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幻灯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识.pptx
19页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识别和诊断08-2017-RESP-1158679-0002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我国严峻的儿童哮喘形势•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达3.02%,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为2.72%,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0.29%•调查同时显示1,3-5岁学龄前儿童患病率最高,高于6-14岁学龄儿童和0-2岁婴幼儿1.97%3.02%研究设计: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研究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7个省或自治区,4个直辖市 等共43座城市,开展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计算并确定各城市所需调查样本量,共完成463982名儿童的初筛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10):729-735.+53%(n=63717)(n=96975)(n=303245)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我国儿童哮喘特点•哮喘起病时间早–13-14岁哮喘儿童起病最多发生于2岁(15.4%,133/861)和3岁(14.5%,125/861 ),其次为1岁(11.7%,101/861)和4岁(10.7%,92/861)•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P10天发作>3次/年,或出现严重的发作 和/或夜间症状加重两次发作之间,儿童玩耍或大笑时 出现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过敏性疾病或有家族哮喘史上呼吸道感染期间,症状(咳嗽、 喘息、呼吸困难)持续>10天发作>3次/年,或出现严重的发作 和/或夜间症状加重两次发作之间偶尔出现咳嗽、喘息 或呼吸困难症状模式 (可能随时间变化)100%100%符合这些症状模式的病毒诱发性喘息儿童的百分比基于症状模式,可能确立哮喘诊断或对常规控制剂治疗有应答的 病毒诱发性喘息儿童的百分比5. From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www.ginasthma.org/.摘自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5.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辅助哮喘诊断的相关检查5辅助检查特应性检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 或变应 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评估变应 原。
大多数哮喘儿童在3周岁后会出现特应性,但是没有特应性并不能排除哮喘诊断胸部X线若怀疑喘息或咳嗽儿童的哮喘诊断,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结构异常(例如先天性大叶性肺 气肿、血管环)、慢性感染(例如肺结核)、吸入异物或其他诊断肺功能检查由于大多数5岁以下儿童难以进行重复性呼气动作,因此在哮喘诊断中作用不突出 但是,4-5岁儿童若经过训练 且有可见的奖励,通常也可以掌握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可以在潮式呼吸的年幼儿童中测量FENO的分级浓 度 在反复咳嗽和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若从上呼吸道感染开始超过4周测量发现 FENO升高 ,则提示哮喘诊断 FENO检测 尚未广泛应用风险评 估工具哮喘预测 指数(API)等5. From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www.ginasthma.org/.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哮喘预测指数2•有效地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如果结果为 阳性,建议按哮喘规范治疗•在过去1年喘息≥4次,并且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或2项次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病史•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主要危险因素•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与感冒无关的喘息次要危险因素2. 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试验性治疗5启用控制剂 治疗*(至少 2-3个月)评估: ①症状控制(日间和夜间) ②喘息发作和加重的频率治疗期间, 症状明显改 善停止治疗后, 症状恶化支 持 哮 喘 诊 断由于年幼儿童的哮喘变化多端, 因此可能需要多次试验性治疗才能确立哮喘诊断5. From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www.ginasthma.org/.*按需使用SABA+常规低剂量ICS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抗哮喘药物 vs. 抗生素2008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尽管存在过度治疗的可能性,但与使用抗生素相比,抗哮喘药物治疗 可以明显减轻学龄前儿童喘息发作的严重程度和缩短喘息时间•对于反复喘息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学龄前儿童,建议使用抗哮喘药物 诊断性治疗2-6周后进行再评估•必须强调,学龄前喘息儿童大部分预后良好,其哮喘样症状随年龄增 长可能自然缓解,因此,必须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 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2. 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鉴别诊断5•需要排除的疾病:✔✔✔反复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肺支气管发育不全✔✔✔胃食管反流气管软化症囊性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疾病体外异物吸入免疫缺陷✔✔肺结核血管环以下特征提示需要其他诊断或进一步诊断• 生长迟缓• 新生儿或症状出现非常早(尤其是与生长迟缓相关的情况)• 呼吸道症状引起的呕吐• 持续的喘息• 对哮喘控制剂治疗应答不佳• 不是典型诱因(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 局灶性肺或心血管体征,或杵状指• 与病毒性疾病无关的低氧血症5. From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www.ginasthma.org/.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总结 - 积极诊断,合理治疗•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调查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患病率较高,起病时间早1–3-5岁儿童患病率为4.15%–0-2岁儿童患病率为1.77%•哮喘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2,前提是正确识别和诊断哮喘,从而在哮喘起病时立即进行干预,旨在安全地减轻哮喘症状和有效地控制发作,同时减轻气道病理性免疫损伤和异常修复过程,促进肺部的正常生长发育6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10):729-735. 2. 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6. 陈爱欢. 加强儿童哮喘及相关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 2005,43(6):402-405.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