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简介及主要作品_著名作家_文化名人新编.doc
11页林海音简介及主要作品_有名作家_文化名人 202x年x月x日 篇一:林海音作者简介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最终一章 林海音,女,中国台湾现代有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 中文名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外文名 无 类 别 《城南旧事》中的最终一章 作 者 林海音 名目 1作者简介 2工作 作者简介编辑 (1918—202x)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诞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始终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家乡台湾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诞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学校、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同学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深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格外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家乡台湾, 工作编辑 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头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很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班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学校四班级下册第一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班级下册第六课,《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班级上册第一课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学校七班级下册第一单元其次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班级上册第七单元其次课。
篇二:有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 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有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学校、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同学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深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格外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家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头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很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班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学校四班级下册第一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班级下册第六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学校七班级下册第一单元其次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班级上册第七单元其次课 篇三:名家简介 名家简介 杨燕妮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汉族,春秋 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春 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 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相传曾修 《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撰写编成《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全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李白是唐朝有名诗人,也是中国最有名的 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有“诗仙”之称汉族人,祖籍陇西郡成纪 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诞生于蜀郡绵 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 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三、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 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 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 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多首,诗艺精湛 公元712年诞生于河南巩县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入蜀,在这里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并写诗240余首,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四、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ji),盛唐时 期的有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 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 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首,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山居秋暝》《相思》《渭城曲》《鸟鸣涧》等 五、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名苏东坡,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眉州(即 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 有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2021~1066)、弟弟苏 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拓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有名诗作《题西林壁》,词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浪淘沙赤壁怀古》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六、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 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 艺工作,期望用以转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间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学校语文课本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宽敞的读者 七、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安徽 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 思想家,民主 主义战士,宏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 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 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高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教育名言: 1、行动是老子,学问是儿子,制造是孙子 2、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