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排查练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人教版.doc
5页易错排查练 (第5章)(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分析错误原因 不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句箴言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是指气候、地貌、生物、水文、土壤等,五大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气候,其次是地形,分析其对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时应主要从气候的降水、温度的分布变化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入手2018·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D 2.A [第1题,读图可知,②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④表示汽车和工厂等向大气中排放CO2绿色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或汽车、工厂等排放的CO2增多,都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更加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循环过程涉及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
]易错点2 区域地理环境整体表现分析错误原因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形成与表现理解不透一句箴言 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是在其特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气温与降水的组合结合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生物条件等,形成统一演化发展的特定地理环境,并进而影响其他区域的环境形成与发展2018·湖北重点高中模拟)某群岛面积12 200平方千米,由大约200个岛屿组成,岛上建有一座城镇岛上植被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复可见读下图,完成3~4题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C.过于单一的地形 D.火山的不断喷发4.群岛禽鸟丰富得益于(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3.A 4.B [第3题,该群岛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阴凉多风的气候不利于树木生长,是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第4题,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有寒流流经,鱼类饵料丰富,鱼类数量大,B正确;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靠近大陆对鸟类影响不大,A、C错;该岛上有城镇分布,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强弱,D错。
]易错点3 区域自然带类型的判断错误原因 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掌握不准一句箴言 自然带是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特定的植被与土壤并成带状分布的自然景观不同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洋流等因素的分布密切相关判断水平陆地自然带类型时应从地理位置入手,判定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而确定对应的自然带类型2018·晋城模拟)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5~6题 【导学号:21490070】5.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B.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草原C.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D.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6.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洋流 D.地形5.A 6.C [第5题,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景观是热带雨林,因此甲是雨林;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景观是常绿硬叶林,因此乙是常绿硬叶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景观是荒漠或半荒漠,因此丙是荒漠或半荒漠第6题,由上题可知,丙自然带景观为荒漠或半荒漠 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荒漠、半荒漠向南北延伸,所跨纬度较广。
]易错点4 不同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分析错误原因 对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一句箴言 任何一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都是热量和水分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其次是水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是水分,其次是热量;而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是海拔高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7~8题 【导学号:21490071】7.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8.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7.A 8.D [第7题,我国北部地区植被的分布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大兴安岭以东为森林,以西为草原,贺兰山以西为荒漠,故A项正确第8题,森林植被的分布与降水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降水丰富的地区最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的季风区我国北部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小,局限于大兴安岭、长城以东地区,故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小;我国南方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川西山地、横断山区以东的大片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树木生长,因而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大,故D项正确。
纬度影响森林分布的南北宽度,洋流只是影响沿海的森林分布,地形只是影响局部地区的森林分布,对森林的宽度影响很小,故排除A、B、C三项]易错点5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分析错误原因 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解失误,判断不准一句箴言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布相似,山地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自然带谱越丰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往往阳坡高,阴坡低,存在雪线的山地,往往在迎风坡一侧,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下图示意某山地南、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9~11题9.该山地位于( )A.北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10.据图判断,该山地( )①北坡是阳坡 ②北坡是阴坡 ③北坡是迎风坡 ④北坡是背风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 B.地形 C.坡向 D.光照9.B 10.C 11.A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的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其对应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说明该山地地处地中海气候区,位于温带;该山脉同一自然带在南坡的海拔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由此可知该山脉位于北半球。
选B第10题,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脉北坡的雪线远低于南坡,由此可判断出北坡为迎风坡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北坡是阴坡第11题,影响该山地垂直方向上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影响该山地垂直方向上森林、草甸、荒漠等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易错点6 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分析错误原因 对非地带性的含义理解不透导致对其形成原因分析不准一句箴言 非地带性现象就是由于某种因素的特殊变化,从而导致了自然景观的异常变化与分布;判断时应主要分析特殊的 自然景观与其主导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将与之对应的水平地域分异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侧为西侧读图回答12~14题1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的气流影响13.同一自然带的高度M侧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差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14.图中非地带性荒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C.海陆分布 D.降水12.C 13.D 14.A [第12题,M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1月均温最高,且雨热不同期,故M地区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13题,图中山地M侧面临海洋,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自然带分布的海拔偏高第14题,该区域受西风影响显著,图中非地带性荒漠虽然离海不远,但该荒漠位于西风的雨影地带,降水量小,即地形是形成图中非地带性荒漠的主导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