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八年级第6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十二课感受大自然.doc
3页鲁教版 八年级 第6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第一框: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感受大自然之美;②了解鉴赏大自然美的方法;③提高鉴赏自然美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音乐充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借用案例让学生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②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教学重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教学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课时安排:计划用1课时授完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大自然美的图片、歌曲 、诗歌、文章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二、讲授新课2、板书课题: 感受大自然之美1、 美丽的大自然情境活动一:(音乐之声)教师播放视频《秦岭最美是商洛》,引导学生感受家乡之美,并欣赏图片1:草原秀色 图片2:黄果树瀑布3:三峡风光 图片4:泰山雄姿 进一步感悟大自然之美,并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将搜集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并精选资料在全班展示谈一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自己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1)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之美的内容)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美丽无穷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④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益处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呢?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精神生活。
情境活动二:美文欣赏:海 上 日 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穿上只有及其德响声……2、访谈: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情境活动二:(自由论坛)自己找的图片中没在何处说一说: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大自然之美,自己在鉴赏大自然美景时,有什么经验?教师讲述:自然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如朝霞的绚丽、月光的皎洁、大海的浩瀚、雪山冰川的险峻、原始森林的苍茫、花草虫鱼的可爱,大自然给我们提共了无限宽广的审美领域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鉴赏大自然之美1)自然美的分类(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P35页第一、二段内容,思考讨论)议一议:自然美分为哪两类?自然美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例如:春天生机勃勃的秧苗、秋日金黄的硕果,绿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和各种巧夺天工的林园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例如:浩瀚辽阔的星空、广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川等2)怎样鉴赏自然美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①观赏的距离:观赏风景时,如果我们要观赏全景,就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如果要观赏局部的美,距离要近些 ②观赏的角度: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③观赏的时间:观赏风景还有一定的时间性3)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我们中学生应该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情境活动三:审美交流图1:泰山远景 图2:泰山日出谈一谈:泰山美在哪里?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雄伟壮丽的泰山,中国的五岳之首,有“通天拔地之势”“擎天捧日之姿”,故称“岱宗”它象顶天立地的巨人,巍巍峨峨雄峙在海滨的山东省中部泰山山脉沿黄河南岸延绵二百多公里,其极顶——玉皇顶,称天柱峰,海拔1545米,泰山的余脉起伏于齐鲁天地之间,青山连绵莽莽苍苍,气势蓬勃泰山的自然景致有其独到之处,它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都被古代人审视过、命名过、加工过因此,泰山的自然景观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化 内涵,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考察了泰山后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它使国际自然协会的委员们大开眼界泰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要重新评介自然与人的关系这就是泰山,它伴随着华夏民族从远古走来,它记录下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就像一座丰碑,一部巨著,在无言地彪炳着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泰山,是著名的中华文化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
三、教师总结: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轮美奂,感受人类的伟大力量,在感受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四、课后作业1、预习第十二课第二课时2、完成《一课三练》,十二课第一课时练习题3、识记大自然之美的内容、怎样鉴赏自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