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专题:心肌缺血与心肌梗心电图改变.ppt
66页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改变的心电图改变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 江惠琼江惠琼冠心病概述一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二心肌缺血三心肌梗死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改变冠心病定义冠心病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分类冠心病分类1.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2.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无症状心肌缺血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冠心病概述一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二心肌缺血三心肌梗死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改变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A、缺血、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方法方法:犬:犬―分离冠状动脉分离冠状动脉―止血钳阻断几分钟止血钳阻断几分钟―松钳松钳心电图心电图::T波低平、倒置(松钳后迅速恢复);波低平、倒置(松钳后迅速恢复);QRS波群不受影响波群不受影响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特点特点::损伤仅影响快速复极波(损伤仅影响快速复极波(T波);损伤波);损伤为暂时的为暂时的超微结构超微结构:可逆性改变,无细胞溶解;:可逆性改变,无细胞溶解;除极完全不受影响除极完全不受影响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B、损伤、损伤((Injury))方法方法:犬:犬―分离冠状动脉分离冠状动脉―止血钳阻断止血钳阻断20分钟后分钟后松钳松钳心电图心电图::T波低平、倒置;波低平、倒置;ST段(缓慢复极波)段(缓慢复极波)抬高,单相曲线抬高,单相曲线松钳后松钳后::ST段恢复,段恢复,T波恢复波恢复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特点特点::1、复极影响扩大、复极影响扩大2、损伤严重,细胞水中变形,仍为可逆性、损伤严重,细胞水中变形,仍为可逆性3、除极不受影响、除极不受影响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C、坏死、坏死((necrosis)) infarction方法方法::ST段抬高后仍不松钳,半小时~段抬高后仍不松钳,半小时~1小时后小时后出现出现Q波,松钳波,松钳心电图心电图::T波倒置;波倒置;ST段抬高;段抬高;Q波波松钳后:复极改变可逆,除极改变不可逆松钳后:复极改变可逆,除极改变不可逆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特点特点::1、除极改变:、除极改变:Q波波2、心肌细胞膜崩解,胞浆凝固,核消失、心肌细胞膜崩解,胞浆凝固,核消失(坏死)(坏死)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一例心绞痛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2:27心电图大致正常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2:48下侧壁ST段抬高,V2~V4ST段压低,频发室性早搏。
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2:49下侧壁ST段弓背向上抬高,V1~V3ST段压低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2:57下壁、V3~V6导联T波倒置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3:10下壁、V4~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3:11心电图大致正常冠心病概述一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二心肌缺血三心肌梗死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改变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T波改变波改变 Ø 当心室肌发生缺血时,即将影响心室复 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T心电向量的改变Ø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在心肌缺血时,复极方向和速度出现异常,心电图大致可出现以下两种类型的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由于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更为推由于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更为推迟,在最后的心肌复极时,已无其它与之相抗迟,在最后的心肌复极时,已无其它与之相抗衡的心电向量存在,使心内膜部分心肌的复极衡的心电向量存在,使心内膜部分心肌的复极显得十分突出,在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与显得十分突出,在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主波方向一致的高耸的对称性高耸的对称性T波波。
缺缺血血区区 心肌缺血---T波改变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透壁性)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透壁性) 由由于于心心肌肌复复极极顺顺序序的的逆逆转转,,心心肌肌复复极极由由心心内内膜膜开开始始而而后后向向心心外外膜膜方方向向推推进进,,从从而而面面对对缺缺血血区区的的导导联联出出现现与与QRS主主波波方方向相反的向相反的对称性的倒置对称性的倒置T波波 缺缺血血区区 心肌缺血---T波改变 心肌缺血---T波改变心肌损伤心肌损伤 -ST-ST段改变段改变 心肌损伤时除心肌损伤时除心肌损伤时除心肌损伤时除T T波波波波改变存在外,还改变存在外,还改变存在外,还改变存在外,还主主主主要要要要表现为表现为表现为表现为STST段的段的段的段的改变改变改变改变心内膜心肌损伤表现:心内膜心肌损伤表现: ①①水平型下移:水平型下移:夹角夹角夹角夹角====90 90 °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0.08S0.08S ②②下斜型下移:夹角下斜型下移:夹角>> 90 ° ③③上斜型下移(上斜型下移(J点下移):点下移): 夹角夹角<< 90 ° ①① ②② ③③J J)夹角夹角心肌损伤心肌损伤 -ST-ST段改变段改变心外膜心肌损伤表现:心外膜心肌损伤表现: ST段抬高(酷似心肌梗死)段抬高(酷似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心肌损伤 -ST-ST段改变段改变典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 出现出现STST段下移,段下移, T波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低平,双向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 出现暂时性出现暂时性STST段抬段抬高而高而常伴常伴有有高耸的高耸的T T波波心肌损伤心肌损伤 -ST-ST段改变段改变静息期静息期静息期静息期运动期运动期 75W运动期运动期 50W运动试验运动试验运动试验运动试验1 1例例例例运动期运动期运动期运动期 100W100W恢复期恢复期 2MIN恢复期恢复期12MINØ临床工作中常用心电图来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程临床工作中常用心电图来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程度。
度 心电图既不非常特异也不特别敏感,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检心电图既不非常特异也不特别敏感,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检查等病史查等病史Ø心电图有其局限性比如心电图完全正常者,可能实际上存在严心电图有其局限性比如心电图完全正常者,可能实际上存在严重和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另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仅重和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另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仅半数以下在发病的初期存在典型的心电图变化,高达半数以下在发病的初期存在典型的心电图变化,高达20%的患%的患者心电图正常或较近正常者心电图正常或较近正常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除冠心病外,其他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脑血管意外等均可出现此类ST-T改变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以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此外,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脑血管意外可引起宽而深的倒置脑血管意外可引起宽而深的倒置T波,常伴显著的波,常伴显著的QT间期延长;间期延长;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可引起的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可引起的T波深倒置易误认为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波深倒置易误认为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冠心病概述一缺血心电图的经典实验二心肌缺血三心肌梗死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2模式模式 1+1模式模式缺血性胸痛病史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改变+下列4项中的1项心电图动态演变1.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标记物的动态变化2.新出现病理性Q波3.ST段抬高或压低4.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Ø心电图是诊断心电图是诊断AMI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最基本的辅助工具;Ø各部位心肌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供血,心电图改变具有明显各部位心肌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供血,心电图改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心电图对的区域特征,心电图对AMI还有定位意义;还有定位意义;Ø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因为积极的再灌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因为积极的再灌注治疗能改善预后注治疗能改善预后Ø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连续至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连续至少2个导联的个导联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引起的段抬高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抬高容易被认识。
段抬高容易被认识 但弄清楚但弄清楚常见的常见的“假假”梗死心电图、避免不必要的溶栓治疗是最基本梗死心电图、避免不必要的溶栓治疗是最基本的心肌梗死心肌梗死(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变化曲线R波S-T段急性期( (数小时至数周数小时至数周) )亚急性期( (数月数月) )陈旧期( (数月至数年数月至数年) )Q波T波超急性期( (数分至数小时数分至数小时) )ECG波形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分期分期:(一)超急期(早期)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内发生心肌缺血型和损伤型改变1、呈现直立、巨大、两支对称高耸的T波,多见于前壁梗死2、损伤性ST段抬高,ST段呈上斜形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较少见的为ST段下降,T波倒置,尚无异常Q波3、急性损伤性阻滞时,R波增高,时间增宽,VAT≥0.04s,QRS时限增宽,甚至可达0.12s,常可有R波电压增高或降低4、未见异常Q波或QS波5、U波倒置(二)急性期(充分发展期)(二)急性期(充分发展期)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周心肌呈现损伤、坏死1、坏死型异常Q波或QS波出现,Q波有明显切迹,一般坏死层越厚,Q波越宽,所以Q波的宽度比深度更有诊断意义。
2、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有时呈单向曲线),抬高的程度十分明显,可高达10mm以上对应导联ST段(呈镜像反应)下降,同时伴R波振幅降低3、T波倒置少数患者在ST段处于抬高时期,其后伴T波倒置(呈冠状T波)急性下壁心梗急性下壁心梗(三)亚急性期(近期)在急性期充分发展后的数周至数月(一般三个月左右)1、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线或接近等电位线2、T波由直立转为典型的倒置冠状T波,且极深,有时可超越QS波深度,末期变浅,两支对称3、梗死性Q波或QS波大多不变(四)陈旧性梗死期(四)陈旧性梗死期急性心肌梗死后(如无再次梗死)数月(6个月)至数年1、ST段回至等电位线或轻度、不同程度下降,形成室壁瘤者ST段可持续抬高2、倒置的T波转为正常或长期为静止的倒置T波(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残留异常Q波一般不再变化 ,极少数患者Q波减小或消失多见于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定位心肌梗死的定位Ø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供血区域相关Ø临床上常按心肌梗死图形出现的导联而作出梗死部位的定位判断主要依据损伤(ST段)或坏死(Q波)图形出现在哪些导联而诊断。
l下壁下壁 II III avFl前间壁前间壁 V1-V2l前壁前壁 V3、、V4、、l前前侧侧壁壁 V5、、V6、、I、、 aVLl高侧壁高侧壁 I、、aVLl广泛前壁广泛前壁 V1--V6、、I、、aVLl正后壁正后壁 V7--V9l右室右室 V3R--V5R心电图定位Ø面向急性损伤部位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正相电位,背对损伤部位的面向急性损伤部位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正相电位,背对损伤部位的电极则记录到负相电位,产生所谓的电极则记录到负相电位,产生所谓的“镜像镜像”改变远离梗死区改变远离梗死区的广泛的广泛ST段下移时常提示广泛的血管病变、预后较差段下移时常提示广泛的血管病变、预后较差Ø远离梗死部位的远离梗死部位的ST段下移被称为对应性改变段下移被称为对应性改变 (相反的(相反的ST段变化)段变化),是诊断心肌梗死高度敏感的指征是诊断心肌梗死高度敏感的指征70%的下壁和%的下壁和30%的前壁%的前壁梗死患者可出现对应性变化梗死患者可出现对应性变化 Ø典型的典型的ST段下移多呈特征性水平行或下斜形。
但怀疑段下移多呈特征性水平行或下斜形但怀疑ST段抬高段抬高的临床重要性时,对应性改变特别有帮助的临床重要性时,对应性改变特别有帮助Ø对应性改变强烈地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敏感性均对应性改变强烈地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敏感性均>90%,%,虽然无对应性改变也不能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虽然无对应性改变也不能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对应性对应性‘镜像镜像’改变改变下侧壁心肌梗死出现下侧壁心肌梗死出现 I、、aVL、、V1和和 V2导联的对应性改变导联的对应性改变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对应性对应性‘镜像镜像’改变改变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存在广泛的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存在广泛的ST段下移提示轻微的段下移提示轻微的ST抬高属于急性梗死抬高属于急性梗死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对应性对应性‘镜像镜像’改变改变Ø右心室梗死常被忽视,标准的右心室梗死常被忽视,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心室损伤不导联心电图对右心室损伤不是特别敏感的指标是特别敏感的指标 Ø40%的右心室梗死与下壁梗死有关,也可并发于前壁梗死,%的右心室梗死与下壁梗死有关,也可并发于前壁梗死,很少为孤立性梗死很少为孤立性梗死。
Ø12导联的心电图中,下壁梗死伴导联的心电图中,下壁梗死伴V1导联导联ST段抬高提示右心室段抬高提示右心室梗死,发生孤立的梗死,发生孤立的V1导联导联ST抬高是很少见的抬高是很少见的Ø右胸导联诊断右心室梗死更为敏感右胸导联诊断右心室梗死更为敏感最常应有的导联为最常应有的导联为V4R(电极被放置在锁骨中线第(电极被放置在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壁梗死患者应尽肋间)下壁梗死患者应尽早的记录右胸导联,因为右心室梗死的早的记录右胸导联,因为右心室梗死的ST段抬高时间短段抬高时间短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右胸导联电极的放置右胸导联电极的放置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孤立性的后壁梗死而不伴下壁改变孤立性的后壁梗死而不伴下壁改变(V1 - V3导联导联ST段下移段下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壁心梗后壁心梗V8和和V9后胸导联后胸导联 ST 段抬高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壁心梗后壁心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心电图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抬高持续半年以上不恢复者,伴段抬高持续半年以上不恢复者,伴T波低平波低平或倒置,可考虑室壁瘤形成(但应除外心脏肿瘤所致的或倒置,可考虑室壁瘤形成(但应除外心脏肿瘤所致的ST段抬高)。
段抬高) ((2)可有异常)可有异常Q波和电轴偏移波和电轴偏移 ((3)可呈)可呈R波降低,左胸导联出现波降低,左胸导联出现rsR′或或rSr′型或呈矮胖型或呈矮胖“M”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非非STST段抬高型心梗的图形演变过程段抬高型心梗的图形演变过程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V4 V4V4心电图改变ST段压低出现深而对称的负向的T波R波降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非非ST段抬高型心梗段抬高型心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包炎预激综合征急性心肌炎、心肌病脑血管意外肺栓塞主动脉夹层1))良性的早期复极化良性的早期复极化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2)左室室壁瘤伴胸前导联持续性的)左室室壁瘤伴胸前导联持续性的ST段抬高段抬高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3)急性心包炎存在广泛)急性心包炎存在广泛ST段抬高和段抬高和PR段下移(见段下移(见II导联)导联)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4)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V1到到V3导联导联 ST 段抬高段抬高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5)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可逆性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可逆性的ST段抬高段抬高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6)左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ST--T改变与主波方向相反改变与主波方向相反 (注意(注意V1--V3导联导联ST段抬高)段抬高)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段抬高的相关疾病Ø总结总结o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异常Q波和T波谢谢改变等心电图改变;o仅当异常Q波、抬高的ST段和倒置T波同时出现,并有一定的演变规律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