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问题与建议.docx
11页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胡继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科学教育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3)Reference:目前我国名师工作室建设仍存在诸如功能不明、职责不清、管理不善、考核不严等问题名师工作室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即名师展示的舞台、骨干培养的基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和教育改革的论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应把好入口关(严格审批)和出口关(成效检测)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应是集体责任 Keys:名师;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G451 :A :1005-2232(2012)02-0048-04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业学习共同体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模式[1]名师是社会公共资源,为实现名师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快构筑区域教育人才高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名师工作室可以预判,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提升骨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新途径但从国内一些地方已有的实践来看,名师工作室建设仍存在诸如功能不明、职责不清、管理不善、考核不严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名师工作室的定位要有较高标准 名师工作室是由挂牌名师和若干相近学科或领域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教育教学专业机构,是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教研共同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以打造一流的专业团队、创建学科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职能进行如下定位:1.名师展示的舞台工作室为名师及其合作团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也为名师及其合作团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挂牌名师及工作室成员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彼此的团结协作,提升名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让名师更有“名”,让骨干更能“干”2.骨干培养的基地培训和指导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是工作室的重要职责工作室要定期承担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参与地区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工作,真正成为骨干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3.教学示范的窗口工作室要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要团结一批本学科的精英和骨干,形成教学风格,创建教学模式,对本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学科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4.科研兴教的引擎工作室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组织一批力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专项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课题品牌,积极倡导和营造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学术氛围,成为本地区学科教育研究的发动机。
5.教育改革的论坛工作室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学校和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谏言献策,组织专题探讨,使之成为激发创新思维、评点教育现实的论坛需强调的是,与高校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职能不同,名师工作室不能将自己定位于成为一个学术机构,而应定位为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场,应成为推动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应成为学院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桥梁二、名师工作室的审批必须严格把关我国教育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喜欢赶时髦好东西大家变着法儿抢着要,具备条件的要上,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几年下来那些“好东西”就被弄得“物是人非”了名师工作室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如果一仍旧惯的话,相信过不了几年就会遍地开花所以,名师工作室的审批和管理一定要严格把关,宁缺勿滥我们认为,考察是否具备设置名师工作室的条件,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能否得到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愿意为工作室提供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二是挂牌名师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既包括资历、组织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包括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三是是否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专业的合作团队,在本地区范围内能否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的合作团队,并拥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挂牌名师要具备与其名师称谓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专业影响力那么,挂牌名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难以一言蔽之名师的称谓首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理解上可以因人而异;其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本地区本学科的其他教师而言,常常因地域或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再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其评审标准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必须就挂牌名师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标准挂牌名师必须是本地区本学科的领军人物,这应该成为一个硬指标当然这个硬指标也是有弹性的,比如,领军人物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若干个,“只有一个”自然高于“可以有若干个”的标准这里的“本地区”可以是一个县(区)或地级市,也可以是一个省乃至全国,县级名师的标准自然低于省级名师的标准一般来说,挂牌名师应是师德的模范、教学的能手、科研的标兵,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1.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2.在本地区是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并在本地区之外的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3.教学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近年内开出过有一定级别的公开课或示范课,并获好评;或近年内在地市级以上的教学技能、评优课、创新实践活动等重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任教科目的教学效果优异,学生素质显著提高,在同行中得到公认。
4.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近年内主持过厅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或近年内在CN刊物发表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名师工作室需要经过申报和审批的程序,以显示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教育管理部门应做好相关评审条例的宣传,动员具备条件的学校和个人自愿申报;挂牌名师及其所在学校需填写有一定内涵的审批表,并逐级报请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察、审批和推荐;最后报请本地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授牌此外,名师工作室建设还要考虑本地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工作室的布点应就地区、学段、学科的实际和均衡发展的需要予以综合考虑三、名师工作室的内部需要分工合作现代管理学认为,在小组合作中四至六人一起工作的管理效果最佳,故名师工作室的常设人员以四至六人为宜工作室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挂牌名师,主持工作室的一切工作,通常设一人;二是工作室成员,由任教科目相同、教育旨趣相近的骨干教师组成,成员一般应为三至五人(其中一人应来自名师任职学校,兼任名师助理),协助名师开展工作;三是学员,临时来工作室进行教育实习和接受培训的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每期不超过十人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应是集体责任。
没有分工的合作,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合作,所以工作室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人员的职责划分挂牌名师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室的一切日常管理工作和教、研、训等业务工作具体职责应包括: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名师形象注意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维护工作室的内部团结和社会声誉注意协调工作室与挂靠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2.组织工作室成员共同制定本工作室的管理条例(工作章程)、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3.负责对工作室的运行状态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的检查和评估,负责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总结和终期总结,并定期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4.注意发挥教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上观摩课、资源共享、送教到校、听课评课、成果展示和学术沙龙等形式,推进本地区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科教师的快速成长本人应开出一定量和质的县(区)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指导他人开出一定量和质的校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同时应组织一定规模的听课和评课活动5.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至少要主持一定级别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并完成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或专业著作6.对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指导。
负责指导本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名师讲堂等形式,引导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提升同时负责对本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进行考核,有权对工作室成员作出解聘的决定基础教育7.为区域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关心本地和本省的教育发展现状,为学校教育决策、区域教育规划和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8.负责工作室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和支配资金的使用,同时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负责工作室实行名师负责制,成员由挂牌名师自主双向选择和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室成员有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要职责是协助名师完成好上述名师岗位职责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订个人三年期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的工作计划,虚心向名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2.在完成所在单位既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常规工作,为工作室的建设献计献策和出工出力3.以学年为单位,完成一定量的听课和评课任务,开出一定量和质的校级以上公开课,开发一定量和质的优秀教学案例,完成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发挥专业指导和带头示范作用一是为进入工作室实习的学员提供专业支持,协助名师指导学员的教学和科研;二是在本地区起骨干带头作用,传承名师的专业精神和教学技艺,引导更多的同行一起进步和成长进入工作室的学员主要是各级教育部门选派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中心任务是跟师学艺,同时也要协助工作室完成一定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学员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根据实习时间的长短,完成一定量的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和案例开发等教学任务,以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科研任务赫德等学者认为,共同理想和集体责任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构成这一特征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与共享的领导、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协作学习及其应用、支持性条件和共享的个人实践等[2]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工作室要注意创设探究性、支持性、持续性和协作性的工作环境,要注意创设一种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在共同的教育理想、利益关联和职业愿景的感召下将大家凝聚在一起,通过实践反思、专业学习、经验共享为实现既定小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进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需要齐抓共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涉及到中小学、教研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培训院校等单位,以及名师、骨干教师、学科教师、教研员、培训者和管理者等人员。
所以,各相关单位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地方的名师工作室“有名无实”,原因之一也就在于工作室建设没有得到多方的重视和配合工作室一般应设在挂牌名师所在学校学校负有支持工作室开展工作的职责,也负有协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的职责学校可以指派一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协调工作室事务,并为名师配备一名工作助理(同时也是工作室成员)我们认为,不管是县区级、地市级还是省级的名师工作室,其行政管理权设在县(区)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比较合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所辖师资管理机构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来专门负责过程性的管理,并建立名师工作室的专项管理档案建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与相关高等院校联合成立“名师工作室建设专家指导组”,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与协调机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资格审查、审批和授牌,并为工作室提供业务指导和进行专业评估同时,专家指导组应不定期地组织对名师及其工作室成员的业务培训建议工作室统一按照“名师姓名+行政区划名称+学段学科名称+工作室”的方式命名和挂牌这里的“学科”,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生物等科目外,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做中学”等新型的科目或项目。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名师工作室建设专家指导组”统一设计、制作牌匾,并组织一个简朴而隆重的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