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易学──天干 地支藏干的正确表达.doc
11页计算易学──地支藏干的正确表达 地支藏干,其本质是对应每一地支中所藏的代表自身的五行气,以便能与日元产生相互对应的关系与天干反映方位变化不同,地支所反映的是以时间属性为主,所以,除了本气以外,地支还藏有五行气的其它成份,这些五行气与天干对应,故称之为地支藏干 地支藏干的地位在四柱理论中举足轻重,是八字中构成官印财比等六神的根据,直接影响用神的确定,不可小觑 地支藏干的表述古人早己列明,诸如<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等权威文献多有记载,但内容并不雷同,有划一为一支藏三干的,也有一支藏一二三干不等的,亦有在干后附加日数的,以反映所藏各干其作用力之不同最典型的要数古人的<地支藏遁歌>,四柱算命术界是耳熟能详的了此歌并未附注藏干的日数比例,后人有按此歌的形式标示比例日数的,五花八门 同一种东西为何会有不相同的表述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有的表述中哪一个是最合理的呢?使用者是必须知道的 将若干地支藏干表并列一起分析,得到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结果原来这些`传统'和`创新'的表述中,无一例外地都违背了一个宇宙中最基本的原则──五行守恒律,也就是说,地支所蕴涵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各自在十二地支中的和值一定应该是相等的。
物理学中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莫不如此现有的地支藏干只满足不同地支之五行和值守恒而不满足不同五行之和值守恒,表明他们都必定不是正确的表述 只要将各表的五行按子丑寅卯……戌亥各自相加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下面以<地支藏遁歌>为例说明这一点 从<地支藏遁歌>归纳的地支所藏天干五行关系如下:子:癸水丑:癸水 辛金 己土寅:甲木 丙火 戊土卯:乙木辰:乙木 戊土 癸水巳:庚金 丙火 戊土午:丁火 己土未:乙木 己土 丁火申:庚金 壬水 戊土酉:辛金戌:辛金 丁火 戊土亥:壬水 甲木 共计:木──5个、火──5个、土──8个、金──5个、水──5个这是在十二地支藏干有一二三个不等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若对它们作比例分配(即每一地支藏干总分额为1),结果就是:木──2.50、火──1.83、土──2.83、金──2.33、水──2.50 问题己一目了然其它表述情况大同小异,和值都是参差不等的,无一例外共同的特点是土气都明显大于木火金水,超出都接近一倍可见它们都犯有相类似的毛病,要想从它们之中挑选出最合理的一个来使用已没有甚么意义了,无论它们是多么经典多么权威必须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重新推演 前人有地支藏干内容出自人元司令的说法,以主气余气推演得之。
细想这有点象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颇难脱离互为因果之巢臼要使结论明确可靠,还是从最基础的五行消长入手为妥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消长为基础的在十二地支的轮回内,五行是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变化之中既是一个圆周运动,五行的变化轨迹应是一组正弦曲线木火金水四气间隔相同,但顶点底点不一样,而土气的间隔只是其它四气的四分之一下面以一年周期之例阐述这一变化过程 二十四节气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五行在不同的节气的高低分别如下:木:顶点春分,底点秋分,夏至冬至为中位数;火:顶点夏至,底点冬至,春分秋分为中位数;金:顶点秋分,底点春分,夏至冬至为中位数;水:顶点冬至,底点夏至,春分秋分为中位数;土:顶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底点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中位数是在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之间 在二十四节气中,月支是以节为界以气为代表的下表是遵照上述原理依五行气木火土金水次序排列十二地支(十二气)的正弦函数值: 木 火 土 金 水子-冬至: 0.50 0.00 0.00 0.50 1.00 丑-大寒: 0.75 0.68 0.75 0.25 0.93寅-雨水: 0.93 0.25 0.75 0.75 0.07卯-春分: 1.00 0.50 0.00 0.00 0.50 辰-谷雨: 0.93 0.75 0.75 0.07 0.25巳-小满: 0.75 0.93 0.75 0.25 0.07午-夏至: 0.50 1.00 0.00 0.50 0.00未-大暑: 0.25 0.93 0.75 0.75 0.07申-处暑: 0.07 0.75 0.75 0.93 0.25 酉-秋分: 0.00 0.50 0.00 1.00 0.50戌-霜降: 0.07 0.25 0.75 0.93 0.75 亥-小雪: 0.25 0.07 0.75 0.75 0.93 这是五条正弦曲线的组合,木火土金水五行每列的和值都是6.00,但是,由于土气的周期长度与其它四气并不同步,故和值并不一样,因此要作比例分配调整。
在最终的地支藏五行列表中,把分额小于百分之五的微量五行剔去,可得到满足常规预测需要的地支藏五行的正确表达:子:水2 木 金丑:水 土 金 寅:木 土 水卯:木2 火 水辰:木 土 火巳:火 土 木午:火2 木 金未:火 土 金申:金 土 火酉:金2 水 火戌:金 土 水亥:水 土 金其中,每一地支中所藏的五行量是按个数比例分配,后面跟数字2的表示占两份比例求关于干支合化的所有理论2)将生助日干的天干旺度相加,设值为A;(3)查日干对月令的当令度是多少,设为N;(4)求日干的平衡标准值:B=(4.5-0.9×N);(5)若A大于B,则日干属强,若A小于B,则日干弱如果A越接近B,日干就越趋于中和日干强弱的程度如何,似二者相差多少而定,只要计算较多的八字就会有体会这种方法,不需要理会八字中各干支的刑冲化合、六甲空亡等问题,仍能极准确的定出八字强弱虽然从学理上来说,它并不是很严密的,但从判别八字强弱方面讲,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而下一步,找出八字的“中和用神”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地支遁藏子 癸0.65 (壬0.35)丑 癸0.3辛0.1己0.6寅 甲0.5丙0.25戊0.25卯 乙0.65 (甲0.35)辰 乙0.3戊0.6癸0.1巳 庚0.25丙0.5戊0.25午 己0.3丁0.35(丙0.35)未 己0.6乙0.1丁0.3申 戊0.25庚0.5壬0.25酉 辛0.65(庚0.35)戌 辛0.3丁0.1戊0.6亥 壬0.5甲0.25(戊0.25)N值查法查月支中所藏印比的旺度比。
如,甲日寅月,N=0.5;卯月,N=1;辰月,N=0.4,……举例:癸丑 庚申 乙酉 辛巳乙 1癸 1丑 癸0.2申 壬0.25酉 0巳 0A=乙1+癸1+癸0.2+壬0.25=2.45N=0.25B=4.5-0.9*0.25=4.275因为 A< 本造格局从官,金土为用 四柱的干支量化 版主 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四柱中各干、支的强弱?用什么来衡量某五行在四柱中的力量大小呢? 笔者参考了多种干支量化法后,设计了一种计算五行分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该计算方法,分四步: (1)计算四柱中各五行的初值四柱中的每个柱都由干支组成设每一天干为100分,每个地支也为100分但地支中又藏天干,如申中含有庚、壬、戊三个天干,则庚为60分,壬为30分,戊为10分各支藏干的分数见下表: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癸 100己 癸 辛 60 30 10甲 丙 戊 60 30 10 丁 己 70 30己 丁 乙 60 30 10庚 壬 戊 60 30 10 辛 100戊 辛 丁 60 30 10壬 甲 70 30例:乾造癸 卯 庚 申 庚 寅 辛 巳 100 乙 100 庚壬戊 100 甲丙戊 100 丙戊庚 100 603010 603010 603010 合计各五行分数得出初值,如下表: 初 值 木 (乙)100+(甲)60 = 160 火 (丙)30+(丙)60 = 90 土 (戊)10+(戊)10+戊30 = 50 金 (庚)100+(庚)60+(庚)100+(辛)100+(庚)10 = 370 水 (癸)100+(壬)30 =130 上表得出的数值就是各五行在不考虑旺衰情况下的初值。
2)五行处于各状态下的量化值:某五行在旺状态下的分数为2;某五行在相状态下的分数为1.414;某五行在休状态下的分数为1;某五行在囚状态下的分数为0.707;某五行在死状态下的分数为0.5;(3)五行逐月系数 五行在各月中都有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如申月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这点大家都知道但这是不全面的请看:申中含庚、壬、戊,那么,在申月就应该由庚、壬、戊同时行使权力这也是有些书上介绍过的笔者认为这样较合理既然月支中各天干同时行使权力,那么,各五行在某月的旺衰情况就复杂了: 如处于申月的金:旺于庚、休于壬、相于戊,根据五行处于各状态下的量化值可知:金旺于庚,金的分数为2×60/100 = 1.2金休于壬,金的分数为1×30/100 = 0.3金相于戊,金的分数为1.414×10/100 = 0.1414最后得出金在申月的总分数为:1.2+0.3+0.1414=1.641 这个总分数称为五行逐月系数4)计算各五行终值:各五行的初值乘以逐月系数即为终值,接上例,得下表: 五行 初值 逐月系数 终值 终值与平均值之比 木 160 0.795 160×0.795=127.2 0.61 火 90 0.674 90×0.674=60.7 0.29 土 50 1.012 50×1.012=50.6 0.24 金 370 1.641 370×1.641=607.2 2.92 水 130 1.498 130×1.498=194.7 0.94 平均值:208.1 根据上表,立即可以看出:柱中金的数值为2.92,日元明显偏旺。
当然,这只是得出一个四柱中各五行的基本强度,可在此基础上再论“生克制化,刑冲合害”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见解关于五行逐月系数的取法有很多种,但最合理的只能有一种,希望朋友们能找出更合理的算法;也可求出各天干的终值,标在各干下面,这样,干支的强弱更容易看出,该干支与它干支关系更容易判断第一节 五行旺衰1 、旺相休囚死 传统的评判五行旺衰的标准是以天干生旺死绝表即长生沐浴冠带……胎养来衡量的,经实践检验,此法并不完善且错露很多,经实践检验应改用五行的“旺相休囚死”来衡量五行旺衰方为正确的理论 何谓五行的旺相休囚死?所谓旺相休囚死就是把22个天干和地支不分阴阳把它放在春夏秋冬四季里,用四季来衡量它的旺衰,衡量出来的结果以“旺相休囚死”来表示如,春天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天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秋天金旺水相火囚木死,冬天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春夏秋冬的界定和几种特殊的情况 春夏秋冬的界定是:寅卯月——春天,巳午月——夏天,申酉月一秋天,亥子月——冬天,辰戌丑 未月——四季(土旺之。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