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的游宴诗《芙蓉池作》赏析.docx
5页曹丕的游宴诗《芙蓉池作》赏析 《芙蓉池作》 魏曹丕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游览快心愿,保己终百年 【赏析】 芙蓉池为邺城铜雀园中之一景铜雀园在邺城之西,因建有铜雀台而得名,为曹操的王家园林曹丕在任五官中郎将时,一些文人依附于他,形成邺下文人集团,曹丕为首领人物,曹植为重要成员,“建安七子”多数参加至建安二十二年“建安七子”全部谢世,邺下文人活动方才停顿此诗即作于其间诗中描述了芙蓉池畔的美丽夜景和的怡悦心情 诗并没有深刻的内容,不过是描绘了芙蓉池的美丽景物,但从诗来看,它内容上侧重写景,词藻比拟华美;形式上注意对仗,反映了当时诗风的重要变化,还是比拟引人留意的 首二句点明行游之事及游池的时间和地点。
逍遥步西园”之“逍遥”为全诗定下了轻快的基调,又表现了诗人当时轻松开心的心情中间十句扣紧“夜行”与“逍遥”,着力描绘芙蓉池美丽动人的夜景芙蓉池环境优雅,树木葱郁,飞鸟翔跃,欢快拘束,明月皎洁,繁星点点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勾画出芙蓉池的美丽夜色,显示了芙蓉池的生气勃勃 末四句转为谈论,写行游的感受诗人一直不信任神仙方士之事,所以在这里他指消失实世界中并没有人能真正的成为神仙的事实,因此不如“游览快心愿,保己终百年”芙蓉池漂亮如画,畅游其中,乐以忘忧,身心愉悦,终此一生,也未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游览快心愿,保己终百年”,是一种平实而又乐观的态度,进一步反衬了诗人游园的无穷乐趣 扩展阅读:曹丕的文学成就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出色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纳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别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当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学者叶嘉莹在《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里,列举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和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曹丕的评价《诗品》将曹丕排在中品,认为他的诗不及弟弟曹植,缘由是曹丕诗“率皆鄙直如偶语”(“偶语”,即两个一般人在讲话),反观曹植则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文心雕龙》(才略篇)说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与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谓“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世人都怜悯曹植的境况,曹丕是兄弟争位的胜方,人们也因此忽视他文章的奇妙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可谓为曹丕文学成就“平反”的宣言叶嘉莹说,曹丕是一位“理性诗人”,有克制有反省,“以感与韵胜”。
扩展阅读:曹丕的赋简介 曹丕所创作的二十八篇赋作,其中有序者共有十六篇从总体内容上来看以抒情和咏物为主,而体制方面一改汉大赋之鸿篇巨幅,成为短小精悼的行情小赋其赋作内容以真情的笔触,触摸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并将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入行情小赋之中 生活纪实:到建安时期,辞赋开头向短小化、行情化的潮流进展,其样式明显已经转变铺排场面是严密联系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实际,记录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曹丕赋作品中有很多内容就是表达出了,时代的心声与共性化的追求及感受曹丕的《校猎赋》是一篇很完整的赋作品,在其赋中曹丕运用笔墨不多,不过三百来字就将一次田猎盛况尽数描绘出来 行写情怀:曹丕为情而造文,他的赋作品中布满了情志的行发,可谓是情贯赋篇从行发情感的不同角度来看《寡妇赋》、《出妇赋》,更多地表达出对下层社会妇女哀悯怜悯的情怀曹丕善写妇女题材的作品,其诗歌有《寡妇诗》与之赋作品皆有机行全都的情感行发将寡妇孤独生活的现实写照,同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感受结合起来,景随情至般地衬托出寡妇无限的惆怅与哀情来曹丕细腻动听笔触,始终触遇到寡妇满腹伤感而无法释怀的无奈叹息上,怜悯怜个之情跃然纸上。
体物感物:曹操带曹丕、曹植等人登铜雀台游玩,期间命曹丕兄弟作同题赋各一篇,所以其弟曹植亦有同题之赋作曹丕的《登台赋》是一篇歌咏铜雀台华美壮美的小赋,这篇赋写的笔触清爽细腻,在描写风光时做到了“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文心雕龙·洽赋》)从赋作表达出的情感颜色来看,洋溢着对美妙时间的留恋与喜悦之情用颜色鲜亮语言欢快的节奏,将所见阳春三月的漂亮风光描摹出来,并将此时的喜悦心情与大自然的生气勃勃的景致融为一体,流露出曹丕内心憧憬安静安静的生活愿望,以及年轻向上奋勉有为的情感 曹丕的诗歌笔法影响着其赋的风貌,诗体之赋为其赋作品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