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性痴呆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其意义2300字医药学类论文范文.doc
4页血管性痴呆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其意义2300字摘要:目的:对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和病情程度进行评价的 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患有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的患者各30例,将其定义为 A、B两组,再抽取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将其定义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栽脂蛋白 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载脂蛋白E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B组研究对象 的载脂蛋白E水平略高于A组研究对象结论:载脂蛋白E水平明显升高,是血管性痴呆患 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对该类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并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载脂蛋白E;血管性痴呆;多态性检测为了对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和病情 程度进行评价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有更加全面的了 解,为临床提供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诊断的有效方法,使该类患者病情程度能够得到更加 客观的评价,组织进行了此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就诊的患 有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各30例,对三组研究对象的 载脂蛋白E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就诊的患有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的 临床确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各30例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77岁,平 均68. 3岁;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2〜79岁,平均69. 2岁;C组男14例,女16 例,年龄64〜80岁,平均69. 7岁抽样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1.2方法:将抽样中的三组共90例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A、B、C三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 载脂蛋白E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3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 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研究对象的载脂蛋白E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研究对象的载脂蛋白E水平略高于A组研究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o三组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比较见表lo 表1三组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比较[例(%)] 组别2/23/3e4/4e2/32/4E3/4A组0 (0.0)17 (56.7)1 (3.3)2 (6.7)1 (3.3)9 (30.0)1 (3.3)19 C63. 3)0 (0.0)2 (6.7)2 (6.7)6 (20.0)C组1 (3.3)20 (66.7)0 (0.0)2 (6.7)1 (3.3)6 (20.0)3讨论载脂蛋白E (ApoE)是机体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决定性因素,其结构基因具有 遗传多态性特点[1]。
临床上认为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V&D)症状的因素有很多,如脑卒中的具体部位、 数量及大小等因素,但关于遗传因素特别是与ApoE基因的多态性因素的报道和研究目前还 相对较少[2]载脂蛋白E主要作为乳糜微粒的一种残基受体和LDL受体的一种配体在机体血脂代谢过 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载脂蛋白E是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 心病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3]载脂蛋白E2可以使血浆中的TC、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载脂蛋白E4则能够使血浆中的TC、LDL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通常情况下临床认为,血 浆胆固醇水平变化的8%左右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有关[4]o载脂蛋白E对神经系统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其参与神经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与神经系统的一些变性疾病、脑血管类疾病、血管性痴呆、水肿性损伤等多种临床常见疾病 有关[5]载脂蛋白E在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发病发面的主要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 相关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6]:①导致机体血脂代谢功能发生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②对巨噬细 胞、泡沫细胞的形成产生刺激效果,作用于脂蛋白的结构蛋白可以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 形成过程;③4基因携带者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程度相对较重;④对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的预后产生极 大影响,4对神经细胞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阻止作用。
总而言之,载脂蛋白E水平明显升高,是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特征性表 现,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对该类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并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4参考文献[1] 朱铁兵,马文珠.载脂蛋白E多态性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 册,2008,25(13): 131.[2] 顾中范,冯国郸,江山多,等.中国汉族人群ApoE等位基因频率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 学遗传学杂志,2006, 13(16) :239.[3] 张晓琴,肖劲松,黄朝云.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 学遗传学杂志,2007, 12(1) :245.[4] 程鎏,费伟民,王玉梅,等.老年期痴呆与载脂蛋白Ee4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 16(4) :324.[5] 蔺心敬,胡常林,谢运兰,等.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 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 14(1) :186.[6] 张津,贾建平,张新卿,等.血管性痴呆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 血管病杂志,2007, 18(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