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说****
  • 文档编号:212572560
  • 上传时间:2021-1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09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 3 单元第 4 课时练习课教学资料、尽在百度第 3 单元测量第 4 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 【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度单位 . (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 厘米=()毫米 10 毫米=()厘米 1 分米=()厘米 10 厘米=()分米 1 米=()分米 10 分米=()米 6000 米=()千米 1 千米=()米+400 米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7—10 题.2、完成“练习六”第 1—3、5、9、11 题.3、完成“练习五”第 6 及练习六”第6、7、12 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三、课堂小结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教案学案、应有尽有教学资料、尽在百度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教学资料、尽在百度第 3 单元测量第 4 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 【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度单位 . (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 厘米=()毫米 10 毫米=()厘米 1 分米=()厘米 10 厘米=()分米 1 米=()分米 10 分米=()米 6000 米=()千米 1 千米=()米+400 米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7—10 题.2、完成“练习六”第 1—3、5、9、11 题.3、完成“练习五”第 6 及练习六”第6、7、12 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三、课堂小结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教案学案、应有尽有教学资料、尽在百度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第 2 单元位置第 3 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 P22~ 23 练习五第5、7、8 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 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 22 页“练习五”第 5 题l) 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 正方形,由 32 个深色和 32 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 8 个方格8 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 8 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 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2) 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3) 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 23 页第 7 题1) 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 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 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 没有变3) 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 2 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 23 页第 8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 100 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1) 题:邮局所在的位置可以用 (1 , 7) 表示它在学校往北 700m,再往东 lOOm处三、拓展延伸1. 结合教材第 23 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 有联系?(如电影院座位、象棋等)2. 出示字母表: ABCDEFGHIJKLMNOPQRSTUV字W母XY“ Q”的位置在第 2 列,第 2 行,用数对表示 (2 , 2) 。

      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l) 字母 M、D、J、S 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 、( ,) 和( ,)表示2) 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 (1 , 2) 表示,其中数字 1 表示() , 数字 2 表示()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易错点剖析】在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这一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另外在确定第几行第几列时,也容易数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归纳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行与列,明白了确定行与列的规则,巩固了数对的知识3. 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1. 熊猫馆的位置在 ( ,) ,白鹤馆的位置在 ( ,) 2. 老虎馆的位置在 (2 , 3) ,在图上标出老虎馆 3.从老虎馆到白鹤馆,要向 () 走() 格,再向 () 走() 格易错点剖析】在方格上确定数对的位置时,要看清楚行和列的 开始本题中行与列都是从 0 开始的学生在做题时对于 0 总是忽略,直接从最左边一列为第一列归纳点评】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 O, 1,2 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 O, 1,2 6,其中的“ O”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四、全课小结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按下列要求做题1. 先写出三角形各个点的位置2. 把三角形 ABC向上平移 5 个单位,画出图形,再写出平移后图形 A1B1C1顶点的位置 3.画出把三角形 ABC沿 B 点顺时针旋转90 度后的图形 A′B′C′板书设计】练习课数对(列,排)行:横排列:竖排第 3 单元小数除法第 6 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 P30~ 31 练习七第2、5~11 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熟练和巩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和加深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探究在小数除法计算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规律教学方法】:指导练习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运算,那我们现在就来检验一下1.谁能说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指名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2.列竖式计算57.6 0.12=4.85 O- 25=0.270.75=25.6 0.32= 指 4 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指导练习1. 教材第 31 页练习七第 7 题1)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表格2) 根据所填表格,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规律 (3) 组织学生汇报4)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商不变2. 教材第 30 页练习七第 5 题1) 学生理解题意,获知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分别是:一个“苹 果冠军”的质量是 1.67kg ,而一个普通的苹果的质量是 0.25kg 2) 提问:你能根据题目已知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 提示:首先明确本单元的教学考查重点是小数除法,而这两个课时的内容是一个数除以小数,所以提出的这个数学题目要与 “一个数除以小数”这个主题相关。

      4) 学生:这个“苹果冠军”的质量是这个普通苹果的多少倍?(5)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据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加以解决 3.教材第 31 页练习七第 10 题1) 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 教师:要怎么比较两个家庭每月节约的费用?引导学生理解: 要求出两个家庭每个月平均节约的费用,就要知道一定时期内的节水费用,再运用“单价 =总价数量”求出两个家庭每月的节约费用本题要注意的信息是两个家庭的节水时间不一样,一个是半年,一个是一个季度3)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 31 页练习七第 8 题1) 指名学生读题,审清题意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全班集体订正 2.教材第 31 页练习七第 9 题提示: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商,再与被除数比较,最后观察除数的特点,看看有什么规律1)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2) 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归纳出统一的结论当被除数不等于 0 时,若除数等于 1,则商等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 1,则商大于被除数;若除数大于 1,则商小于被除数3.教材第 31 页练习七第 11 题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订正四、自我检测1.列竖式计算1.28 0.16=57.04 0.02372 0.241.25 0.82 .在○里填上“﹥”“﹤”或“﹦”。

      1.256 0.4 ○1.25633.6 4.2 ○33.60.875 2.5 ○0.8755.69 1○5.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