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莲花山花儿会.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650876
  • 上传时间:2017-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莲花山花儿”是康乐民间艺术瑰宝,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和演唱莲花山花儿依托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而声名远洋,其主要分布于莲麓、景古、五户等地区莲花山花儿形式独特,唱词丰富具有曲调悠扬,节奏明快、歌词即兴创作,情真意切,语言动听朴实等特点内容有“散花”与“整花” ,唱腔有“单套” 、 “双套” 、 “三转腔” ,从韵脚上分,一韵到底,为单套,一首花儿中,一腔两句,两句两韵,即一、三、五一韵,二、四、六一韵为双套一首花儿中出现三韵者,谓之三转腔莲花山花儿的演唱形式一般为对唱,一问一答位于康乐县南端的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是“莲花山花儿”传统的演唱会场,以场面的宏大和演唱形式的别致而闻名国内外,1988 年至今举办了多场花儿大奖赛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西北之魂” 、 “西北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西北洮岷花儿的发祥地和传唱地先后有多家媒体系统拍摄莲花山风光和莲花山花儿会的电视片,谱写和收录莲花山花儿的曲调和唱词2004 年康乐县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 ,2006 年莲花山花儿会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 年汪莲莲、文香莲公布为该项目传承人,以莲花山花儿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先后恢复出版文学综合期刊《莲花山 8——10 期花儿专集》 、 《一年一趟莲花山》 、 《你是花儿头一朵》 、《莲花山花儿集萃》花儿集、 《传承人的歌》花儿论文集、 《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 ,非遗保护专刊《天赖》专等,提高了莲花山花儿和康乐县影响力和知名度。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莲花山花儿会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形成自觉保护“花儿”的意识,基本实现莲花山花儿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 “非遗”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促进花儿的传承与发展莲花山花儿会形式独特、规模宏大、程序完整,分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过程,从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主会场会期达 6 天,历经唐坊滩、上山、下山、足古川、王家沟门、紫松山等处,参加民众达十万人次以上莲花山花儿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代表性歌手主要有景满堂、丁如兰、张生彩、朱淑秀、米兆仁、汪莲莲等莲花山花儿以创作的即兴性、韵律的固定性、语言的乡土性为其最大特点,俗称“野花儿” 代表性曲令有《莲花山令》等因具有独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序性、群体性、娱乐性和通俗性等特征,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 、 “西北的百科全书” 其价值有二点:1、文化历史价值莲花山花儿在吐蕃“踏歌”中孕育,在“牛拉拉” 、 “烟雾拉”等曲调中完善,在江南移民的“吴歌”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是中国西北洮岷花儿的发祥地和传唱地其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传承历史,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莲花山花儿,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乃至对世界民间文化艺术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科学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莲花山花儿会,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和地区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对花儿的兴趣愈来愈淡漠.由于种种原因,使演唱传承莲花山花儿机会越来越少,莲花山花儿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近年来,花儿会的规模逐渐缩小,花儿歌手人数锐减,传承断档,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人民创造了花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开拓着花儿的演唱领域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群众歌唱活动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是花儿会不断增多的重要动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