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汉字表义部件类讲之一.docx
10页对外汉语教学汉字表义部件类讲之一 内容Reference:汉字表义部件类讲是为减少来华留学生学习汉字时面临的“零散、枯燥”两大困难而设计的汉字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生活趣味性,与以部首为纲的教材之效用不同而可作为教材讲授之余的总结、辅助和补充我们按日常生活基本范畴将所用教材《汉字课本(一)》中的汉字分为人体、生活、物质、抽象符号四类,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思路下逐一揭示汉字的形义联系本文作为类讲之一,主要讲人体类Keys:汉字教学 人体 表义部件 类讲一.缘起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可能两三天就掌握学习汉字的根本方法,就是重复的书写练习然而笔者常常发现,所教留学生中有些人在语言环节表现积极,却不乐于写字教师反复示范书写,他们却只写一个字,或不写这一方面是因为汉字庞大的数量和复杂的笔画、结构在他们看来十分零散,使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是因为反复的书写练习难免枯燥无趣如何减少困难?我们认为可以用“综合类讲+联系生活”的办法,即以表义部件为切入角,将汉字按日常生活的基本范畴总括归类,每学期花两三个课时,用简易的语句集中梳理讲解,凸显生活——汉字——表义部件的系统联系今试以所用教材《跟我学汉语·汉字课本(一)》[1]为本,从字表中挑出表义部件,按意义归为四类:(1)人体类(人、器官),(2)生活类(言语、衣食住行、经济),(3)物质类(天象、地理、植物、动物、器具),(4)抽象符号类(包围、集合、方位等)。
既而逐一梳理每个汉字的字形、意义考虑篇幅,本文先讲人体类,其余待续二.类讲(一)人汉字中的人形字包括“人、大、文、女、子”等,它们形态各异,意义不同1.人:甲骨文的“人”像侧着站的人形,手臂前伸人”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亻”有时也变成别的样子,不容易看出是“人”你:“尔”是古代第二人称代词之一,因为“尔”还有别的意思,又加“人”只作人称代词他:“他”就是“佗”它”是代词,专门代指事、物,加“人”只代指人们:“们”跟在人称代词后表示两个或更多人,所以有“人”什:古代军队中的十个人叫“什”,十户人家也叫“什”这个“什”读shí,和人有关系,所以有“人”至于“什(shén)么”,本来是“甚么”,和“什”最早的意思没关系从:两个“人”在一起,是“跟着、相随”的意思比:《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比”也是两个“人”,只是方向和“从”相反,是亲密、靠近的意思两人靠近,可比出高矮胖瘦,“比”也有比较的意思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表示两人背对北”还有北方义太阳是区分方向的重要参照,华夏先祖活跃在地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他们发现很多东西(如山、树、房子等)都有一面永远背对太阳(阳光无法直射到),就把这一面的方向叫“北”。
介:《说文》:“介,画也介”是中间、间隔的意思甲骨文的“介”,“人”在“八”中间,表示人在中间[2]元:“二+儿”,“儿”是“人”的变形,“二”表示头部元”是人头,现在还说“元首”,元和首都是头一元钱”的“元”是借用字,和“元”最早的意思没关系2.大:正着站的人形,这个人张开手、脚,表示强、大,也就是“大小”的“大”天:《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是“大”上加“一”,“大”是人,“一”表示头顶头顶在人体中最高,“天”又表示最高的天空3.文: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文即文身之文,象人正立之形,胸前之/、×……即刻画之文饰也[3]甲骨文的“文”也是正着站的人形,胸前有图案,后来省去图案写成“文”文”是在身上刻画图案,也就是“纹身”刻画图案和写汉字很像,“文”也有“文字”的意思4.女:甲骨文的“女”像人曲膝着地的形状,表示地位低下的女人她:以前“他”是第三人称代词,近代学者刘半农建议用“女+也”代称女性,就有了“她”好:《说文》:“好,美也子”是对男人的美称,加“女”表示女性美好后来一切美的人、事、物都可以说“好”5.子:“子”像小孩的形状,上面是大大的头,两边是短短的手臂,下面是小小的身子和腿。
小孩和大人相比,头更显大,“子”抓住了这个特点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宀”是房子的形状,“子”是小孩,小孩在房里,表示生养孩子字”又有文字的意思,因为汉字也像人生孩子一样能“生”出更多汉字二)器官1.口:像人的口口能吃、说,很多和饮食、语言有关的字中有“口”吃:《说文》:“吃,言蹇难也原来是说话不流利的意思,和口有關后来是“吃东西”的意思,还是和口有关问:问问题要说话,和口有关叫:大叫要用口吵:声音大的意思,和口有关味:舌头的感觉,和口有关吗:语气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呢:语气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名:取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唱:《说文》:“唱,导也唱”是领唱,再变成唱歌的意思,和口有关2.目:像人眼见(見):“目+人”,把眼睛画得特别大,有看见的意思相:“木+目”《说文》:“相,省视也相”(xiàng)是用眼睛仔细地看一棵树,和眼睛有关互相(xiāng)不是“相”最早的意思3.耳:甲骨文的“耳”是人耳的形状,笔画变直后就不像了闻:甲骨文的“聞”是“人+耳+手”,耳朵被画得特别大,表示认真听我们现在认真听声音时也爱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后来丢掉“人、手”,加读音符号“门”,写成“闻”。
现在“闻”又变成鼻子的感觉,但是有些词语,像“新闻”,就保留了“闻”最早的意思,新闻是最新听到的事取:“耳+又”,“又”是手古代士兵拿下敌人的左耳计算成绩,“取”是手拿着耳朵,有拿、得到的意思听:“听到”的“听”以前写成“聽”,是耳朵的感觉后来写成“听”是借用了一个更简单的字形,看不出和耳朵的关系了4.页(頁):《说文》:“页,头也页”下面是“人”,上面是被画得特别大的头,表示头部书页”的“页”本来是“叶”(书页像树叶),和“页”最早的意思没关系题:《说文》:“题,頟也题是额头,额头在头最上面的地方,“题”也就有一端、一头的意思,用在文章上就是标题、题目5.手:甲骨文的“手”像人手,画了五根手指手”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扌”表示手的字还有“又、”等打:敲打和手有关提:提东西要用手找:找东西或找钱都和手有关搞:和“做、干”意思差不多,做事要用手换:《说文》:“换,易也换”是交换、改变,有手有关又:《说文》:“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甲骨文的“又”像人手,画了三根手指人手原本分裂出五根手指,画三根是为了简单现在“又”是“再”的意思,这不是“又”最早的意思右:“又+口”《说文》:“右,助也。
段玉裁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右”是用口帮助手,有帮助的意思现在“右”是右手的方向寸:“又+一”,“又”是手,“一”指着手掌往下大约一根手指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寸”后来也把从手掌下缘到寸的长度叫做“寸”有:“又+月”,“月”是从“肉”变来的,不是月亮手拿肉,是取得、拥有的意思友:两个“又”,两只右手在一起表示友好、互助,也就有朋友的意思只(隻zhī):“隹+又”,“隹”是鸟,“又”是手,表示抓到一只鸟后来“只”变成一个、单独的意思双:两个“又”,两只手,是二的意思双”以前写成“雙”,表示抓到两只鸟后来“双”变成两个、一对的意思付:“人+寸”,“寸”是“又+一”付”是拿东西给人,和手有关付钱、支付”就是给钱左:“+工”,“”是左手,和“又”(右手)一样也画出三根手指《说文》:“左,手相左助也左”也是帮助的意思,和手有关现在“左”是左手的方向6.止:甲骨文的“止”像人脚,和“又、”画三根手指一样,也只画出三个脚趾脚在的地方就是人到的地方,到了就可以停下,“止”又有停下的意思出:“止(脚)+凵(地洞)”,脚向洞外,表示出去后来笔画变了,看不出有“止”先:“止+人”甲骨文的“先”也有写成上“之+人”的,杨树达先生说“古‘之与‘止为一文”[4],甲骨文的“之”是“止+一”,可能在一个字里,“之”和“止”都可以表示脚。
止(脚)”被画得很大,放在“人”上面,表示往前走往前走就到了前面,“先”又有领先、前面的意思走:“夭+止”,原来是跑的意思,和脚有关现在“走”是慢行,“夭”写成了“土”7.心:甲骨文的“心”像人心古代的人认为感情、思想是从心里来的,许多和感情、思想有关的字中有“心”心”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忄”快:《说文》:“快,喜也快是心情好,“快乐、痛快”就保留了这个意思心情好是一种兴奋状态,人心情好,做事就迅速,“快”又有迅速的意思慢:《说文》:“慢,惰也慢是懒、不兴奋的感觉人懒做事就不快,“慢”又有不迅速的意思忙:着急的意思,和心情有关忙”也有事多、没空的意思,事情多、时间少,人就着急思:古代的人认为思考、思念和心有关想:“想”和“思”意思差不多,和心有关您:“您”原来和“你”意思一样中国人讲礼貌,“你+心”表现出称呼对方时心里的敬意现在“您”和“你”不一样,“您”是“你”的礼貌形式8.肉:像一块肉的形状人身上有肉,许多表示身体部位的字中有“肉”肉”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月”肚:肚子和肉有关三.结语《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5]通过类讲,我们明白了汉字中的人体类表义部件也是“近取诸身”的,充满了古人的造字智慧当然,我们这里所称的“表义部件”,不一定是形声字形符,也包括了会意字的部件(如“见”中的“目”),乃至形声字中兼义的声符(如“字”中的“子”)只要是在汉字中有表现字义功能的部分,都算作“表义部件”最后,需要就表义部件类讲的实际操作作两点说明一是处理好类讲与教材的关系我们所用的教材也抓住了汉字的表义性质,但其实它是以部首为纲部首与表义部件大多重合,但其着眼点不同,前者重形,后者重义,应用在汉字教学中,其效用也有差异比如“什”,教材先讲部首“人”,再讲“你、他、们、什”,并解释“什”为“used in什么(what)”,学生明白“人→你/他/们”有意义关系,却不明白“人→什”的意义关系再如“里”,教材归在“田”部,解释为“inside(里面)”其实“里面”的“里”是“裡”(衣服内层),表义部件是“衣”又如房屋类的“厅(廳)、厢(廂)”,表义部件是“广”(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教材归在“厂”部,而“厂”是山崖以上三例受部首限制隐藏了字的形义关系,而表义部件类讲则回溯了汉字表义系统,突破了限制总之,类讲可以充当对教材的总结、辅助和补充,有实用价值。
不过,我们也不主张用它替代教材二是掌控好类讲内容的难度来华留学生大多成年,理性思维较成熟,类讲是对教材零散内容的组织、提炼,能强化教学的系统性、趣味性,又未超出学生的理解力然而,类讲是对教学所需文字知识的储备、整理,并非实际讲稿具体讲授时应绕开其中较难的语词、引文,并增加图片和外语为辅Reference[1]陈怡.《跟我学汉语·汉字课本(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任继昉、刘江涛.《说“介”》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0-193.[3]李圃.《古文字诂林(第8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0.[4]李圃.《古文字诂林(第7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59.[5]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