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仙子 咏江南 详细教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0677714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感受曲子所描绘的意境,了解古诗词的赏析方法2. 体会此曲写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说明: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光的散曲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大多调子比较低沉,多是表现“警世”、“退隐”题材的,或同情人民疾苦题材的,如我们熟知的《潼关怀古》而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打破传统咏江南诗词的写法,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因此课堂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此曲,并且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诵读领会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赏析的方法2. 难点: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说明: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动静描绘,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

      张养浩的散曲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因此,诵读体味至关重要,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体味就没有审美通过诵读,引发出独特的想象,进而产生个性化的审美,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勾勒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曲末对“爱杀江南”的理解,可结合诗中的描写加以引导,教以学生古诗词一般的赏析方法一 、 导 入在 上 课 之 间 , 请 同 学 先 来 欣 赏 几 幅 图 画 , 看 完 之 后 呢 , 请 同 学 们 说 说 看 , 这 是 描绘 哪 里 图 景 啊 ? 能 不 能 用 几 个 词 语 概 括 一 下 这 景 物 的 特 点 ?如 诗 如 画 , 看 得 游 人 如 痴 如 醉同 学 们 , 今 天 我 们 将 要 来 学 习 一 首 关 于 描 写 江 南 美 景 的 元 曲 , 在 这 之 前 , 我 们 有 没有 学 过 有 关 江 南 美 景 的 诗 词 曲 呢 ?哦 , 大 家 可 能 不 记 得 了 , 上 学 期 我 们 曾 经 在 每 周 一 诗 中 背 诵 过 的 ,【 唐 】 温 庭 筠 《 望 江 南 ·梳 洗 罢 》 原 文 : 梳 洗 罢 , 独 倚 望 江 楼 。

      过 尽 千 帆 皆 不 是 , 斜 晖 脉 脉 水 悠 悠 肠 断 白 苹 洲 梦 江 南 【 唐 】 皇 甫 松 兰 烬 落 , 屏 上 暗 红 蕉 闲 梦 江 南 梅 熟 日 , 夜 船 吹 笛 雨 萧 萧 人 语 驿 边 桥 这 两 首 词 , 或 通 过 现 实 生 活 中 一 位 惆 怅 痴 立 的 女 子 的 眼 中 之 景 , 或 通 过 词 人 在 梦境 中 的 回 忆 , 都 给 我 们 展 现 了 一 幅 了 江 南 所 特 有 的 风 情 图 , 而 这 风 情 本 身 具 有 的 美 感 ,已 经 让 我 们 向 往 不 已 , 得 到 了 美 的 愉 悦 了 今天呢,我们将走进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作的一首曲,题目叫《水仙子 ,咏江南》 ,看看这首元曲中要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美景图二、预习检查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在听的同时用笔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圈划标注出来,并注意它的意思晴岚: 山林中的雾气芰荷: 菱叶和荷叶飐: 风吹物使之颤动爱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画檐: 雕梁画栋,屋檐相接三、 诵读散曲,初步感知1、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2、 自由诵读,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四、 品读散曲,深入理解1,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风景图画?(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色图画,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2、 ,这首曲子,哪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爱杀江南”一句,是作者情不自禁的慨叹,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之情 )3 请同学们说说看这首曲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作者借助哪些景物来表现“爱杀江南”这种情感的?这些景物包括:烟水,晴岚 画檐、芰荷、沙鸥、珠帘、画船、酒旗4、这些景物是怎样体现作者“爱杀江南”这种情感的?明确:(1).烟水、晴岚:勾勒了晴朗的江上景致,为散曲奠定了清新素雅的基调2)人家、画檐:通过远观,勾勒出熙熙禳禳的生活气象3)芰荷、沙鸥:描摹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4)珠帘、画船:通过局部细节的 描写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繁华和惬意5、,用散文语言来描绘曲中的江南美景阳光照耀着江水,腾起薄薄的烟雾,晴天空中被雾气笼罩着两岸人家的房屋雕梁画栋,密密地相接着湖面上分布着荷叶和菱叶,一片秋光又淡又轻安静地看着沙鸥翩翩起舞从十里之外吹来的风儿,带着秋花的幽香,吹动着人家的珠帘。

      雕工精致的小船从远方归来,酒旗随风悠扬地飘荡着我爱这美丽的江南水乡!我们一起来看,江南之美美在什么地方?江南之美借景抒情 , 美在秀丽的自然风景 爱杀江南美在富丽的市井风俗美在恬淡闲适的心境【课文分析】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光的散曲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音律和谐打破传统咏江南诗词的写法,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首句“一江烟水照晴岚” ,展示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晴日照射,氤氲荡漾,烟水迷茫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 ,与一句对偶,写出在烟水迷茫中描画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断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三句“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淡”用得好,把温柔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仿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四句“看沙鸥舞再三” ,平添了几分闲适自得的怡然之味五句“卷香风十里珠帘” ,这是“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化用李清照的“帘卷西风”,暗示此地的富丽,又与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

      六七句“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不仅字面相对,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八句“爱煞江南” ,总结心得,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在写景的层次上,作者由荷塘做中心,再写荷塘堤上起舞的沙鸥,然后又由荷香延伸到周围,进而延伸到天边,由中间到四周层层展开,一点到面连及整个江南前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画船,第七句又近写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6、作者写作的特色:1、请同学思考写作顺序?由远及近2、本词写景不仅注意了顺序,还有自然景物和人类生活之分例如,烟水, 晴岚和人家、画檐这两组一项,前者写自然景物,后者写人类生活画船儿和天边,前者写人类生活而后者为前者渲染了背景3、这样写景手法的作用是什么?(1)在烟水、晴岚和人家、画檐这两组意向中,朦胧氤氲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2)在画船和天边这两组意向中,画船和天空相得益彰各种景物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柔和,尘世的喧嚣 和自然的浩渺无际熔于一炉,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禀赋相映成趣,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精神诉求景物描写的完美结合的结合:自然景物与人类生活,前者为后者渲染了背景,相应成趣,从而表现了作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精神追求。

      板书) 江南之美,美在秀丽的自然风景 美在富丽的市井风俗7,这首曲子,前面七句描写景物,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是否突兀?(此曲前三句静景描写,后四句动景描写,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的情感如“看沙鸥”的“看”固然是“我”看,看到他们在飞舞,流露出本人闲洒自适的怡然之味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也包含着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和评价有泯去了嚣扰俗丽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搖曳之姿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作者的闲适心境和对江南的喜爱的感情七句写景,虽然不是直接抒情,但是句句都是以情写景,景中有情,否则哪能有这样美丽可爱的风景图 )(板书 美在恬淡闲适的心境)8、 ,此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以情写景,景中有情,这些景物都带有江南水乡风光的特点,景中含情 )(板书 借景抒情)9、 揭示主旨:这是一首赞美江南水乡美丽秋景的元曲,寄托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10、课堂练习11,这首曲子,用了不少数词请作适当评析这首曲子用的数词,大多表示数量很少,可是实际表达了“很多,范围很大”的意思。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中, “一”和“两”都是表示完全的意思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中, “一段”用来写荷丛,短短的“芰荷”包含无限“秋光” ,蕴涵还不大吗?“看沙鸥舞再三”中,一个“三”字写出了荷塘边上沙鸥的活跃,频频轻舞 “卷香风十里珠帘”中, “十”字看似范围很小,区区十里,可细细品味,可以感觉到作者笔下秋光中荷香香飘极远,何止十里?可见,本曲中“一” “两” “三” “十”等数词,都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 )拓 展 延 伸引 入 白 居 易 的 《 忆 江 南 》 , 组 织 学 生 朗 读 , 与 课 文 进 行 比 较 重 点 放 在 描 绘 自 然 景 物 的 不 同 和 所 抒 发 情 感 的 异 同 的 比 较 )1.【 唐 】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江 南 好 》 江 南 好 ,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 ( 1) 江 南 是 个 好 地 方 , 那 里 的 风 景 我 熟 悉 日 出 时 , 江 中 的 滚 浪 比 火 还 红 艳 , 春 天里 , 一 江 绿 水 仿 佛 被 蓝 草 浸 染 。

      怎 能 让 人 不 常 常 思 念 美 好 的 江 南 ?(2)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词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张养浩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色图画,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3) (《水仙子•咏江南》描绘了一幅秋光淡淡,安静闲逸优美的江南水乡图,寄托着作者的闲适心境作业1. 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课文2. 请再选读一篇张养浩的写景作品,并和本文进行比较,谈谈两者在景物描写上的异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