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涉县一中高二寒假语文答案.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632608
  • 上传时间:2018-05-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7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梁宗岱先生》阅读答案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 的表述效果 (4 分)(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 分)(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 分)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 分)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 分)参考答案:1. (1)夸张手法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2)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2.为人富有激情, 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随性洒脱, 朗读起来气势磅礴, 任由性情勃发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3.划线部分高度赞扬了梁宗岱先生仁爱生活、激情似火、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性格 和人格魅力,号召人们像梁宗岱先生学习,用激情点燃生命之火,用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热爱生命和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 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 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 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 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 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试题答案】答 A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D、E 不给分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 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 分) 【试题答案】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 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 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6 分) 【试题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 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 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 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 改动有没有道理 ?请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试题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 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 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 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 “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 战,“观棋不语 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 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 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 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 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阅读答案下笔不觉师造化(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 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答案: C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A、E不给分解析: 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 分 )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亦雅亦俗汪曾祺》阅读答案参考答案:( 1) BE ( A项“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错,C项“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错, D项“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与原文不符 2) (6 分)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 ②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③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②与陶渊明和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

      6 分每答出一点给3 分,意思对即可 4)( 8 分:观点明确,给4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 分)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大菜’,只喜‘小菜’这样的文人故习”;作画是‘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我所认识的盖茨》阅读答案参考答案:12.(1)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给 1 分;答 A、C不给分A. “通过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信”与原文明显不符;C.对作者感动的原因理解错误;E.不太全面 2)①为工作中受到了盖茨很多帮助和有益影响而心存感激;②为盖茨退休后自己不能与之共事受益而难舍;③为盖茨退休后能全身心地致力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而感到高兴 6分;答一点2 分意思对即可)( 3)①谦虚好学,善于思考,对不熟悉的领域充满好奇②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眼光,渴望了解并能尊重不同的文化③看问题很深刻,思路清晰, 能很快抓住问题核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④亲切平和的人格魅力⑤对于名位财富淡泊的态度,对慈善事业的热心⑥对梦想不断追求的精神6 分;答出1 点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 ] 观点一: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要点:①人要有梦想,并须为之不懈努力有了梦想但不肯努力,只幻想着一步登天,也很难实现自己梦想②最高的梦想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应上升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高度观点二: 人对于财富要有一个明智的态度要点: ①财富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都是必需的, 但人获取财富要通过个人努力和正当的手段②人可以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但不应迷恋财富,即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观点三 :人要有社会责任心并懂得回馈要点:①做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超越小我的狭隘,为社会做贡献②回馈不是简单的施舍和捐赠,而是一项需要激情投入的事业 8 分;观点正确2 分;阐述看法6 分,其中每个要点3 分,要求适当联系文本内容和社会实际,如只有要点而没有联系文本内容和社会实际扣1 分 )详细参考: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