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9页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邯政办字(2022)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4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字(2022)21号)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我市冷链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依托我市交通和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产业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提升运行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培育新兴业态,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运、销一体化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全链条、网络化、标准化、可追溯、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建成一批冷链物流园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全市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到2025年,我市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乐30%和85%二、主要工作(一)构建冷链物流产业体系L优化产地冷链物流布局按照“一县一品〃的布局要求,依托蔬菜、乳制品、冷鲜肉等特色农副产品,在邱县、大名县、永年区等重点产地布局建设一批冷链物流中心,加强农产品冷链运输、低温配送、冷链销售等上下游有效衔接和先进冷链设备应用。
引导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区分片合理设置田头停车、换装场地和冷藏保鲜设施,完善农产品及果蔬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配套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 .完善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依托我市青兰高速、京港澳高速、邯郸绕城高速以及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培育公路冷链专线等干线运输模式,推动规模化冷链物流干线运输,鼓励邯郸国际陆港、河北武安保税物流中心等龙头企业强化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市配送〃冷链物流服务,积极融入全省干支线运输和两端集配一体化运作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 .提升销地分拨配送功能鼓励阳光、美食林等大型商超、生鲜连锁店、大型批发企业以及冷链物流分拨配送企业,加大零售端冷链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与消费规模匹配的销地冷链分拨配送中心和小型冷链仓储,提高冷链物流末端服务效率和质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完善冷链物流设施配套L推进中转集散园区建设。
依托邯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铁路枢纽站点、高速出入口等交通重要节点,谋划建设一批综合型和专业化冷链物流园区、中心,统筹推进对接京津、联动中原的冷链物流区域中转集散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4 .健全城市冷链中心功能在市主城区周边,筛选培育一批本地冷链物流中心,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组织功能,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整合,吸引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向冷链中心转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永年区、肥乡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5 .完善末端设施网络节点健全末端冷链设施功能,支持重点商贸企业、快递企业等,建设改造末端冷链配送服务站点在万人以上的社区或居民集中区,谋划建设一批冷链配送设施,鼓励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冷链末端配送业务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我市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加快推进“快递进村〃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三)提升冷链物流运行水平1 .促进物流设施绿色化。
鼓励我市冷链物流企业对在用冷链设施设备开展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等模式,加强冷链物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标准,逐步淘汰老旧高能耗冷库、制冷设施设备和高排放冷藏车支持各类冷链物流基地、园区、集配中心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加强公共充电桩、加气站建设新建冷库等设施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要求,鼓励利用自然冷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2 .促进冷链运输一体化支持我市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加强自动化、专业化、智慧化冷链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冷链甩挂运输鼓励我市永辉超市等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共享共用末端设施网点和配送冷藏车积极推广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构建移动冷链物流设施运营网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3 .促进运输设备标准化严格我市冷藏车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标准化车型推广力度,有计划地分步淘汰非标准化冷藏车,严厉打击非法改装积极推广新型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冷藏集装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4 .促进运输载器具单元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将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作为采购订货、收验货的计量单元,推进运输载器具和包装单元化。
完善载器具租赁、维修、保养、调度等公共运营服务,推广标准化冷链载器具循环共用鼓励生产企业应用适合果蔬等农产品的单元化包装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5 .促进末端配送集约化鼓励冷链分拨配送中心、中央厨房等整合“最后一公里〃配送资源,面向终端消费开展农产品集中采购、流通加工、多温共配等服务支持销地冷链物流中心构建面向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的分拨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四)打造重点品类冷链品牌1 .肉类冷鲜物流鼓励冷鲜肉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店铺、生鲜电商等流通企业拓展直营零售网点,提高冷鲜肉的肉类消费比重,推动“养殖基地+肉制品精深加工+超市〃等新模式发展依托河北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邯郸市金都食品有限公司等培育一批知名肉类冷链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成安县、邱县政府)2 .果蔬冷链物流鼓励特色果蔬等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建设改造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配备流通加工设施设备,大幅减少保鲜药物使用依托永年蔬菜、魏县果品等培育一批果蔬冷链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魏县、永年区政府)3 .乳品冷链物流。
鼓励我市规模化奶业企业升级冷链物流设备,提高一体化运作效率和温度质量管控水平推动龙头乳品企业与电商、连锁超市合作依托邯郸市康诺乳业等培育一批乳品冷链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丛台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4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支持我市速冻食品生产龙头企业打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检验检测的全流程冷链服务链条,提升末端配送服务品质依托邱县食品、河北中祥速冻食品等培育一批食品冷链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邱县、广平县政府)5 .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支持我市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完善医药冷库网络化布局及配套冷链设施设备功能,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特别管理机制依托河北康恒物流有限公司、河北志英医药有限公司等培育一批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馆陶县、邯山区政府)(五)培育发展新兴冷链业态1 .培育发展产地集货主体支持县域特色农副产品优势产地冷链物流中心、批发市场等产地集货主体拓展交易展示、安全检测、溯源查询、统仓统配等功能,开展面向终端大客户的直供直配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 .培育发展专业信息平台。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分析利用冷链物流大数据资源,建立冷链物流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整合农产品流通全程数据,搭建冷链智慧公共配送平台、冷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推动数据互联共享,打通各类平台间数据交换渠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3 .培育发展产业融合生态推动商贸和物流企业开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供应链服务,辅助生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主体合理安排计划、精准组织生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4 .培育发展城市即时配送加强我市冷链即时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千喜鹤、爱芝味特等生鲜零售、餐饮、体验式消费融合创新,发展无人超市、智能供货等业务功能鼓励快递企业拓展同城速递等业务覆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六)创新冷链物流发展模式1 .创新产地冷链发展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模式、培育“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冷链物流+〃产业培育和发展环境,创新“冷链物流+种养植〃“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新零售〃等新生态、新场景。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2 .提高冷链物流开放水平支持武安保税物流园区、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等综合保税区积极完善肉类、水产品等保税功能鼓励河北康远清真食品公司等具有进出口贸易的冷链物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谋划衔接国际冷链班列,布局建设冷链海外仓,拓展国际冷链物流市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邯郸海关)3 .提升冷链末端配送服务鼓励我市龙头物流企业规模化集并城市冷链和常温货物配送,多种形式发展多温共配积极推广“分时段配送〃“无接触配送〃“夜间配送〃支持既有小微冷链物流企业,改造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创新经营模式,提升配送能力,着力解决城市配送“断链〃问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4 .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实现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鼓励春生农产品物流等龙头冷链物流企业、生鲜食品商贸流通企业优化冷链流通组织,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理念和技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5 .促进冷链物流装备创新。
推广自动仓库、分拣、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无人冷链仓,加快运输装备更新换代积极争列省级和国家级数字化冷库试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6 .推动城乡冷链双向融合支持我市快递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连锁商业、电商企业等加强产地到销地直达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生鲜农产品销运渠道和范围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冷链惠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部分城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积极争列全国、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示范试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邮政管理局)7 .鼓励冷链设备共享共用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共建共享冷链设施,创建覆盖生产基地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拓展冷链增值业务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冷藏挂车池〃,完善冷藏车和冷链设施设备共享共用机制鼓励电商、快递企业整合产地冷链物流资源,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三、保障措施(一)保障产业建设用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将冷链物流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布局冷链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