 63218 •机——機•A.A.《山海经··北山经》:““單狐之山多机木•B.B.《素书··原始章》:““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絶代之功。

      •A.A.机,木名•B.B.機,时机,机会63219 •苹——蘋•A.A.《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B.B.《大戴礼记··夏小正》:““﹝﹝七月﹞﹞湟潦(lǎo)生苹湟潦:低洼积水处•C.C.蘋果•A.A.苹,草名B.B.苹,水上浮萍63220 •筑——築•A A. .《史记··刺客列传》:““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於市中•B.B.《史记··黥布列传》:““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爲士卒先•筑zhzhú ú :古弦乐器名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三种说法其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战国时已有流行•築:捣土的杵(chuchu)63221 •适——適•《楚辞··离骚》:““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適,去,往•《商君书··画策》:““由此觀之,神農非高於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適於時也• ————適,适合•适(kukuò ò,疾)•适,速疾《玉篇··辵部》:““适,疾也 63222 •腊—臘•《左传·僖公五年》:“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 虞 不臘矣。

      ’”杜预注:““臘,歲終祭衆神之名•腊(xīxī,干肉)•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司命》:“ 汝南 餘郡亦多有,皆祠以腊,率以春秋之月63223 •2.2.字形简化,同时又兼并了另外字的记词职能,被简化的繁体和被兼并的字同时被废弃 63224 •获——獲、穫•““获””是““獲””的简化,同时又兼并了““穫””字,““獲、穫””二字同时废弃•穫,收割庄稼•獲,猎得;猎捕•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穟:禾穗成熟下垂貌)•《易··巽xùn》:““田獲三品,有功也63225 •饥——飢、饑•飢,吃不饱;饿•饑,年成很差或颗粒无收• 唐 韩愈 《驽骥》诗:“渴飲一斗水,飢食一束芻•《史记·秦本纪》:“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63226 •钟—鍾(一种容器)、鐘(钟鼓)•鍾, “ 钟1 ”的繁体字•鐘,“钟2 ”的繁体字古代乐器青铜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祭祀或宴享时用战斗中亦用以指挥进退 63227 里——里、裏1.《红楼梦》第五二回:“ 晴雯 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的大小一个竹弓钉绷在背面2.《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梳妆已罢,舅太太便从外间箱子里拿出一个红包袱来,道:‘姑娘把里衣儿换上。

      ’”3.《史记·汲郑列传》:“ 黯 (汲黯)耻为令,病归田里《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63228 征—征、徴1.《国语·周语上》:“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2.《诗·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qiú)野《易·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63229 历——歷、曆1.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从军行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2.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 淳熙八年,火星犯南斗,公以历占之3.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积月为岁,积岁为世,必于历法益精益密63230 干——干、乾、幹1.唐 杜甫 《柴门》诗:“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2. 清 张潮 《花鸟春秋》卷一:“春王正月,梅放其英于干,与百卉争先3.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63231 讨论简化字的优缺点?有没有必要恢复繁体字? 232 v课堂练习与作业v课堂思考v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各自成因如何? v作业v一、指出下列各组异体字产生的原因:一、指出下列各组异体字产生的原因:v泪:涙    嫖:闝    蝶:蜨    跷:蹻    迹:跡    砖:塼    慙:惭v二、指出下列各组繁简字二、指出下列各组繁简字在在古书中的异同:古书中的异同:v谷:榖;饥:饑; 后:後; 适:適;  余:馀       v三、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并翻译为现代三、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汉语v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争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用与争不义竞不用此其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