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解剖和生理.ppt
38页眼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眼的解剖学和生理学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Eye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郑通枢 教授§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眼球、眼附属器、视路和视中枢及其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眼科学基础包括眼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眼为视觉器官,居五官之首,它是全身的一部分,与身体各器官密切相关,在人的一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总总 论论眼的组织解剖眼的组织解剖§视器分三部分:•眼球(eye ball)•眼眶及眼附属器(adnexa of eye,orbit)•视路(visual pathway)眼球(眼球(eye ball)§眼球近似球形,前后径出生时16mm,成人24mm§位置: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脂肪垫衬, 有眼睑眶部保护减少震动防止外伤§突出度:12~14mm,双眼相差不超过2mm§分段:•眼前段——晶状体平面前•眼后段——晶体平面之后部§容积:6.5mL§眼球壁分三层:•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如图)§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极中央,略前凸透明横椭圆形组织。
•大小:横径为11.5~12.0mm,垂直径为10.5~11.0mm,前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为6.8mm•厚度:中央为0.50~0.55mm,周边为1mm•组织学分层:(如图所示)§①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受泪膜保护,与球结膜上皮相连,可再生§②前弹力层:为均质无细胞透明膜,不能再生§③基质层:占角膜全厚90%,200层排列整齐胶原纤维束组成,与巩膜相连,不能再生§④后弹力层:坚韧透明均质膜,是内皮细胞的分泌产物,可再生§⑤内皮细胞层:单层六角扁平细胞构成,100万个,具有角膜-房水屏障“泵”功能,损伤后角膜水肿眼球外层眼球外层 (1)眼球外层眼球外层 (2)§巩膜(sclera):由坚韧白色致密胶原纤维组成•位置:前角膜,后视神经交接,视神经穿出处为筛板,易受眼压影响•厚度:眼外肌附着处最薄,约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约1.0mm•组织学分层:①表层巩膜;②实质层;③棕黑板层•特点:血管少代谢缓慢§角巩膜缘(limbus):角巩膜移行区,为内眼手术之标志,含小梁网及Schlemm氏管,睫状带、虹膜根如图)眼球中层眼球中层 (1)§虹膜(iris):圆盘状膜,位于睫状体晶状体前,其颜色因人种而异。
中央偏内容为瞳孔,2.5~4.0mm,瞳孔缘1mm分瞳孔区和睫状区,根部薄易离断,分5层:内皮细胞层与角膜内皮延续;前界膜;基质层(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缩瞳);后界膜;后上皮层(色素上皮层)与网膜色素上皮延续,含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体(ciliary body)•位置:前虹膜根,后脉络膜,外巩膜,内后房、晶状体及玻璃体•形状:前厚后薄三角形,分两部分:睫状冠——70~80睫状突,产生房水;睫状体平部-连接锯齿缘•睫状肌由三组纤维组成,受副交感神经支配,起调节作用眼球中层眼球中层 (2)§脉络膜(choroid)•位置:前锯齿缘,后视神经周围,介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组织学分5层:§脉络膜上组织§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Bruch膜眼球内层眼球内层 §视网膜(Retina) (如图所示)•位置:起自锯齿缘,止于视盘•眼底所见:黄斑(macula lutea)含叶黄素,色素上皮细胞含色素多,黄斑中心凹为视觉最敏锐部位•视盘(optic disc)1.5×1.75mm盘状,中央为视杯,视神经穿出之部位•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排列整齐六角形细胞,黄斑区厚,与脉络膜Bruch膜连,其色素上皮层与锥杆体层有一间隙,易分离。
•组织学分10层: (如图所示) 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房水(aqueous humor)•性质:透明液体,0.2mL(前房),0.06mL(后房),弱碱性•循环:睫状上皮产生,经后房 瞳孔 前房 前房角 前睫状静脉§晶状体(lens)•位置:虹膜瞳孔后,玻璃体碟状凹前,周围由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性质:富有弹性透明体,双凸透镜,前曲率半径10mm,后6mm,直径9mm,厚度随年龄增加4mm,色变深§玻璃体(vitreous body):为透明胶质体充满玻璃体腔内,占眼内容积4/5,约4.5mL前面为玻璃体凹,其他部分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如图)眼眼 眶眶§眼眶:四边锥形体,成人眶深40~50mm,容积25~28mL,由7块颅骨构成(额、蝶、筛、腭、泪、上颌、颧骨)•视神经孔 长4~9mm,有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通过•眶上裂 长22mm,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通过,该处受损出现眶上裂综合征•眶下裂 有三叉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静脉通过•特点:有眼肌、脂肪衬垫防止外伤;有大血管,无毛细血管、淋巴管,出血时不易止血和吸收。
眼眼 附附 属属 器器 (1)§眼睑:分上下睑,上界以眉为界,下界不明显,相连处为睑缘,间隙为睑裂,睑缘睫毛2~3排,有睑板腺开口组织学分5层: (如图所示)•皮肤•皮下组织(疏松,易水肿出血,血管淋巴丰富,易感染蔓延,外伤后易愈合)•肌层(轮匝肌-面神经,提上睑肌—动眼神经,Müller肌—交感神经)•睑板•睑结膜§结膜:半透明粘膜,盖于睑内面和前巩膜,结膜囊分三部分•睑结膜•球结膜 松弛易水肿,含杯状细胞、副泪腺,损伤后易干燥•穹隆结膜:松弛多皱眼眼 附附 属属 器器 (2)§泪器•泪腺:位于眶外上方泪腺窝内,管状腺分泌泪液•泪道 (如图所示)§泪点:内眦6mm,2个,瞬目运动泪液入内§泪小管:水平8mm,虹吸作用下行§泪囊:泪囊大小10×3mm§鼻泪管§下鼻道•泪液:每分钟分泌0.9~2.2mL,受刺激而流泪 眼眼 附附 属属 器器 (3)§眼外肌:图示-前面观、侧面观和神经支配起点止点神经支配上直肌眶尖视神经周围总腱环角膜缘后7.7mm动眼神经下直肌角膜缘后6.5mm内直肌角膜缘后5.5mm外直肌角膜缘后6.9mm外展神经上斜肌巩膜,上直肌下滑车神经下斜肌眶内下方巩膜,下直肌下动眼神经视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通路 •解剖结构与毗邻: (见图)•视觉传导通路:视锥、视杆细胞(光感受器)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三级N元)视放射枕叶纹状体(视中枢)双极细胞(一级N元)节细胞(二级N元)( (图示图示)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泪膜(tear film):眼球前表面一层液体,分三层•表面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中间水液层:由泪腺、副泪腺分泌•底部粘蛋白层:结膜杯状细胞分泌§泪膜厚7μm,总量17.4μL,PH6.5~7.6,含溶菌酶,β溶素,乳铁蛋白,电解质等。
§作用:湿润、清洗、杀菌作用 保持角膜光觉特性 供给角膜氧气角膜生理角膜生理§是主要的屈光介质,相当+43D§具有透明性,有良好保护和修复特性§含有丰富的三叉神经,在角膜内脱髓鞘从前弹力层分支入上皮细胞,感觉敏锐§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丰富§其氧供:上皮细胞——泪膜 内皮细胞——房水§能量主要为葡萄糖,大部分来自房水(通过内皮细胞),10%由泪膜及角膜血管网供应虹膜睫状体生理虹膜睫状体生理§虹膜•调节瞳孔大小,控制光线进入量•瞳孔大小随年龄、屈光、精神状态而变•血管丰富,炎症时易渗出•瞳孔反射为重要观察体征§睫状体:两大功能•产生房水•调节作用房水生理房水生理§维持眼内组织代谢和营养§维持眼内压,靠睫状上皮细胞的血-房水屏障作用,一旦破坏,房水中蛋白量增加§房水含乳酸、维生素C、葡萄糖、肌醇、谷光甘肽、尿素、蛋白、矿物质、生长因子§房水循环•主要通过小梁网途径•葡萄膜巩膜途径(占10%~20%)•虹膜表面吸收(约占5%) •少量经玻璃体视网膜排出 (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脉络膜生理脉络膜生理§血管丰富容量大,占眼球总血量之65%,供视网膜外层营养,有眼部调温作用。
§黑色素丰富,起到遮光和暗房左右晶状体生理晶状体生理§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晶体囊在代谢运转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形成白内障§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19D,有独特的透光折射作用§可虑去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可调节屈光状态玻璃体玻璃体§是重要的屈光间质§对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主要成分是水(99%)、胶质(纤维网架、Ⅱ型胶原、透明质酸、粘多糖)§代谢缓慢,不能再生§具有塑形性、粘弹性、抗压性§随年龄增长,胶原纤维支架收缩、液化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具有多种复杂生理生化功能•维生素A转运代谢•药物解毒•合成黑色素和细胞外基质•吞噬消化光感受器外节脱落膜盘,维持色素屏障环境•维持血-视网膜外屏障作用,促进视网膜粘着视网膜视网膜§视网膜胶质细胞对视网膜起支持和营养代谢作用§视信息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光感受器由锥杆体细胞组成,杆细胞感弱光及无色光,锥细胞感强光和色觉§黄斑区锥细胞700万个,视力最敏锐,靠单线连接§视盘无感光细胞,为盲点§解释色觉理论很多,公认为三原色学说(红绿兰),不同调配呈五颜六色§色觉障碍有色弱和色盲。
结束放映结束放映角巩膜缘、前房和房水循环角巩膜缘、前房和房水循环角角膜膜的的组组织织学学分分层层角膜上皮层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内皮细胞层视网膜组织学分层视网膜组织学分层内界膜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从状层内颗粒层外从状层外颗粒层外界膜锥杆体层色素上皮层神经冲动视神经第三单元节细胞传导功能第一单元视细胞感光功能第二单元双极细胞连接功能神经冲动视觉中枢正常眼底图正常眼底图眼眼睑睑矢矢状状切切面面泪器的解剖泪器的解剖左侧泪器前面观左侧泪器前面观右侧鼻腔冠状切面右侧鼻腔冠状切面粘膜眼外肌前面观眼外肌前面观提上睑肌提上睑肌上直肌肌腱上直肌肌腱外直肌肌腱外直肌肌腱下直肌肌腱下直肌肌腱内直肌肌腱内直肌肌腱滑车滑车上斜肌肌腱上斜肌肌腱眼外肌侧面观眼外肌侧面观上斜肌上斜肌上直肌上直肌内直肌内直肌总腱环总腱环下直肌下直肌下斜肌下斜肌上斜肌肌腱上斜肌肌腱滑车滑车眼外肌的神经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展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视觉中枢视辐射外侧膝状体视束视神经鼻侧视网膜颞侧视网膜视交叉视觉感受器——视锥杆细胞第一级神经元——双极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三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视中枢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视束和视放射解剖视束和视放射解剖视束和视放射房水循环房水循环前房角前房角小梁网小梁网Schlemm管管房水静脉房水静脉集液管集液管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睫状体产生睫状体产生后房后房瞳孔瞳孔前房前房睫状前静脉睫状前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