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津五大道名人旧居开发.pdf

52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6059092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86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津五大道名人旧居开发一、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五大道地区为天津城南部的一片坑洼塘淀其间散落着一些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 、 “六十间房” 、 “八十间房”等地名,1860 年 12 月 17 日天津英租界开辟, 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 从 1919 年至 1926 年,英租界工部局在五大道地区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垫洼地修建道路 19 世纪末,英商在佟楼 “养牲园” 一带修建别墅和赛马场 此后在马场以东修了一条连接英租界墙子河的马场道1922 年,重庆道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 1929 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相继建成,当时被分别命名为新加坡路、香港道、科伦坡道、爱丁堡道、伦敦路1911 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 红角、 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野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他们把天津视为建立公馆和别墅的理想地点, 因为天津靠近他们居住的京城, 交通甚为方便 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 五大道成为 “国中之国” 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 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充满了商机。

      各种要人及富人拥入津门一为安全,二为立业发财, 三为了住进设施齐全的小洋楼总比传统的四合院舒适方便 五大道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人们便争相置地建房,毗邻而居,因此这一带就成了天津名副其实的富人区1949 年后,天津市人民政府多次对五大道地区风貌建筑进行全面整修, 2003 年被评为“津门新十景”之一,成为天津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风情区 2008 年,和平区文化局成立五大道游客服务中心, 设有自行车租赁, 马车观光等游览工具 还有专业旅游服务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设置电子大屏幕,可以查阅天津的景点、酒店、交通线路等;设立旅游产品展示柜, 陈列泥人、纪念章、 册页等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工艺品;复原了一间老式书房,还特别提供具有五大道特色的居民生活用品供游客参观、 欣赏和收藏 此外, 服务中心还专设外宾接待室, 用双语为外国游客提供所需服务 五大道风情区是指成都道以南, 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形区域五大道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大理、 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 拥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花园式洋房 2000 多幢,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 300 多处,被誉为的“万国建筑博览馆” 。

      民国总统曹锟、徐世昌以及北洋内阁多位总理,美国前总统胡佛和前国务卿马歇尔等中外名人曾在此居住二、名人旧居简介及现状张学铭旧居 (现天津市房产总公司) 、 顾维钧故居 (现天津市委员会) 、孙震方旧宅(现和平宾馆、润园) 、马占山旧居(现金龙苑大酒店) 、马连良旧居(现粤唯鲜酒店) 、原工商学院(现外语学院) 、王氏旧宅(现 7 号花园酒店) 、张元骥旧宅(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 、 睦南道孙殿英旧宅(现天津长芦盐业有限公司) 、原伪满洲国领事馆 (现天津滨海汇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李叔福旧宅” (现天津教育委员会) 、庆王府 (现天津外事办公室) 、载振故居(庆王府) :小德张(张兰德) ( 1923 年)建成该建筑 2010 年 6 月,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依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对庆王府整修工作 在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带领下,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和天津住宅集团等四十余个团队, 通过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庆王府的整修工作天津庆王府占地面积 4327 平方米, 建筑面积 5922 平方米, 为砖木混合结构三层内天井围合式建筑,并设有地下室。

      建筑外立面为中式青砖砌筑,外檐为水刷石, 环绕四周的回廊和立柱,搭配着蓝、绿、黄三色中国传统琉璃栏杆形成柱廊建筑内部设有高 12 米、面积350 平方米、呈四方布局的中庭,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其他房屋在其四周依序展开庆王府院内右侧原设有一排平房为厨房, 左侧靠院墙原设有一排中式平房为当时的书房和教室, 这两处平房现已不存 庆王府院内原设有花园, 里面有水池喷泉和假山, 假山上设有亭子现在假山还在,喷泉稍有变化院子里最后面有一排平房, 是女佣住的; 主楼的半地下室是一圈房屋,是男佣住的该建筑在当时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彩色玻璃:庆王府内部的彩色玻璃上刻有“壬戌仲秋伴琴主人” ,其中的山水图画为小德张亲手所绘并刻上自己的雅号,他将“人”字多刻出两撇以作标识载振购得此楼后,将刻有小德张雅号“伴琴主人”四字的彩色玻璃也一并沿用下来琉璃柱: 庆王府外部的六菱形琉璃柱以及内部中庭二楼回廊的 196 根六菱形琉璃柱, 均为小德张当年从北京运载至天津, 琉璃柱的蓝、 绿、 黄三种御用之色为显示出每根琉璃柱的皇家血统楠木透雕装饰罩: 庆王府主楼三楼东西两侧房间各设有一双面透雕楠木落地罩和垂楣罩, 当时由载振聘请散落在民间的宫廷造办师亲手打造, 落地罩为渔、 樵、 耕、 读、 商等劳作图景,祈求子孙平安,富贵吉祥,其工艺较为复杂,彰显出中国的祈福文化。

      墙面彩绘:庆王府主楼二层即载振三子溥铨的卧房、中庭回廊和楼梯顶部均装饰有彩绘十七级半台阶: 庆王府主楼的大门前设有一座宝塔式的十七级半台阶, 第一级台阶比其他台阶矮 由于 “十八” 为皇帝御用, 因此, 小德张将自己入户台阶建为十七级半, 看似十八级,实则矮了半分雕花木门: 庆王府内部门厅设有四扇紫红色的木门, 正反八幅描摹为中国山水图景的油画内嵌于门框上 门厅与中庭交汇处的隔扇门上的木头雕花为旧时纯手工雕刻, 画面皆为祥瑞花式,荷花、梅花和牡丹点缀其间,正门所对隔扇门上方雕有“揽柿图” ,图中众人在柿树下揽柿子, “柿图”谐音“仕途” 雕花木门镶嵌有内压鲜花的玻璃门上方镶嵌有当时进口的编织为布状的丝状玻璃隔扇,上面绘制有中国山水图景葡萄吊灯:庆王府主楼内部中庭顶部装有两盏来自德国的葡萄造型吊灯荣庆故居:位于新华南路庆云里此处多为 3 层连排式的砖木结构楼房,早期多为中国达观显贵居住,楼房至今基本保持原样那桐旧居 : 今和平区新华路 176 号那桐旧居是清末朝廷重臣、 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那桐在天津的旧居, 该建筑始建于民国初年,坐落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红墙道( Recreatin Road ),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那桐旧居东临新华路,南抵南京路, 西临河北路, 北临烟台道旧居内原有一大一小两座德式别墅,大楼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已于 1980 年拆除,小楼现存留为二层砖木结构德式别墅洋楼,建筑面积为 500 平方米,内设 15 间房间,建筑内部设有中、西式两种客厅,顶部为红瓦顶院内设有四个车房和花坛水池小德张故居 : 今和平区睦南道 4 号张兰德旧居又称小德张故居,建于 1913 年,是原清朝太后宫回事、清宫太监、御膳房掌案、清宫大总管小德张在天津的故居 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 ( Hong Kong Road),该建筑目前是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该建筑建筑面积为 460 平方米, 为一所 2 层砖木结构英式楼房, 外立面为清水砖墙, 顶部为不规则多坡房顶并开有天窗,周边出檐周学熙故居 :周学熙旧居为周学熙于 1915 年至 1947 年的住所, [1]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澳门路 3、 5号,原令建有周府花园与澳门路 1 号和 7 号都已不存, 现只保存了 3 号和 5 号的建筑, 为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该建筑据曹禺本人称为其戏剧雷雨当中“周公馆”的原型澳门路 3、 5 号两幢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中西结合式楼房,建有地下室,并跨二层后楼。

      整栋建筑为机砖清水墙,局部为砂石罩面,其东、西、南三面在窗口下嵌有花卉、马等花纹的水泥石刻 建筑临澳门路一侧的二楼有长 9 米的外跨阳台, 内有拱形木质推拉门、 木质楼梯澳门路 7 号建有一座二层西洋古典风格楼房,由周学熙本人居住, 现已无存 建筑平面为四面四角凸出, 南侧正门二楼有梯形平台凸出楼前, 下有四根四根罗马柱 整体平面设计形成“龟”的形状,寓意“福寿延年”和“吉祥如意” 澳门路 7 号东侧建有一座私家花园,人称周家花园或周府花园,现已无存内有雕花外廊、山石景观、花坛、花架、绿地及各种果树,以攀缘植物点缀黎元洪故居 : 和平区河北路 219 号在英租界盛茂道, 是他 1912 与 1918 年先后以黎大德堂名义购自英租界工部局, 土地共三块 8.096 市亩,后又购自张金鉴堂上地 4.69 市亩黎氏在买进这些土地后,委托一个外国建筑师,先后建成东楼、中楼、西楼、戏楼与花园等,共建房 171 间,建筑面积 8516.5平方米其中楼房 150 间,平房 21 间东楼房是一所西式二层带地下室混合结构,机砖、瓦顶,双槽门窗,菲律宾木地板;西楼为法式三层楼房,高台阶,楼上有平台、凉亭、装饰富丽堂皇。

      中楼又叫鸳鸯楼,也是一所西式二层楼房,前后被花园围绕戏楼有休息厅、客厅,一些著名的最新演员在此唱过堂会现已大部分损毁徐世昌故居 : 新华路和睦南道交口的新华路 255 号,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徐世昌故居是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 第二任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 大总统徐世昌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牛津道( Oxford Road),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徐世昌故居整座住宅共有 9 所楼房, 181 间房间,建筑面为积 4347 平方米徐氏自住的楼房占地面积为 6.35 市亩,建筑面积为 1085 平方米,共有 26 间楼房和 4 间平房,为一所混合结构三层西式楼房, 建筑外立面为红缸砖砌面, 顶部为红砖瓦顶 建筑门前设有四级台阶,该故居一楼设有客厅、 休息室、 更衣室、 餐厅和洗澡间等, 故居二楼设有卧室、 书房、办公室、内客厅曹锟旧居:今和平区南海路 2 号,洛阳道 45 号曹锟旧居人称“曹公馆” ,始建于 1923 年,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 第六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国民政府陆军一级上将曹锟下野后在天津的旧居, 坐落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摩西道( Mersey Road)和达克拉道( Douglas Road),目前是天津市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曹锟旧居东临南海路, 南抵重庆道, 西接河北路, 北临洛阳道 该旧居建筑面积为 1244平方米,占地面积为 900 平方米,共有楼、平房 42 间为砖混结构二层西式小楼,局部为三层,设有地下室, 外立面为混水墙面, 局部镶有黄色瓷砖 顶层四坡出檐, 局部红瓦坡顶,建筑平面布局方正, 立面构图严整, 建筑正立面中部前凸,腰线上下均由立柱支撑主楼前檐有四棵钢筋混凝土立柱,塑有花纹建筑内部装饰考究,雕刻有花卉和动物等图案, 门窗材料均为菲律宾木,一楼大客厅的面积为 80 平方米是一座带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的西式建筑朱启钤故居:今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 164 号朱启钤旧居为原清末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 北京外城警察厅长、 内城警察总督、 蒙古事务督办 民国时期历任京浦铁路督办、 交通总长、内务部长、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 Race Course Road )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朱启钤旧居为一所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洋楼, 主建筑为两层楼房带地下室, 顶部为红瓦坡顶, 外立面为清水砖墙 建筑的二层设有拱券式开放式柱廊, 旧居内庭院开阔并设有假山亭榭。

      该故居是一所具有哥特建筑特征的庭院式别墅王占元旧居:今和平区大理道 60 号,现为天津市职工医院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