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燃烧学考试题目.pdf
3页消防燃烧学考试题目1、请说明 F-K 自燃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什么无解,就会发生自燃?自燃是自身放热与向环境散热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发生自燃, 体系的温度必然随时间增加不断增加, 也即, 或者体系能得到非稳态的温度分布无解,也即,即,表明体系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升高,最终发生自燃2、火焰在管内传播存在哪几种形式?爆轰波缓燃波3、试说明爆炸温度与压力的计算原理4、试说明惰性气体对爆炸极限的影响,对预防气体爆炸有何指导作用惰气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越窄危险性越小5、试说明预防和控制可燃气体爆炸的基本原则一、严格控制火源二、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三、切断爆炸传播途径(抑爆技术)四、防爆泄压(卸压技术)6、解释闪燃与闪点的概念闪燃:可燃液体遇火源后, 在其表面上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是可燃液体着火的前奏或火险的警告闪点(flash point )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燃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7、什么是爆炸温度极限,简述计算过程或原理爆炸温度极限: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可燃液体形成对应于其表面上蒸气的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8、试说明液体上方总压力对爆炸温度极限的影响,为什么?压力升高,闪点升高,爆炸温度下限升高,压力降低,闪点降低,爆炸温度下限降低。
9、试说明下式所表达的含义,并说明下列因素对液体燃烧速度的影响(1)初温的影响初温升高,燃烧速度加快2)油罐直径的影响直径小于 0.03m 时,火焰为层流状态,燃烧速度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直径大于 1.0m 时,火焰呈充分发展的湍流状态,燃烧速度为常数,不受直径变化的影响,直径介于 0.03 1.0m 的范围时,随着直径的增加,燃烧状态逐渐从层流状态过渡到湍流状态, 燃烧速度在 0.10m 处达到最小值, 之后燃烧速度随直径增加逐渐上升到湍流状态的恒定值0tT0tT0tT0tT0tTT298ViildTCnQT298ViildTCVQ112212TnTnPP)t(tCLQG12PV(3)容器中可燃液体高度随着容器液位的下降,直线燃烧速度降低液位下降,液面到火焰底部的距离加大,火灾向液面的传热速度降低4)液体含水量含水量增加,使热容增大,燃烧速度下降5)有机同系物液体密度液体的密度可以反映液体的挥发性,密度越小,燃烧速度越快6)风的存在焰辐射火强度和倾斜度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对轻油:风速增大,燃烧速度加快对重油:影响不大风速超过某一程度,几乎所有液体的燃烧速度都趋于定值10、试说明原油燃烧时热量在液层中的传播特点热波特性:原油和重质石油产品在燃烧时热量在油层中不断传播,使油品的被加热层不断增厚的特性。
11、什么是沸溢?形成条件?1、沸溢:热波在油品中传播时,乳化水或自由水蒸发,形成大量油包气气泡,最后发生向外溢出的现象 2 、沸溢的发生条件:(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或自由水;(3)原油的粘度较大12、什么是喷溅?形成条件?1、喷溅:热波下降到水垫层,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气压迅速升高,把上部的油品抛出罐外的现象2、喷溅的发生条件:(1)原油具有热波特性;(2)原油底部存在水垫层; (3)高温层与水垫层接触13、蒸发燃烧与分解燃烧的区别?请分别举一个异相燃烧与均相燃烧的例子固体先熔融,然后蒸发,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固体先热分解,可燃挥发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异相:气、固燃烧反应,如木炭与氧气均相:气、气燃烧反应,如挥发份与氧气14、简述木材燃烧过程?加热温度现象110 oC 干燥、蒸发出少量树脂130 oC 开始分解出水汽、 CO2 220250 oC 变色炭化, 分解出 CO 、H2、碳氢化合物300 oC 以上有形结构开始断裂,直至“龟裂” ,剧烈热分解15、试说明挥发金属与不挥发金属燃烧过程区别?挥发金属与不挥发金属燃烧性质比较挥发金属不挥发金属燃烧方式熔融蒸发式燃烧气、固两相燃烧沸 点与 其对 应氧化 物熔沸点沸点点关系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高于其氧化物的熔点氧化物存在形式多孔性金属氧化物层状金属氧化物燃烧难易程度空气中可燃空气中难燃纯氧中可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