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繁殖2(00002)说课材料.ppt
15页花的组成一朵花通常由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6部分组成花萼由多片萼片组成 ,花冠由多片花瓣组成,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雄蕊群花药、花丝 雌蕊群一朵花中,可有一或多枚雌蕊 心皮组成雌蕊的单位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胚珠的结构和组成 合点合点珠心珠心胚囊胚囊内珠被内珠被外珠被外珠被珠孔珠孔珠柄珠柄胚珠包被在雌蕊的子房中,沿心皮的腹缝线着生,成熟胚珠组成: 胚 珠 的 发 育 过 程二、胚 囊 的 发 育 (见203204页)胚囊(雌配子体)的结构与发育1、大孢子的发生孢原细胞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四个大孢子减数分裂单孢胚囊双孢胚囊四孢胚囊2、胚囊(雌配子体)的发育 大孢子2个核移向胚囊两端8个核(每端4个)分裂1次分裂2次卵器(珠孔端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反足细胞(合点端3个核)2个极核(中央)3、成熟胚囊的结构与功能反足细胞:数目不定,通常3个, 向胚囊转运物质,受精前后退化中央细胞:体积大,具大液泡,两个极核可形成次生核与一精子结合,发育成胚乳助细胞:极性与卵相反,珠孔端具丝状器,为卵细胞提供营养,受精前后解体消失卵细胞:雌配子,极性明显,液泡在珠孔端,核在合点端,受精后发育成胚百合胚囊的结构胚囊的发育过程孢原细胞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形成珠心的一部分分裂长大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3个消失1个发育单核胚囊 3次有丝分裂7细胞或8核胚囊卵细胞1个助细胞2个中央细胞1个(含极核2个或次生核1个)反足细胞3个或多个直接发育(水稻、小麦)雌配子体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过程: 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为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将来发育成为产生新个体的胚 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极核结合,成为三倍体的受精极核并进一步发育成为胚乳双受精意义: 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也是植物有性生殖中最进化的形式 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
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而具有双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使子代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三、无融合生殖 与 多胚现象: 1、无融合生殖:植物不经受精即可得到种子的自然现象 (1)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胚囊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助细胞与反足细胞 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而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和反足细胞直接发育成植株 雄核发育:精子核进入卵后,卵核消失,雄核发育为个体 (2)未减数配囊中的无融合生殖 大孢子母细胞不经减数分裂,产生二倍体孢子,形成二倍体胚囊 珠心细胞发育形成二倍体胚囊 2、多胚现象:种子中出现一个以上胚的现象 来源:出现无融合生殖; 合子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