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八位诗人鉴赏作家专题复习分析.doc
14页古诗鉴赏复习资料2013.5一、【李白古诗复习目标】1.了解李白生平及创作风格;2.熟知初中阶段李白诗七首的思想感情;3.掌握李白诗七首的鉴赏题目课上复习过程】一、初中阶段李白诗歌整体感知1.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李白8首古诗:分别是:《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行路难》《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请背诵这八首古诗2.了解李白生平: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甘肃秦安人李白创作时代基本可以作如下划分——(1)李白少年时“观奇书”“游神仙”,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十年云游四方,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2)天宝初年 ,经推荐,进京任翰林因权贵谗言,三年后被排挤出京之后离开长安,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3)安史之乱第二年,曾作永王幕府,永王因争帝被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在流放夜郎的途中被赦免六十二岁时病故李白的诗歌今存近千首其中大量抒情诗,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雄奇飘逸,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3.文学常识记忆性填空:李白,字 ,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世称“ ”。
其诗歌特点为 4.根据李白生平简介,梳理李白诗七首的创作时代:(1)少年游侠时代: ,本时期作品主题多为“思念故乡” (2)进京出仕被排挤离京: ,本时期作品主题多为“壮志与排挤”“追求与抑郁”3)晚年流放时代: 本时期作品主题多为“孤独、苦寂” 【温馨提示】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送友人》:少年游侠时结交告别友人时所作;《月下独酌》:胸怀壮志进京入仕,因被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让其侍宴陪酒,并不重用,因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行路难》: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时所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离京云游时所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晚年流放时所作二、古诗鉴赏专题复习:(一)感悟诗情“悟诗情”三大法宝:① 抓住抒情关键句或词;② 捕捉诗中描绘的抒情形象:景、物;③ 联系创作背景小组分工合作,运用“感悟诗情”的三大法宝,准确把握李白七首古诗的“诗情”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渡荆门送别》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闻王昌龄》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月下独酌》一诗,抒情关键字句为 ;描绘的抒情形象为 ;创作背景为 由此体悟到的诗情为(1) ;(2) 二)描绘诗境“描绘诗境”三大方法:① 景物全,无遗漏(部分重要课下注释要牢记);② ②头脑中展开画面,用文字再现画面;③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怀作者之情,描绘景物时要善于修饰(有情、通畅、生动、细致)2.小组分工合作,运用“描绘诗境”的三大方法,生动描绘李白诗中的诗境。
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2)《闻王昌龄》一诗中,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所展现的画面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所展现的画面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所展现的画面5)《送友人》一诗中,描绘“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所展现的画面并理解“横”“绕”两词的妙处6)《月下独酌》一诗中,描绘“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所展现的画面三)赏析名句v 首先掌握诗歌名句中常见的表现手法:v ①抒情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 ②描绘景物:白描手法、想象手法、动静结合③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v 然后掌握“赏析名句”的方法步骤:1.理解诗句含义(以诗译诗或翻译也可);2.点明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3.表达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小组分工合作,运用“赏析名句”的知识和方法,赏析李白诗歌中的名句(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闻王昌龄》一诗中,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谈谈你对“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的理解。
4)》《送友人》一诗中,请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5)《行路难》一诗中,请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6)《宣州》一诗中,请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6)《宣州》一诗中,请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二、【杜甫古诗复习目标】1. 大体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2.熟知初中阶段杜甫诗的思想感情;3.掌握杜甫诗七首的鉴赏题目课上复习过程】一、初中阶段杜甫诗歌整体感知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杜甫七首古诗:分别是:《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8年已考】《江南逢李龟年》《羌村三首》《登楼》请背诵这七首古诗1.了解杜甫生平:杜甫,字子美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获得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杜甫草堂晚年举家东迁,漂泊,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文学常识记忆性填空:杜甫,字 ,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世称“ ”。
3. 【温馨提示】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望岳》:二十四岁望东岳泰山所作;《春望》:安史之乱时期,长安沦陷,杜甫被俘遭囚禁;《石壕吏》安史之乱后朝廷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杜甫草堂;《江南逢李龟年》: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转衰;《登楼》客蜀第五年,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二、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四 ——“炼字赏析”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经历推敲字句的辛苦,一字千金,一语惊人 (1) 掌握诗歌“炼字”常见表现手法:①手法:运用修辞;作用:生动形象如“几处早莺争 暖树” ②手法:描写传神;作用:生动表现如“千骑卷 平岗”③手法:蕴含情感作用:表达感情如“独 酌无相亲”(2)掌握“炼字赏析”的方法步骤:1.解释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理解句意,点明词语的手法及作用;3.表达诗句所抒发的情感3)炼字赏析的通常考察方式有两种:1.直接问某词的妙处;2.朗读重读并阐述理由练习:1.如果由让你朗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一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 如果由你朗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三、综合运用“悟诗情”“绘诗境”“赏名句”“析炼字”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杜甫诗歌鉴赏。
一)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1.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2.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