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皮肤的呼吸功效] 用皮肤呼吸的动物.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71858440
  • 上传时间:2023-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皮肤的呼吸功效] 用皮肤呼吸的动物   在通常人的印象中,呼吸必需有专门的器官,像我们人类和大多数高等动物的肺,还有鱼类的鳃离开了这些器官,呼吸就无法进行然而,科学却告诉我们,除了肺、腮之外,很多脊椎动物还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也就是说:动物的皮肤除具保护、调温等功效外还可用来呼吸  早在上世纪初,一位丹麦科学家就发觉,若将青蛙通往肺部的主气管堵住,使它无法通气,青蛙仍可正常过冬现在的研究表明:几乎全部脊椎动物全部或多或少地能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两栖类算得上是最著名的皮肤呼吸动物在它们体内的总摄氧量中,有30%是经过皮肤“吸入”的比如牛蛙的幼体,即使也有鳃和肺,但有相当部分的呼吸是靠皮肤进行的部分陆生两栖类,呼吸和皮肤的关系就更是亲密了一个名叫剑螈的动物,竟百分之百地依靠皮肤进行呼吸,真可谓“纯皮肤呼吸”动物了  鱼类呼吸也要铱靠皮肤,但和两栖类相比,就显得逊色部分据测定,鲨鱼、鳟鱼和金鱼,在其总摄氧量中,约有5%~30%是经过皮肤取得的,和爬行类相当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进化有发达的肺脏,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气体交换”,对应地,“皮肤呼吸”仅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据分析,一个成人的皮肤呼吸量约占其呼吸总量的1%~3%。

        生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所谓呼吸就是经过血液循环把从空气中吸入体内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中,再将代谢废气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气体交换”  对于进行“皮肤呼吸”的动物来说它们的皮肤好比一个“气体交换站”大自然造就了不少“精明的老板”,想方设法扩大“交换站”的“营业面积”,以提升呼吸效率  生活在秘鲁的喀喀湖蛙,个头虽不很大,但它躯干和后肢那些悬垂的褶皱,使它皮肤的表面积大大扩增,于是,它能够完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而无须肺的呼吸了  求偶季节里的雄性毛蛙,经常会做出很多复杂而热烈的动作,以招引雌蛙这种行为自然要增加耗氧量,为了应付呼吸负担,在它的两条后腿上长满了“乳状凸”有趣的是这些多出的皮肤会伴随繁殖季节的结束而消失,可见这完全是毛蛙为适应呼吸需要而采取的“应急方法”  看来,动物的皮肤不但能够保护本身免遭外界侵袭,还含有调整体温甚至呼吸等功效我们相信,伴随对动物皮肤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一定还会有不少新的发觉  早期的人类靠面对面交谈、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进行交流的昆虫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它们是怎样交流的呢?  其实,昆虫的交流方法也是很多的,它们能够经过唱歌、跳舞、散发气味和发光来传输信息,交流感情。

      这是它们自己特有的语言  声音语言  蝉、蟋蟀、蝈蝈、蝗虫等是经过歌声进行交流的,但它们的歌声不是用嘴唱出来的,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类似于人和其它高等动物的发声器官,而是靠身体上特殊的“乐器”奏乐,这种本事也只有雄虫才含有雌虫是哑巴,但它们有类似耳朵的“听器”,能够听见雄虫的歌声  蝉又叫“知了”,是人类公认的“歌手”它们的歌声燎亮高亢、优美动听,在夏季的树林里,天天全部有一场音乐会,而蝉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角到了交配季节,雄蝉就会叫个不停,经过歌声来吸引雌蝉蝉的声音不是用嘴发出的,而是用腹部的一对像拔似的“乐器”发出的这种“乐器”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和身体里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发音膜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  蟋蟀和蝈蝈的发生器和蝉又有些不一样,它们不是长在肚子上,而是靠双翅相互摩擦来“奏乐”蟋蟀的右边翅膀基部下表面有一条横脉,上面长着很多小齿,叫音锉,在左翅膀上表面则形成尖尖的摩擦缘,叫刮器当它“奏乐”的时候,右翅急剧地叠在左翅上面又立即分开,经过音锉和刮器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