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悟道法治教育实践的模式探究.doc
5页明理悟道:法治教育实践的模式探究杨广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 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7年秋学期,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都开始使用教育 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标志着法治教育的进程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 学生未来法治理念的塑造和践行起着重耍的奠基和指向作用法治教育要从小抓 起,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笔者 常常思考:如何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 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结合多年的 工作经历,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探索出了六种小学法治教育 的基本模式榜样激励法请你跟我一起做人们常说: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 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反应来完成的榜样激励的教育机制就在于榜样 具有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一个榜样就是一面 镜子,面对榜样,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策,修身养德。
通 过对榜样的学习和仿效,可以使先进的受到激励,平庸的受到推动,后进的受 到震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塱造人格、教育自我的功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 们年龄小,爱模仿,好学习,易受暗示,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榜样的作用,在 班上树立儿个小榜样,那么和信班级中将会形成良好的机制,孩子们积极进取, 良好的班风学风慢慢就会形成榜样激励法的基本结构为: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设计了 “捞样导 行”这一环节,呈现了两个类别的榜样,一类是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另一类 是遵守上课规则的同学,先寻找身边的榜样,向榜样赠送小书签(书签上写的 是有关遵守规则的名人名言)然后老师请小榜样介绍经验,引导学生知道规则 是有约束作用的,有些规则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麻烦和不便,但肯定会给大家 带来方便在榜样的激励下,同学们自觉内化,强化了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取 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口常教育中,我们尤其强调正面教育,弘扬正能量对孩子來说,榜样是 一种自觉和内化的动力,所以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榜样激励既保护了孩子的自 尊心,又能时刻提醒孩子们在平时遵照榜样来对比自己的行为,跟着榜样一起 进步。
另外,榜样激励和别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榜样不是老师或成人强加给孩 子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对照,让孩子通过自我0标的 学习和追求,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向好的行为看齐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法 治教育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之一二、角色扮演法一一小小童眼看世界品德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生活性是课程的基木特征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某种角色,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 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当的 法治意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角色扮演法能够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 之中,再现生活、感悟角色、内化情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之一角色扮演法的基木结构为: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来做市长》一课,教师组织“市长 竞选”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市长竞选的过程,候选人通过施政演说, 模拟市长,把自己对城市建设的设想充分地表达出来再开展市长组阁的活动, 让学生了解市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职责,从而进•-步提高他们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对他们来说,市长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称谓,而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凝聚着 全体市民的期盼和嘱托。
角色扮演让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也培养了他们的 法治实践能力三、游戏感悟法一一玩中也能长学问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者可以设计或借用生活中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自我道德的建构游戏感悟 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在无比的兴夼中,甚至是在刺 激和上瘾中,获得法治知识,形成法治意识游戏感悟法的基本结构为:如教学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上《游戏快乐多》一课,教者组织学生玩“捞小 鱼”的游戏,玩着玩着,学生就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噘起的嘴,生气的表情, 老师采访同学:“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学生纷纷说出了在游戏过程中有同 学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悟到了游戏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接着教者引导学生一起完善游戏规则,再组织体验,在 规则的指引下再次游戏,学牛.充分感受到了遵守规则会给他们的牛.活带来更多 的快乐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下《绿色小卫士》吋,教者设计了一个跳棋小 游戏,通过掷骰子玩跳棋,棋盘上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小提示,诸如:“节约用水, 前进三步” “砍伐树木,后退两步” “步行上学,低碳环保,进两步”等,学 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耍性,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实践证 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U!、案例分析法一一法治现场大追踪品徳课程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指导生活,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在 实验中发现,品德课程要整合课程资源,打开生活的通道,把生活中出现的事 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案例)整合进课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 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在教学研究 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丫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 为案例,呈现给学生研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使尊法学法守法成为学生的井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案例分析法的基木结构为:如教学苏教版《品徳与社会》五上《心中有规则》一课,教师从国家新颁布的《刑 法修正案(八)》已经把酒驾列入了刑法的范围开始谈起,进而把南京酒后驾车 造成重大事故的张明宝案例作为课程资源整合进课堂,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在分 析后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危害,国家《刑法 修正案(八)》把酒驾列入Y刑法之列,正是要从法律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感受到规则的重耍性,学生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得到增强。
苏教版《品德与社 会》中《不和烟酒交朋友》《害人的邪教》《我的课余生活》《网络连接你我他》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课的教学都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解 惑明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 识五、课题探宄法一一小探宄带来大精彩意大利教冇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 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 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木,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宄性 实践活动实验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民风民俗》《逛商场》《从一滴水说起》 《绿色小卫士》《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课的教学仅靠课堂说说、议议、演演是 不能达到预设的道徳教育目标的,于是,我们把课堂搬出教室、搬上社会、搬进 超市、搬入图书馆,广泛开展小课题探究活动所谓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牛.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拟订或选择研究课题,模拟科学 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去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到发展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课题探宄法的基本结构为: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从一滴水说起》时,教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仪 扬河的昨天与今天”的小课题探究,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调查采访等 形式,知道了仪扬河的源尖、长度以及流经区域,了解了仪扬河在历史上对家乡 发展的促进作用,找到了仪扬河今天水质不好的原因所在,萌生了保护仪扬河 的情感,他们发倡议节、给市写信、把照片拍给新闻媒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 重视,仪扬河的整治在逐步推进,仪扬河水质不断提升。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 会》五卜*《南湖游船》,教者组织学生开展了 “寻访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小课题 研允活动,他们寻访身边的共产党员,了解党员的生活,感受党员的精神品质, 并和共产党员交朋友,给他们写信,用党员的精神品质指引自己的成长还有的 学生自发进行了 “家乡建设的新亮点”课题研究,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了改 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从心里萌 生了对党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江苏教育电视台还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报道探宄型的小课题研宄真正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宄中学习、进 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在假期中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他们有的 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充分 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研究过 程中,同学们随时记下数据,记研宄口记、写实验报告、写过程体会等,学生的 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实践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六、情境陶冶法一一让我理解你的心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吋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 教” “里仁为美”情境陶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 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 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道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陶冶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牛.的情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可以通过实 物演示情境,也可以通过音乐渲染情境,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 生和谐的氛围都可以形成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自我意识朝着乐观开朗的方向发 展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了情 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 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情境陶冶法的基本结构为: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班级中的“岗位”》一课,针对班干部和班 级学生相互不理解,互相指责、抱怨的情况,教师邀请几位小干部到讲台前,请 他们说说自己的工作,主耍职责有哪些?工作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在舒缓的音乐 声中,小干部的话匣子慢慢打开,讲到自己被同学误解、无端指责,有个小干部 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此吋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情境消除了对立,增添了 份理解与感动同学们才发现原来班干部不是自己想象的“无限风光”,他们兢 兢业业地工作,为了班级付出自己的很多精力,却不被大家理解,甚至有人故 意跟他们捣乱同学们在良好的班级卫生环境中,井然有序地学习、生活,应该 感谢无私奉献的小干部呀。
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同学们在情境中明白了要在享 受权利的同吋也要为集体尽义务,他们自主设立班级岗位,主动认领班级岗位, 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在道徳与法治课程中,老师们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将调查采访、 实践体验、活动探究、游戏表演等活动模式贯穿课堂,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课 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体验机会,学生个性更好地得到发展, 进而提升了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