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商品市场.ppt
20页商品市场第一节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一、假定条件在短期分析中,有一个重要的假定条件,即假设价格水平保持不变二、商品市场均衡条件1、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产出等于总需求(AD)n非计划存货(IU)是总产出与总需求的差额,即:IU=Y-AD----------(1)nIU>0,由于有超额库存积累,所以,企业会减少产量;nIU<0,由于企业库存不足,企业会增加产量;nIU=0,产出处于均衡水平,产出等于总需求,即:Y=AD----------(2)2、商品市场均衡公式n总需求(AD)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四个部分构成,即:AD=C+I+G+NX----------(3)将(3)代入(2),就可得:Y=C+I+G+NX------------(4)上式表明:产出等于支出,即商品市场的均衡n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均表示实际支出,它们的和恒等于国民收入或总产出。
国民收入或产出决定理论中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均为意愿支出,它们的和未必等于国民收入或总产出n前一章的分析表明,国民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和储蓄,就是用于交纳税款,即有Y=C+S+T,将其代入(4),就有:C+S+T=C+I+G+NX---------(5)该式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均衡公式的另一种形式I=S+(T-G)+(-NX)------(6)即投资等于总储蓄n比较第二章的一个投资与储蓄的恒等式:第二节总需求的决定一、消费函数n尽管消费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消费主要决定于可支配收入:消费随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用下述消费函数来表示:--------(7)n总需求(AD)由C、I、G、NX四个部分构成, n消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主消费自主消费(C0),即由收入以外的因素(如债券、股票、房屋)所决定的消费。
在消费函数中,C0>0,表示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大于零另一部分是由可支配收入决定的消费(cYD),它等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c)与可支配收入(YD)的乘积且:0<c<1n根据可支配收入的定义:YD=Y-T---------(8)将(8)式代入(7)式得:-----(9)n由(9)式可得:---------(10)可见c是收入的消费倾向,即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增加的数量斜率C0-cT0CYn因此,新的消费函数表明,消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与收入无关的消费(C0-cT0),即自主消费,它取决于税收的大小;另一部分是与收入有关的消费,它等于消费倾向与收入的乘积(cY),如右图二、自主支出n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生变量,即在模型内部决定的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即在模型外部决定的变量在简单产出决定模型中,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都被假定为外生变量,称为自主支出。
记为:;G=G0;NX=NX0三、总需求函数n总需求的表达式可改写为:AD=C0+c(Y-T0)+I0+G0+NX0=C0-cT0+I0+G0+NX0+cY----------(11)n用A来代表等式右边前五项的代数和,则:AD=A+cY----------(12)总需求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与收入无关的支出,即自主性自主性支出支出(A);另一部分是由收入决定的支出(cY)斜率C0-cT00ADCYI0+G0+NX0A0AD=A+cYn总消费:I0+G0+NX0)是自主支出,与收入的大小无关;这意味着将消费曲线向上平行移动相当于(I0+G0+NX0)的截距;但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消费函数的斜率仍然相同第三节均衡产出的决定与变动n说明均衡产出的决定与变动,必须利用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根据前面的分析,有两种等价的方法:一是利用产出等于总需求的条件,二是利用投资等于储蓄的条件。
一、均衡产出的决定与变动:产出一、均衡产出的决定与变动:产出= =总需求分析总需求分析1、均衡产出的决定n产出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Y=AD;而总需求可表示为两个部分的和,即:AD=A+cYY=A+cY---------(13)(Y是均衡产出) ----------(14)n均衡产出等于自主性支出的倍这个倍数,就叫乘数,它的大小取决于消费倾向即均衡产出取决于自主性支出和乘数即均衡产出取决于自主性支出和乘数2、下面用图形法说明均衡产出的决定和变化Y=ADEAD2AD1Y1Y2YADAD0Y2YY1(均衡条件用线来表示)(1)讨论均衡点的构成;(2)讨论由非均衡点向均衡点变动的过程;3、均衡产出的变动n自主支出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假设投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则根据(14)式,均衡产出也会由增加到,即:n乘数效应:当投资增加导致自主性支出增加时,均衡产出的增加等于自主性支出增加的倍,这个倍数就称为乘数效应。
当然自主消费、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加也有同样的效用4、乘数效应的形成过程1234… ………… ………n……用表示自主支出的初始增加所引起的收入的总增加,则有:---------(15)乘数轮次本轮次需求的增加本轮次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各轮次产出和收入的总增加n引致支出引致支出:自主支出的增加会引起产出和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这样增加的消费支出,叫引致支出5、乘数效应的图示解释0YEY=ADYADADHFIGn乘数效应说明,当自主支出变动时,产出也随之变动,但产出的变动要大于自主支出的变动。
n乘数效应引起乐观和悲观经济的自我实现;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就会减少投资支出投资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会导致产出更大幅度的减少反之,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会导致产出更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乘数提供了对产出短期波动的部分解释n对政府的政策也同样存在着加强作用二、均衡产出的决定:投资二、均衡产出的决定:投资= =储蓄分析储蓄分析n研究均衡产出决定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投资等于储蓄的条件-------(16)n上式表明,企业想要投资的量必须等于各个部门想要储蓄的量其中,投资、税收、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都被假设为常数,于是有:整理得:--------(17)n将(17)式代入(16)式得:整理得:或者:(与前面的结论一致)第四节财政政策:初步分析财政政策:初步分析n现在,我们仍然假设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是固定不变的,但政府税收不再是固定不变税收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比例征收所得税,即:TA=tY净税收:T=TA-TR0=tY-TR0n因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而可支配收入等于收入减去净税收所得的差:YD=Y-T故有:n再代入总需求表达式得:------(18)将T0=TA0-TR0代入(11)式()得:----(19)n比较(18)(19)式,可以看出,政府征收比例所得税对总需求有两个影响。
第一,自主支出比原来的增加了;第二,收入的消费倾向变小了,由原来的c变为:c(1-t)再将均衡条件AD=Y代入(18)式,整理得:n由上式可看出,把税收作为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常数后,均衡产出仍然等于乘数与自主支出的积但自主支出比原来变大了,乘数比原来变小了一、税收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n利用(20)式,从扩大乘数方面进行分析;n从税收减少提供了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方面进行分析20)二、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对产出的影响n现在假设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增加购买支出n政府购买的增加会导致自主支出的等量增加,即在坐标图上,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向上平行移动相当于的距离1、利用图形分析政府购买的增加对产出的影响2、利用函数分析政府购买的增加对产出的影响n根据(20)式,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则均衡产出也会增加,则:计算增量:n即当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时,产出的增加相当于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倍。
三、转移支付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n政府转移支付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总需求但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对总需求产生间接的影响n根据式:当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时,自主支出的增加为,产出增加的数量为即:n由上式的乘数因子可见,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对产出增加的作用,比政府购买的增加对产出增加的作用要小四、自动稳定器(1)税制的自动稳定性(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经济衰退,会增加失业保障津贴、福利津贴和其它收入补助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