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
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3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布局,明确各层的主要特征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分层 大约高度 气温的垂直变化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①____千 米以下 随高度增加而②____________ 天气现象繁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③__________ 平流层 ④______ 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⑤______ 利于飞机⑥ 高层大气 ⑦____千 米以上 气温变化繁杂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主要表现为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和⑩________ (1)选择性吸收:臭氧层中的臭氧和高层大气吸收波长较短的?________光,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________光 (2)散射和反射:散射主要变更太阳光线的方向;云层或尘埃能反射太阳光线,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反射?________。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地面辐射:从波长看,地面辐射属于?________辐射,地面辐射是?____________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大气辐射:大气吸收?____________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为大气辐射,它属于?________辐射 (3)大气逆辐射:射向?________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____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该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由○ 21________向○22________递减的重要理由;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 23____,地面辐射越○24____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是指○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 26________________相一致 (3)其他因素:以○ 27________因素的影响最大在同纬度地区,○28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到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探究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探究材料】 王老师乘飞机到外地出差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不久后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1.请分析为什么会展现这种变化? 2.为什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3.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4.你知道地球大气层毕竟有多厚吗? 【规律总结】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 垂直 分层 高度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 运动 天气 现象 与人类 的关系 规律理由 对流层 低纬17~ 18千米,中 纬10~12 千米,高纬 8~9千米 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 递减,大约 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 低0.6 ℃ 地面是对 流层大气 主要的直 接热源,离 地面远,气 温越低 对流运动 显著 繁杂 多变 人类生活在对 流层底部,与 人类关系最密 切平流层 自对流层 顶至50~ 55千米 下层气温 随高度变 化很小,30 千米以上 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 急速上升 该层气温 根本上不 受地面影 响,而靠臭 氧大量吸 收太阳紫 外光而增 温 平流运动 为主 天气 晴朗 ①臭氧大量吸 收紫外光,成 为人类生存环 境的自然屏 障;②大气稳 定,利于高空 飞行 高层大气 自平流层 顶以上到 大气上界2 000~3 000 千米 起初随高 度增加而 递减,后随 高度增加 而上升 高空有氧 原子吸收 太阳辐射 稳定 少变 自下而 上先对 流后平 流 80~500千米 高空有若干电 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 重要作用 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回复以下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2022年9月,我国放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 ℃~20 ℃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探究点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材料】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那么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火),少得烟气,那么免于霜矣 1.造成“是夜必霜”的理由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巩固 2.“放火作煴,少得烟气,那么免于霜矣”的理由是( )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巩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假设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冻害?为什么? 4.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规律总结】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三个方面 作用 形式 作用 特点 参与作用的 大气成分 被削减的 辐射 形成的自然 现象 反射 作用 无选 择性 云层、较大 尘埃 各种波长的 太阳辐射 夏季多云的 白天,气温 不太高 散射 作用 有选 择性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 蓝、紫色光 晴朗天空呈 蔚蓝色 无选 择性 颗粒较大的 尘埃等 各种波长的 太阳辐射 阴天、黎明天 空呈灰白色吸收 作用 有选 择性 臭氧、水汽、 二氧化碳 紫外光、红 外光 【考例探究2】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 ①________辐射;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 (3)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
(4)影响图中①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填) 【巧学速记】 1.图示法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如上图所示,大气的保温作用分三个过程:(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即“太阳暖大地”;(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大气猛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即“大地暖大气”;(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它将其中很大片面返还给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即“大气还大地” 2.图示法记忆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重要学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规律与人类的关系、逆温现象应理解掌管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大气逆辐射的转换过程,温室效应等是根本地理学识,最轻易出考题,会运用这些学识解释地理现象 参考答案 课前打定区 ①12②递减③最紧密④12~50 ⑤递增⑥高空飞行⑦50⑧选择性吸收⑨散射⑩反射?紫外?红外?越强?长波?对流层?地面辐射?长波?地面?保温 ?强○21低纬○22两极○23大○24强○25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外观 ○ 26纬度的变化○27气象○28年日照时数的长短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这种现象可以用降水的时空变化来解释。
大致有三种可能:一是起飞时下雨,起飞以后该区域中断了下雨(时间变化);二是该区域地面下雨(对流层),高空不下雨(平流层→垂直变化);三是机场下雨,机场以外不下雨,即飞机离开了降水区域(水平变化) 2.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高,获得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根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3.平流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4.根据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在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地球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分外接近,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考例探究1 (1)B (2)D (3)C [第(1)题,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摈弃④;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摈弃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选择B项第(2)题,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若干电离层(大约80~500千米高空),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第(3)题,“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依据图所示读出相关数据即可] 探究点二 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2.“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它可以猛烈吸收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巩固,近地面气温较高,故A选项正确 3.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