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语语法研究名著.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79291710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1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作者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后序中说:“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道理可知,将由是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求而会通焉为此他花了10多年时间写成此书全书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三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的文章例句有七八千  全书的系统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同时也注重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了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又如句法系统,拿静字(形容词)与动字(动词)并列,认为它们都能充当语词(谓语)全书分10卷卷一讲“正名”,介绍主要的术语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虽然以词类为纲,但是具体分析时莫不依据语句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作者在《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这是《马氏文通》的特点马建忠主张根据词义确定词类,同时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有对当关系如果遇到不符合这种规定的情况,就用词类通假来解释例如“其愚不可及也”中的“愚”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他又认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与词类通假说不无矛盾  《马氏文通》借鉴和吸收西方语法理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奠定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国文法草创》  《国文法草创》为陈承泽所著,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约 5万字,叙述多于例证,议论多于描写全书分13节,第1节为“绪言”,讲著作的缘起第2节为“研究法大纲”,提出研究语法的主张第3节为“文法上应待解决之诸悬案”,主要讨论词类问题第4~12 节分别叙述各类词的特点和用法第13节为“活用之实例”其中第2、第3、第13节给后学者以较深影响第2节讲研究方法,提出3个原则:①说明的,非创造的;②独立的,非模仿的;③实用的,非装饰的这些原则是全书的总纲第 3节和第13节讨论词类,反对《马氏文通》中“字无定类”的观点,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为后来所沿用  《国文法草创》“注重于纯理的研究”,以文言为研究对象,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文言语法著作吕叔湘先生评价说:“陈承泽先生的《国文法草创》是《马氏文通》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最有意思的一部讲文言语法的书陈望道先生评价到:“最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而且有许多地方极富暗示,很可以做将来研究的参考返回上级目录《国文法之研究》  《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著,1922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这本书是作者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授课时的讲稿,经过整理而成的清末民初,语言学者研究汉语语法,大多以马建忠所著《马氏文通》一书为规范《国文法之研究》则从语言实际出发,按照逻辑的要求,根据语句的结构方式,探讨其条例与法则全书共分3章第1章“导言”,说明探讨一国之语法,应根据该国语文在长期使用中的习惯及历史发展来研究第2章“文法之研究法”,扼要地介绍了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普通研究法,上述 3种方法在研究中应同时并用第3章“名学的现象与文法的现象”,认为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想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程序是名学的现象,如何按照表达的需要,用字、字群和句通过组织配合,把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文法的现象这一章是全书的重点这本书在语法研究方面立足于革新,在当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所著《新著国语文法》是中国语法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白话语法著作,对中国语法学界的影响很大  《新著国语文法》的语法体系,一方面借鉴J.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另一方面是在继承了《马氏文通》的说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语法分析方面,主要的标准是意义  词类包括:①实体词(名词、代名词),②述说词(动词),③区别词(形容词、副词),④关系词(介词、连词),⑤情态词(助词、叹词)。

        句子成分包括:①主要成分(主语、述语),②连带成分(宾语、补足语),③附加成分(形容词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对当关系,所以词性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而确定,即所谓“依句辨品”  为了说明句子的结构,这本书采用了A.里德等人的图解法,以便显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全书结构,以句子为中心,确认句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提倡“句本位”语法  复句分为3类:①包孕复句,指一个母句包含子句的句子,如“我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②等立复句,如“牙齿时常咬痛舌头,但是它们终究是好朋友”③主从复句,如“尽管他不来,你也是要去的” 《汉语语法论》  在《汉语语法论》中,高名凯认为汉语既缺乏形态变化,词又没有固定的功能,因而实词不能分类,只能注重造句法和虚字第1编句法论,包括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和结构关系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分为名词句和动词句,“我好”、“我大”归入名词句;修订本将形容句单独列为一类,成为名句、形容句、动句3类句子中的结构关系分为规定关系、引导关系、对注关系、并列关系和联络关系5种第2编范畴论,以范畴来概括他所认为范围实词的虚词及其他语法成分,包括指示词、人称代名词、数词、辅名词、动词之态、动词之体、未来事素之表示、动词之性、绝对动词与分合动词、量词。

      第3编句型论,根据语气划分句子类型分为否定命题、询问命题、疑惑命题、命令命题和感叹命题5种  高名凯认为以往的语法著作都是摹仿之作,而这本书是根据语言学理论来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因而偏重理论的说明对汉语的特性、词序和虚词的重要性、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的关系等问题,都曾提出一些见解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编写内容共分20章第 1章引言,第2章词类,第3章句法结构,第4章句子的基本类型,第5章主语、宾语,第6 章修饰语,第7章补语,第8章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第 9章几个特殊的动词──“有、是”等,第10章助动词,第11章次动词,第12章连动式、兼语式、连锁式,第13章复合成分、复合句,第14章代词,第15章数词、量词,第16章副词,第17章否定,第18章问句,第19章语气,第20章构词法  这本书着重语言事实的分析,并不着重体系的安排和解说它以描写为主,较深刻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  词的分类根据词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用法共同用法指词的组合能力,共同性质指有共同用法的一类词共同的意义如“人、马、姐姐、萝卜”都是事物的名称,前头都可以加数量词,它们都是名词。

      这是运用了功能标准或结构标准,它的依据是分布理论析句方法则采取了层次分析  这本书吸取了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又并非拘泥于一种理论和方法如析句只限于分析层次,并不作结构主义层次分析法中关于核心及其功能的分析,而是根据意义关系来区分 5种句法结构:主谓、补充、动宾、偏正、并列  这部著作的发表引起语法学界的广泛重视,也因此引起学术上的几次大讨论,如词类问题的讨论,析句方法的讨论它在发展语法研究和改进语法分析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