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第九节公路平面设计成果说课材料.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42316324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32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 u一、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u二、逐桩坐标表u三、路线平面设计图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一、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l“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全面反映路线的平面位置和路线平面线形的各项指标,它是公路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完成该表后才能计算“逐桩坐标表”和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同时在公路的纵、横断面和其它构造物设计时都要用本表数据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二、逐桩坐标表l高速、一级公路的线形指标高,在测设和放线时需采用坐标法才能保证测设精度所以平面设计成果必须提供一份“逐桩坐标表”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一)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测绘范围比例尺的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采用比例尺的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采用110000 110000 的比例尺测绘的比例尺测绘;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用1200012000;在地形复杂地段的路线;在地形复杂地段的路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可采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可采用1500 1500 或或 11000 11000 测绘范围:路线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一般路中线两侧各测绘范围:路线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一般路中线两侧各100 100 200m200m;对;对 15000 15000 的地形图,测绘宽度每侧应不小于的地形图,测绘宽度每侧应不小于250m250m, 若有比较线,测绘宽度应将比较线包括进去。

      若有比较线,测绘宽度应将比较线包括进去路线平面图的内容: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路线平面图的内容: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县以上境界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县以上境界,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位置等,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位置等,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路线平面图是指包括公路中线在内的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二)路线平面图的展绘u1.导线或路中线的展绘在初测阶段时应先沿着路线走廊布设附和导线,将导线点按其坐标 X、Y 准确地展绘到绘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上,以导线为基线,作为测绘地形图的依据在定测阶段时,先将交点按其坐标 X、Y 准确的展绘到绘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上,再按“逐桩坐标表”所提供得数据,展绘曲线,并注明百米桩、公里桩;以路线为基线,测绘地形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u2.控制点的展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均应展绘出测绘宽度内的各等级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并按规定的符号表示。

      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u3.各种构造物的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各类构造物、建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测绘和表示各种线状地物,如管线、高、低压电线等应实测其支架或电杆的位置对穿越路线的高压线应实测其悬垂线距地面的高度并注明伏安地下管线等应详细测定其位置道路及其附属物应按实际形状测绘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u4.水系及其附属物的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均应展绘出测绘宽度内的海洋的海岸线位置;水渠顶边及底边高程;堤坝顶部及坡脚的高程;水井井台高程;水塘塘顶边及塘底的高程河流、水沟等应注明水流流向第九节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u5.地形、地貌的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地貌、植被、不良地质地带等均应详细测绘并用等高线和国家测绘局制定的“地形图图式”符号及数字注明第四节第四节 平曲线超高平曲线超高图2-11 超高及超高缓和段第四节第四节 平曲线超高平曲线超高图2-14 绕内边轴旋转的超高缓和段图示第四节第四节 平曲线超高平曲线超高图2-15 绕中线旋转的超高缓和段图示第五节第五节 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加宽图2-16 普通汽车的加宽图2-17 平曲线缓和段第五节第五节 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加宽图2-20 停车视距计算示意图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图2-21 超车视距计算示意图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第四节第四节 平曲线超高平曲线超高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图2-25 视距包络线图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222图2-26 开挖视距台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第八节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