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褶皱回复角测试方法.doc
1页褶皱回复角测试方法ISO 2313一.仪器: 1.压力复合装置1.1压力负荷为10N1.2 承受压力负荷的面积:15mm x 15mm,卸除压力负荷的工作最好在1S之内完成1.3 上下两压块应时刻保持平行下压块应标记15mm x 20mm的线,以方便将样品放在正确位置上2.测量回复角装置2.1一个刻度表盘,精确度达到0.5o,读数时精确到1o2.2 样品夹:试样折痕线与刻度盘轴线相重合,试样夹刃口边缘离刻度盘轴心2mm试样夹可绕刻度盘轴心旋转,以便使试样下垂端保持垂直位置3.辅助装置3.1秒表3.2 镊子(末端为铲形)3.3 纸或金属箔,厚度不超过0.02mm二.测试样品1.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切割时使用国际标准的模板,切割方式见附表2.刚刚做过整理,或刚刚水洗、干洗及耐久压烫的织物会有较大的回复角度值,因此在测试前应将织物在室温下放置至少6天去除任何试剂的影响,将样品在20oC的水中浸泡30分钟,离心甩干,蒸气熨烫,并在放置前还保持潮湿三.测试样品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离布边不少于50mm,样品应无折痕2.样品尺寸:40mm x 15mm3.数量:如双方对数量没有特殊规定,每种织物应准备20块样品。
经10纬104.恒温恒湿处理:样品在标准环境下放置至少24小时(温度20+2C,相对湿度65+2%)四.测试步骤1.压力负荷1.1将样品对折,用镊子夹住末端(最多夹住5mm),若样品有粘连性,对折后的样品间放置纸或金属箔(18mm x 15mm)1.2将样品放置在确切位置,小心迅速地加上重锤1.3 做5块正面对折和5块反面对折的样品,施加负荷5min+5s1.4 迅速将样品移至回复角测量装置上用镊子转移样品,将样品被固定的一边尽量被夹的多一点,但不能破坏已折痕2. 折痕回复装置2.1不断调整此装置,使样品下垂端一直处于垂直位置2.2 5min后,读出刻度盘上的刻度数2.3 如果下垂端轻微卷曲或扭转,以通过该端中心和刻度盘轴心的垂直平面,作为折痕回复角读数的基准五.计算以下数据1.折痕通过经向 a)正面对折 b)反面对折2.折痕通过纬向 a)正面对折 b)反面对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