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原则.ppt
44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10/11讲形位公差原则及形位公差选择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明确形位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明确形位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2.掌握形位公差原则的意义及应用掌握形位公差原则的意义及应用3. 正确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及精度正确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及精度复习:形位公差项目复习:形位公差项目•4.4 4.4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关性要求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关性要求•4.4.1 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1)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da,Da) 图4.16 实际尺寸图4.17 作用尺寸 (a)轴的作用尺寸 (b)孔的作用尺寸((2)作用尺寸)作用尺寸实际尺寸与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尺寸,是孔轴配合时实际起作用的尺寸1) 体外作用尺寸(dfe,Dfe)2) 体内作用尺寸(dfi,Dfi)•(3)(3)最大最大实实体状体状态态和尺寸和尺寸•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状态(MMC)•最大实体尺寸: 外表面 dM = dmax 内表面 DM= Dmin •(4)(4)最小最小实实体状体状态态和尺寸和尺寸•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时的状态称为最小实体状态(LMC)•最小实体尺寸: 外表面 dL = dmin 内表面 DL= Dmax •(5)(5)最大最大实实体体实实效状效状态态和尺寸和尺寸•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
•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 对于外表面,它等于最大 实体尺寸加形位公差值t• dMV = dM + t• 对于内表面,它等于最大实体尺寸减形位公差值t• DMV = DM - t•(6)(6)最小最小实实体体实实效状效状态态和尺寸和尺寸•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对于外表面,它等于最小 实体尺寸减形位公差值t• dLV = dL - t• 对于内表面,它等于最小实体尺寸加形位公差值t• DLV = DL+t•(7)(7)理想边界理想边界• 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用于控制实际要素作用尺寸的极限边界• 1)最大实体边界(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时的理想边界。
• 2)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时的理想边界• 3)最小实体边界(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时的理想边界• 4)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时的理想边界图4.18 最大、最小实体实效尺寸及边界 (a)外表面 (b)内表面•4.4.2 4.4.2 独立原则独立原则•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称为 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标注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相互关系的基本公差原则图4.19 独立原则的标注示例•独立原则主要应用场合:•1)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都较严,且需要分别满足要求如齿轮箱体孔,为保证与轴承的配合性质和齿轮的正确啮合,要分别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孔心线的平行度要求•2)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如印刷机的滚筒、轧钢机的轧辊等零件•3)为保证运动精度、密封性等特殊要求,通常提出与尺寸精度无关的形位公差要求•其他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无关的零件•4.4.3 4.4.3 相关要求相关要求• 相关要求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关联,用理想边界控制实际要素作用尺寸的公差原则。
它分为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1)包容要求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单一要素,标注时在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 包容要求表示实际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其最大实体尺寸),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即E 图4.20 包容要求图解尺寸公差可以转尺寸公差可以转化为形位公差化为形位公差• ((2)最大实体要求及其可逆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及其可逆要求 • 1)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值可以增加,偏离多少,就可增加多少,其最大增加量等于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从而实现尺寸公差向形位公差转化尺寸公差向形位公差转化• 当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图样上在形位公差值后标注 •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在最大与最小实体尺寸之间。
即图4.21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图4.22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形位公差向尺寸公差转化•3)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基准要素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基准要素• 图样上公差框格中基准字母后标注符号 时,表示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基准要素,如图4.23所示国家标准规定,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相应边界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相应边界为最大实体边界图4.23 最大实体要求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3)最小实体要求及其可逆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及其可逆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用符号 表示其标注形式如图4.24所示,图4.24(a)表示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图4.24(b)表示最小实体要求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图4.24 最小实体要求的标注形式• 1)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小实体状态,即实际尺寸偏离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值可以增加,偏离多少,就可增加多少,其最大增加量等于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从而实现尺寸公差向形位公差转化。
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中心要素,用于保证零件的最小壁厚和必要的强度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越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其体内作用尺寸不应超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在最大与最小实体尺寸之间即• 图4.25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2)可逆要求用于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用于最小实体要求 • 图样上形位公差框格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值后的符号 后标注 时,则表示被测要素遵守最小实体要求的同时遵守可逆要求 • 可逆要求用于最小实体要求,除了具有上述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的含义外,还表•示当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时,也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尺寸,当形位误差为0时,允许尺寸的超出量最大,为形位公差值,从而实现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相互转换此时,被测要素仍然遵守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4..5 形位公差的选择形位公差的选择• 在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中,正确地选用形位公差项目,合理确定形位公差数值,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互换。
• 形位公差的选择主要包括正确选择公差项目、公差数值(或公差等级)、基准和公差原则等• 4..5..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 选择形位公差项目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公差项目的数量,并尽量简化控制形位误差的方法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零件的几何特征• 形位公差项目主要是按要素的几何形状特征制订的,因此,要素的几何形状特征是形位公差项目选择的基本依据例如,圆柱形零件可选圆度、圆柱度,阶梯轴可选同轴度,平面零件可选平面度,机床导轨这类窄长零件可选直线度,凸轮类零件可选轮廓度等等• • (2)零件的使用要求零件的使用要求 • 例如,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会影响与其结合零件的运动精度,可对其规定直线度公差,减速箱上各轴承孔轴线间的平行度误差会影响齿轮的啮合精度和齿侧间隙的均匀性,可对其轴线规定平行度公差• (3)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 应尽量选择具有综合控制功能的形位公差,以减少公差项目。
例如,选择定向公差可以控•制与其有关的形状误差;选择定位公差可以控制与其有关的定向误差和形状误差;选择跳动公•差可以控制与其有关的定位、定向和形状误差• (4)检测的方便性检测的方便性• 例如,同轴度公差常常被径向圆跳动公差或径向全跳动公差代替;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 差可以用端面圆(全)跳动公差代替,这是因为跳动公差检测方便,而且与工作状态比较吻合• 4..5..2 形位公差值的确定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确定形位公差值,同时要考虑到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 情况形位公差值的大小由形位公差等级确定(结合主参数),在国家标准中将形位公差划分为12个等级,1纽精度最高,依次递减,12级精度最低表4. 7—表4.10给出了各种形位公差 项目的标准公差值(摘自CB/T1184—1996)• 按类比法确定形位公差值(公差等级)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零件的结构特点• 对于结构复杂刚性性较差(如细长轴)的零件以及宽度较大的零件表面,由于加工困难,容易产生较大的形位误差,可适当选用低1—2级的公差等级。
• 2)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三者之间的应满足下列关系• t形状 在考虑选择位置公差项目时,必然同时考虑要采用的基准基准的选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零件在机器中定位的结合面作为基准部位例如 ,箱体的底平面和侧面、盘类零件的轴线、回转零件的支承轴径或支承孔等• 2)基准要素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大小,以保证定位稳定可靠例如,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相距较远的轴线组合成公共基准轴线比一条基准轴线要稳定的多• 3)选用加工比较精确的表面作为基准部位• 4 ) 尽量统一装配、加工和检测基准,以减小误差和量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并方便测量• 通常定向公差项目只需要单一基准;定位公差项目中同轴度、对称度其基准可以是单一基准;也可是组合基准;对于位置度多采用三基面体系• 4.5.4 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的选择• 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的选择也是公差选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已在上一节相关•内容中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4.5.5,形位公差选用标注举例、• 选择形位公差时应根据功能要求确定形位公差项目,参考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法的关系,再结合实际情况修正后确定出公差等级,同时选择基准要素和标注方法。 图4.26 输出轴上形位公差标注示例4.6 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 4.6.1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图4.27 用刀口尺测量直线度误差• •4.6.2 测量坐标值原则图4.28 用测量坐标原则测量位置度误差•4.6.3 4.6.3 测测量特征参数原量特征参数原则则•4.6.4 4.6.4 测测量跳量跳动动原原则则图4.29 径向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4.6.5 4.6.5 理想理想边边界控制原界控制原则则图4.30 理想边界控制原则应用示例 (a)零件图样标注 (b)用功能量规检测•小结小结•1. 形位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形位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2. 形位公差原则的意义及应用形位公差原则的意义及应用•3. 形位公差项目及精度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及精度选择•作业作业• P.97 —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