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名师选题.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72892890
  • 上传时间:2024-08-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3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名师选题 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 4N 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 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 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 A.4N 0B.0 4NC.4N 4ND.8N 8N 答案:C 解析: 甲图中弹簧即受手的拉力,又受到墙的拉力,各为 4N,弹簧伸长了 5cm,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 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4N、4N,与甲图相同,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小明在期末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他的部分笔记如下: ①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③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④1 千克的铁比 1 千克的木头重 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 2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归纳中属于错误知识的有( )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①说法错误;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②说法正确; ③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人不一定能够听到,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就听不到,故③说法错误; 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铁和木头都是 1kg,质量相同,受到的重力也相同,应该说铁比木头的密度大,故④说法错误; ⑤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是因为重力的力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⑤说法错误; 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⑥说法正确。

      所以,说法错误的是①③④⑤ 故 A 是错误知识点,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只有人才能产生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B 解析: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来形状会产生弹力,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都能产生力,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关于重力和重心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B.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撑面向下 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而且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A.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让物体受到的力,因此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 A 正确; B.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篮球,故 B 错误;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 C 错误; 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且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重力无关,故 D 错误。

      4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AB.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弹簧对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由于弹簧在逐渐恢复原状,压缩量在减小,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反之越小),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减小,故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右,弹力逐渐减小,故 AB 不符合题意; CD.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弹簧对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由于弹簧在逐渐被拉长,伸长量在逐渐增大,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增大,故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左,弹力逐渐增大,故 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5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A.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弹力的产生还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故 A 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 B 正确;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 C 错误;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故 D 错误 故选 B 7、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 4N 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 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 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 A.4N 0B.0 4NC.4N 4ND.8N 8N 答案:C 解析: 甲图中弹簧即受手的拉力,又受到墙的拉力,各为 4N,弹簧伸长了 5cm,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 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4N、4N,与甲图相同,故 C 符合 6 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C 解析: 由图甲可图乙可知,手握住工具的不同位置,力的作用点不同,施加相同大小的力时转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 C 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应是正比关系图像 故选 A 10、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7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 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答案:B 解析: A.弹簧测力计的可以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倾斜方向上的力,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1N;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钩码的重力 G=F示=1N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是否有摩擦,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下列几个事例中,主要能体现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8 A.运动员拉开弓 B.熊猫拉弯竹子 C.用力拉长拉力器 D.运动员把球踢出 答案:D 解析: A.运动员拉开弓,弓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不符合题意; B.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用力拉长拉力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C 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把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2、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答案:D 解析: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实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 D 与其他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 D。

      13、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的是( ) ①手握瓶子的压力; ②绳子对溜溜球的拉力; ③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 ④压缩的弹簧对手的推力; ⑤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推、拉、挤、压、支持力等作用力都是弹力,因此①②④⑤属于弹力,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属于磁场力故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 10 答案:C 解析: A.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而圆心不在圆环上,故 B 错误; C.人用浆向后划水,水受力的同时,水反过来对船施力,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C 正确;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拳头也会受到棉花施加的力的作用,故 D 错误 故选 C 15、当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没关系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也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就没有力了 答案:D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故选 D 多选题 16、下面物体间的作用力中,属于弹力的有( ) A.重力 B.拉力 C.推力 D.压力 11 答案:BCD 解析: A.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属于弹力,故 A 不符合题意; BC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物体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拉力、推力、压力的实质都是弹力,故 BCD 符合题意 故选 BCD 17、2020 年 11 月 24 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并与 12 月 1 日着陆月球,12 月 3 日嫦娥五号的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面起飞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并于十二月中旬返回地球,这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飞船遥控不可能是超声波,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燃气向下喷射,火箭携带卫星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从月球表面取回的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不会改变 D.制造探测器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答案:ABC 解析: A.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遥控飞船,要利用电磁波控制飞船,故 A 正确; B.燃气向下喷射时,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推动火箭上升,故 B 正确; 12 C.从地球取回的样品,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 C 正确; D.制造探测器的金属不论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其材料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ABC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作用效果是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答案:BCD 解析: A、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 A 正确;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间吸引力、万有引力等,均是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力;故 B 错误; C、磁铁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磁场来相互作用的;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 C 错误;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故 D 错误; 故选 BCD 19、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N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 1s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 0.5kg 答案:ABD 解析: 13 A.一个鸡蛋大约重 0.5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N,故 A 符合题意;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3~26℃,所以 25℃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故 B 符合题意;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 0.3s 左右,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 500ml,质量大约为 0.5kg,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ABD 20、下列关于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B.图乙,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盛有水的水槽中,光在水中的径迹是一条直线,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图丙,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后射出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人用力推开小船,自己坐的小船也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CD 解析: A.图甲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 A 错误; B.图乙中,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盛有水的水槽中,水是均匀物质,光在水中的径迹是一条直线,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B 正确; C.图丙中,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后射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说 14 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 C 正确; D.图丁中,人用力推开小船,自己坐的小船也后退,人对小船施力的同时,小船也对人施加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正确 故选 BCD 计算题 21、多孔砖以粘土、页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焙烧而成,具有生产产能耗低、节土利废、质量小、强度高、隔音和保温效果好等特点,是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绿色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行业普遍使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 4.2kg 的某种型号多孔砖,规格为 20cm×10cm×15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 70%求: (1)该砖块实心部分材料的密度是多大? (2)生产一块这种型号的多孔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3)为了使保暖效果更好,可以在圆形孔内填充一种密度为 0.1g/cm3的保暖材料,则填满保暖材料后每块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答案:(1)2×103kg/m3;(2)1.8kg;(3)42.9N 解析: 解:(1)由该砖规格可知,多孔砖的体积为 V=20cm×10cm×15cm=3000cm3 由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 70%可知,该砖的实心部分体积为 V=70%V=70%×3000cm3=2100cm3 15 则该砖实心部分的密度为 ρ=ᵅ实ᵄ实=4.2×103g2100cm3 =2g/cm3=2×103kg/m3 (2)若该砖为实心,则质量为 m=ρV=2g/cm3×3000cm3=6000g=6kg 则每块砖可节省材料的质量为 m省=m-m=6kg-4.2kg=1.8kg (3)若空心部分填充保暖材料,在需要填充保暖材料的质量为 m保=ρ保V空=0.1g/cm3×(3000cm3-2100cm3)=90g 则装满保温材料的砖块质量为 m=m+m保=4.2×103g+90g=4290g=4.29kg 则填满保暖材料后每块砖受到的重力为 G=mg=4.29kg×10N/kg=42.9N 答:(1)该砖块实心部分材料的密度为 2g/cm3; (2)生产一块这种型号的多孔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 1.8kg; (3)填满保暖材料后每块砖受到的重力是 42.9N。

      22、一根轻质均匀弹簧,若下端挂重量为G的重物,其伸长量为x,将其截去110,则剩余弹簧下端挂重量为 2G的重物,其伸长量为多少? 答案:1.8x 解析: 解:如果此弹簧弹力系数为k,若下端挂重量为G的重物,其伸长量为x,其表达式为 16 ᵃ = ᵅᵆ 截去110后,此时弹簧弹力系数为109ᵅ,下端挂重量为 2G的重物,其伸长量x1为 ᵆ1=2ᵃ109ᵅ=2ᵅᵆ109ᵅ=95ᵆ = 1.8ᵆ 答:剩余弹簧下端挂重量为 2G的重物,其伸长量为 1.8x 23、某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限重标志牌一辆重为4.9 × 104N的汽车,装有5m3的砖,已知ᵰ砖=2.2 × 103kg/m3,求: (1)汽车的质量; (2)试通过计算说明它能否通过这座桥 答案:(1)5t;(2)不能 解析: 解:(1)汽车的质量为 ᵅ车=ᵃ车ᵅ=4.9 × 104N9.8N/kg= 5 × 103kg = 5t (2)砖的质量为 ᵅ砖= ᵰ砖ᵄ砖= 2.2 × 103kg/m3× 5m3= 11× 103kg = 11t 车和砖的总质量为 ᵅ总= ᵅ车+ ᵅ砖= 5t + 11t = 16t 由题图可知桥的最大承受质量是 14t,故汽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17 答:(1)汽车的质量是 5t; (2)汽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24、一名宇航员的质量为 60 千克 (1)当他在地球表面附近时,求他所受到的重力G地; (2)当他在月球表面附近时,求他所受到的重力G月ᵅ月=16ᵅ地) 答案:(1)588N;(2)98N 解析: 解:(1)当他在地球表面附近时,他所受到的重力 ᵃ地= ᵅᵅ地= 60kg × 9.8N/kg=588N (2)当他在月球表面附近时,他所受到的重力 ᵃ月= ᵅᵅ月= ᵅ16ᵅ地= 60kg×16× 9.8N/kg=98N 答:(1)当他在地球表面附近时,他所受到的重力是 588N; (2)当他在月球表面附近时,他所受到的重力是 98N 25、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 0.3kg,底面积为3 × 10−3m2,内装 0.6kg 的水后、则:(ᵰ水= 1.0×103kg/m3,g取 10N/kg)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答案:(1)600cm3;(2)9N 18 解析: 解:(1)水的体积为 ᵄ水=ᵅ水ᵰ水=0.6 × 103g1g/cm3= 600cm3 (2)水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ᵅ总= ᵅ水+ ᵅ杯= 0.6kg + 0.3kg = 0.9kg 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 ᵃ = ᵅ总ᵅ = 0.9kg × 10N/kg = 9N 答:(1)水的体积为600cm3;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9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