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飞形象-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6
  • 文档编号:289864851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8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飞形象: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半个多世纪来,在数以千计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中,关于张飞形象的专题论文却仅有十篇左右,不仅远远少于有关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三绝”的论文,而且少于有关刘备、赵云的论文是因为人们对张飞太熟悉所以没有多少话可说?是因为张飞性格不够丰富所以不易写出新意?似乎都不一定我曾经写道:“〈〈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带有较多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的英雄,一个血肉丰满、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这里想就这一形象的形成和演化,作一番更加深人的探讨从《二国志•蜀书•张飞传》等有限的史料来看,历史上的张飞,主要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长期追随刘备,历经艰辛,忠心不二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是年底始改为中平元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关)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在长达三十八年(184-221)的充满惊涛骇浪的岁月里,刘备曾屡遭挫败,丧师失地,最狼狈时甚至无立锥之地。

      但无论在何等艰难竭赚的情况下,张飞始终追随刘备,不弃不离,不懈不怠,耿耿忠心,可对天日其二,雄壮威猛,英勇善战在这方面,最突出、最有名的有两例一是建安十三年(姗)"独据长阪桥”之事: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蜀书•张飞传〉〉)面对乘胜而来、气势汹汹的大队曹军,手下仅有区区二十骑的张飞毫不畏缩,横眉怒视,以其凛凛威风展摄敌胆,竟使曹军“无敢近者”在古代战争史上,这真是罕见的奇迹!另一例是建安二十年(215)“大破张邰”之事: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部守汉川部别份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遨邻军交战,山道窄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邰邰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张飞传》)张邰乃是曹操手下的一流大将,机警勇猛,屡建战功,在曹军中的实际声望高于深受曹操倚重的亲信大将夏侯渊,此役竟被张飞打得如此狼狈,仅与十余人逃回南郑这既是张一生的奇耻大辱,也是张飞一生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难怪陈寿评日:“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其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张飞出身,史无明文;但从〈〈张飞传》中“少与关羽俱事先主”一语来看,显然门第不高然而,这位刘备手下资格最老、功劳最大的元勋之一,这位戎马一生、威名赫赫的勇将,却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赳赳武夫,对那些博学儒雅、英毅耿介之士,他非常敬重,总愿与之交友,颇有礼贤下士之风最脍炙人口的自然是“义释严颜”之事: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张飞传》)面对铁骨铮铮的严颜张飞转怒为喜,将这位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这不是一般莽夫能够做到的严颜甘作“断头将军”固然可敬,张飞“壮而释之”也十分难能可贵,这正是此事成为千古美谈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件很少被人提到的事: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三国志•蜀书•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夺取益州,刘巴归附刘备之后不久那位出身名门、才智过人而又颇为自负的刘巴,一时瞧不起武夫出身的张飞,并不奇怪。

      而张飞不以胜利者自居,更不因刘巴曾经一再反对刘备而憎恶之,却因其高名而主动表示亲近,“就巴宿”,这显然表现了张飞倾心于高雅之士的作风;尽管由于刘巴“不与语”这种很不礼貌的态度,他曾一度“忿恚”,但经过诸葛亮的劝解,特别是刘巴自己变高傲自负为“恭默守静”以后,二人想来是言归于好了的后世记载张飞善书法,懂绘画,当非空穴来风,大概是他与才士们长期交往,耳濡目染的结果吧其四,性格暴躁,遇下寡恩身为勇将,历经波折,性格急躁甚至暴躁一点,本不足怪;但驰骋疆场数十年,与士卒一起出生入死,甘苦与共,至少应该懂得善待部属这个起码的道理然而,张飞却偏偏不懂这一点,对士卒极其粗暴,动辄鞭挞致死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刘备就曾多次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传》)但张飞却依然故我.还是动不动就拿部下出气,这当然要激起某些部下的不满甚至报复果然,章武元年(221)六月,正当他准备从闽中出兵,到江州与刘备会合,一起伐吴之时,却被部将张达、范杀害一代虎将,壮志未酬,竟死于非命,令人痛惜,但这却是他自己粗暴性格酿成的可怕后果!陈寿评张飞云:“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这实在没有冤枉他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张飞,不愧为一代名将,刘蜀栋梁,其个性也非常鲜明;但在待人接物上,他最突出的特点却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思想感情上,他与普通百姓有着相当大的距离,难以让后代的市井小民们感到亲切可爱从宋元时期起,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通俗文艺的发展,三国历史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讲说三国英雄的故事时,往往按照市民自身的历史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改造历史,改塑人物在“尊刘贬曹”的主导倾向下,张飞成为一个最具知名度的人物在今所知见的数十出元杂剧三国戏中,以张飞为主角的就有《莽张飞大闹府院》、《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张翼德单战吕布》、〈〈张翼德三出小沛》、《摔袁样》、〈〈莽张飞大闹石榴园》等十余出,数量位居前茅而在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中,〈〈张飞见黄巾》、张飞杀太守》、〈〈张飞鞭督邮》、《张飞独战吕布》、〈〈张飞摔袁襄》、〈〈张飞三出小沛》、〈〈张飞捉吕布》等关目,颇为引人注目,使张飞成为此书前半部中最有活力的人物这些以张飞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通俗文艺作品,按照市民阶层的意识,将历史人物张飞“勇而暴”的性格特色,改造为“勇而莽”的性格特色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实则非常重要的变化。

      暴”的精神指向是“残暴”,意味着不讲道理,暴虐好杀,它只能减弱人们对刘蜀集团和张飞本人政治上的好感,而绝不会让小民百姓喜欢莽”则意味着鲁莽、粗心,也意味着无城府、少心计它虽然常常导致误事,却没有那股令人害怕的杀气;它是许多平民百姓也会有的毛病,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缺点所以,此时的“莽张飞”,已经向市民的艺术口味大大地靠拢了一步不过,此时的张飞形象,由于作品的粗陈梗概而显得不够丰满,还由于某些情节夸张过分而明显失真(如〈〈三国志平话》写他在长坂桥头“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曹军倒退三十里”),他的“可爱”度还不高,还期待着天才作家的进一步塑造元末明初杰出的通俗文艺作家罗贯中,一面充分熟悉汉末三国史料,一面选择吸收通俗文艺的养料,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全新的张飞形象罗贯中在塑造〈〈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形象时,除了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集团、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之外,主要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一,斌予张飞一个接近市民的出身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张飞出身,史无明文〈〈三国志平话》卷上称他“家豪大富”,却没说明他以何为业。

      而在〈〈三国演义》第1回中,张飞首次出场,便自称“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英雄所谓“颇有庄田”,当然算得上富裕;而“卖酒屠猪”(尽管他本人不一定亲自操刀杀猪)则是普通市民们相当熟悉、相当接近的行当这样的出身,很自然地赋予了张飞较多的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有意思的是,刘关张三人的实际出身都不算高:历史上的刘备,虽然说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早已家道中落,不得不以“贩屡织席为业”(《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演义》据史叙述云:“家寒,贩屡织席为业”(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1回,毛本〈〈三国演义》第1回作“家贫,贩屡织席为业”)历史上的关羽,出身不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开篇便说他“亡命奔涿郡”,想来应该是出身于下层;〈〈三国演义》亦未明言关羽的出身,而第一次写他出场的动作则是“推一辆小车”(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1回,毛本〈〈三国演义》第1回作“推着一辆车子”),显然是下层劳动者模样;民间传说便干脆说他是卖豆腐(或卖黄豆)出身相近的出身,给了他们彼此接近的机会,成为他们顺利结拜为兄弟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刘备后来成为蜀汉的开国之君,谥“昭烈”,关羽早在北宋即已追封为王,元代已习称“关大王”,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他们已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和神祗。

      因此,尽管刘关张原本都有市井气息,张飞的家境还好于刘备、关羽,却只有张飞最能使芸芸众生感到亲切其二,充分突出张飞爱僧分明、嫉恶如仇的道德品格历史上的张飞,对刘蜀集团确实忠心不二,但那主要是群雄纷争中各事其主的政治立场,说不上有多少高于他人的道德色彩(夏累之忠于刘璋,均不亚于张飞)在《三国志平话》中,张飞杀死定州太守,是因太守斥责刘备就任安喜县尉时“违限半月有余”,“是拖酒慢功,嫌官小,故意违慢”,差一点要杖责刘备;他鞭打督邮,则是因为督邮奉命前来调查杀太守之事,由于刘备涉嫌而下令将其拿下这里虽有一点反抗暴政的因素,但主要是出于不愿刘备受气、而要为之撑腰的刚强性格,因此“善”与“恶”的界限还不够鲜明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许多行动都带有正义的色彩:军阀董卓兵败时曾被刘关张所救,却因三人是"白身"而傲慢无礼张飞为其忘恩负义而大怒道:“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提刀便要杀掉董卓(第1回)这是英雄好汉对势利小人的怒斥刘备任安喜县尉不到四个月,督邮前来巡视,索要贿赂不成,竟拷打县吏,逼其诬陷刘备对这个贪财害民的家伙,张飞抓住就是一顿痛打(第2回)这是清白自守者对贪官污吏的惩罚。

      虎牢关前,当八面威风的吕布打败公孙瓒,纵马追击之时,张飞挺矛飞马加以拦截,大喝道:“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第5回)这是具有人格尊严者对见利忘义者的极大蔑视这些言行,足见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表现了正义对邪恶、高尚者对卑鄙者的道义优势,可使那些长期遭受压迫欺凌、满腹怨愤、常常敢怒而不敢言的市井小民们拍手称快其三,大力凸显张飞“鲁莽”的性格特色在《二国志平话》初步形成的“勇而莽"的性格基础上,〈〈三国演义》进一步强化了张飞“莽”的一面刘备、关羽出征袁术时,他主动承担留守徐州的重任,却因醉酒使性,责打曹豹,使吕布乘机袭取徐州,害得刘备顿失依据,进退两难(第14回)刘备依附吕布吕布前来围攻,迫使刘备放弃小沛,投奔曹操(第16回)这类情节虽然不多,却使“莽张飞”的形象深人人心,与关羽的“刚而自矜”、赵云的稳重精细、马超的好勇斗狠、黄忠的老当益壮判然有别,表现出独特的风采其四,一再渲染张飞真诚坦率,心直口快的个性刘备一顾茅庐,他不以为然;二顾茅庐,他很不耐烦;二顾茅庐,他见诸葛高卧不起,气得要到屋后放火;诸葛亮出山之初,他很不服气,但火烧博望一战成功,他马上与关羽交口赞扬:“孔明真英杰也!”从此心悦诚服,恭听指挥,再不扯皮(第37一39回)。

      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任其为来阳县令,庞统怀才不遇,每日饮酒,不理政事;他听说后大怒,想抓住庞统问罪;而当亲眼看到庞统的真才实学,便立即赔礼道歉,并向刘备极力举荐(第57回)当他率兵人蜀增援刘备时,被严颜挡住去路,还被一箭射中头盔,恨得咬牙切齿;而捉住严颜后,却被这位“断头将军”的慷慨不屈所感动,马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