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冬之旅第二节教学设计.docx
7页第二节教学目标1. 复习演唱《踏雪寻梅》 ,感受歌曲表现轻快活泼的意境2. 欣赏《咏雪》体验乐曲所表现的美好情感3. 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美好的大自然教学重、难点1. 听辨《咏雪》主奏乐器的音色2. 《咏雪》的音乐结构认知教材分析《咏雪》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作者陈培勋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的第一乐章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前奏曲一一咏雪; 第二乐章英雄的诗篇一一娄山关; 第三乐章叙事曲一一追怀、展望与前进作品题材取自毛泽东的诗篇,从结构上看, 《咏雪》为奏鸣 曲式咏雪的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优美舒展,副部主题活跃,富于动感引子由长笛、单簧 管与竖琴、定音 鼓开始演奏拉开冬雪的序幕呈示部小提琴拉奏主题,主部主题优美舒展, 依次在小提琴为主奏的弦乐器组 演奏,然后再到以圆号为主奏的铜管乐器组依次旋律重复 副部主题活跃, 富于动感主奏乐器以长笛为主 展开部是多调性的转换 木管加入连续切 分的节奏, 音乐充满激情最后定音鼓连续弱奏进入再现 再现部 先进入副部主题而后进入主 部主题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 导入与复习1. 教师导语: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歌曲 《踏雪寻梅》 ,今天我们首先来复习 演唱这首歌 曲,请大家注意歌曲的意境应该怎样表现。
2. 学生活动: 请一名学生独唱 《踏雪寻梅》 ,全体学生再有感情地复习歌唱 《踏雪寻梅》 单声部 与二声部3.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歌唱效果进行进一步排练,使学生尽量唱出歌曲的跳跃的童 趣和孩童般的热 情抒怀在排练活动中,教师的讲解示范与学生的不断练习相结合二、 新课导入(一)欣赏器乐曲《咏雪》1. 新课情景创设教师介绍作品《咏雪》创作背景,《咏雪》是根据毛泽东诗词而创作, 朗诵《沁园春 雪》2. 教师播放 《咏雪》音频片段 初步感受乐曲基本情绪3. 学生完整听赏《咏雪》 ,感受音乐情绪1)学生思考判定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小提琴;长笛2) 听赏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模唱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旋律思考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主部主题优美舒展;副部主题活跃,富于动感3) 学生活动:教师带领 A 组学生随音乐做律动活动,把纱巾作为律动的道具,让学生按音乐的要素感觉自由地随音乐舞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把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走向通过动作体现音乐情绪的变化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并带领 B 组学生模拟长笛吹奏动作体会欣赏副部主题。
4. 主部主题的主奏乐器音乐情绪分析听唱与记忆;副部的主奏乐器音乐情绪分析听唱 与记忆1) 教师导语: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咏雪》 教师操作:教师播放音乐《咏雪》,并借助音乐结构图指明音乐进行到哪一主题《咏雪》结构图引子呈示部 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展开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多调性的转换再现部 副部主题主部主题(2)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音乐模唱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进一步体会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音乐情绪3) 学生总结作品的音乐结构与各主题的主奏乐器 4) 教师讲评的分析结果5. 完整欣赏再次聆听《咏雪》加深对各个主题的乐器音色及结构的再认识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乐曲《咏雪》,了解到很多关于冬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更多 有关表现冬的歌 曲学习评价要点1. 听辨《咏雪》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主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音乐形象2. 能否唱好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做到声音和谐,音色统一,富有活泼的情趣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陈培勋简介陈培勋(1922 — 2006),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中学时从管风琴家拉福特和史密斯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 1939 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学习,毕业后曾在广东曲江省立艺专、四川白沙”务$%易」% 彳丿/虫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四川江安国立剧专、武昌艺专、上海复兴艺专等院校音乐系任教 解放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作曲系教授和配器教研室主任, 培养了不少作曲人材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交响诗《心潮逐浪高》《从头越》,音画《流水》、 第二交响乐《清明祭》及幻想序曲《王昭君》等其中, 《从头越》曾获国庆三十周年创作一等奖,《清明祭》获第一届全国交响作品优秀奖代表作品:交响乐《清明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