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清水隧道进口段环水保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14页).docx
14页工程概况 1二、 环水保施工原则 1三、 环水保组织机构的建立 1四、 施工环境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 2五、 总体环水保措施 5八.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68.1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 68.2生态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68.3声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78.4振动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78.5水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88.6空气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 88.7固体废物影响因素调查 8九、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89.1施工环境、水土保持规划制度 89.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99.3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9十.环境保护措施 910.1减小生态破坏 910.2噪声控制 910.3水环境保护 910.4 大气环境保护 1010.5固体废弃物处理 1010.6水土保持措施 1010.7 作业环境保护 1110.8施工弃渣控制措施 1210.9避免扬尘及有害气体的措施 1210.10施工生活垃圾等废物的处理措施 1210.11施工生活废液的处理措施 13清水隧道进口段环水保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清水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境内,进口段起讫里程为 DK362+776- DK364+434隧道进口位于 R-3504.525m 的曲线末端上,进口端大部分洞身位于直线上。
工程所在处位 于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受多期次构造的复合,揉皱及构造节理发育,其展布与区域 构造线基本一致,以近东西和北西向为主工点范围内未见区域性大断裂通过,但由于该段岩体以千枚岩为主,岩质较软,受区 域构造的影响,揉皱、褶曲现象极为普遍,节理裂隙发育,薄层、薄片状岩层被切割成块 状、碎块状,岩体破碎,局部冲沟岩体极破碎隧道通过区地表沟谷均为季节性流水沟, 隧道进口段北峪河常年流水,其他沟谷均为干沟二、 环水保施工原则 通过规范项目部环境管理工作,使项目部的环境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避免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 失,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在施工时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化害为利,创造清洁 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三、 环水保组织机构的建立 成立环水保控制管理机构,成立环保和水保领导小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 经济上保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满足国家规定标准和当地环保部门标准,落实环境保护 责任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 长:孙伟刚副组长: 牛刚 程实 董强明成 员: 王雷亭 潘小峰 钟安兵 薄斌山第 1 页 共13页安全质检部r 1工程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物资设备部— 1T隧道架子二队四、施工环境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1、项目经理(1) 认真贯彻实施环境、环水保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要求在本单位实施的符合性和 有效性负责,对所承担工程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2) 提高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明确并督促各类人员严格履 行环境、安全管理职责,开展规定的环境运行活动3) 贯彻实施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4) 指挥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调配和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力、资金、物资、设备、 设施等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受控5) 支持副职和各类管理人员行使管理职责,做好内部信息沟通和交流或协商,创造 并保持员工充分参与实现公司和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和谐氛围6) 定期不定期组织对相关方意见和要求的调查、沟通和交流活动和相关方的满意度7)审批《指标和管理方案》等文件,定期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监测 活动8)认真履行管理职责,落实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主管的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绩效负责2.总工(1)协助经理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负技术领导责任2)组织制定并确保实施工程项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组织 编制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检查活动,参加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的 监测活动。
3)对环境和安全违章及时予以纠正,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组织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改进措施3、工程部部长和技术员(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做好 操作交底工作;(2)严格按规范、标准、图纸等指导施工,经常检查、分析技术交底执行情况,解决 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编制施工中各种施工技术资料,并对资料内容的准确性、签字的齐全 性、部位的全面性负责;(3)参加图纸会审,办理技术性洽商,参与物资采购定货,参加物资的进货验证或检 验工作,参加工程质量检查、验收;(4)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4、物设部(1)负责工程物资计划的编制、报批、定额用料、成本核算、现场料具管理工作,建 立健全物资管理台帐和证实物资质量合格的有效记录;(2)负责进场物资的验收、标识、记录,保证工程所需物资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 康安全要求,并将物资质量证明依据及时传递给技术部门;(3)负责进场物资的贮存、保管、维护、发放、退场工作,组织进场物资的场内搬运, 防止物资损坏、变质、丢失和污染环境;(4)负责组织物资供方的选择评价,对物资供方的环境行为施加影响;(5)参与制定并监督实施材料节约措施, 积极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新材料,负责“ 主材”节约指标的实施;(6)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对施工余料、废料进行分检、回收、利用,减少浪费,节约 资源;对危险品、固体废弃物进行控制、处置。
7)参与设备的选择、组织设备进场、安装验收和退场,对设备使用期间的质量、安 全和环保性能、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监督,保持设备的能力;(8)对设备的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测量、控制,减少和控制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预防和减少设备事故,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5、安质部长(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2)协助领导组织安全竞赛、安全须知、预防等活动,做好安全交底和日常安全检查 工作;(3)参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方案,提出具体意见并监督执行;(4)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5)参加并协助因工伤亡事故调查,落实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 理资料、台帐6、综合办公室(1)协助领导建立各项环卫制度,拟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并监督落实;(2)贯彻实施环境管理方案, 对有关目标、 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负责生活污水、 垃圾的管理,落实节水、节电指标,组织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3)对办公区、生活区的清洁卫生进行检查,对环卫违章进行纠正。
4)宣传贯彻国家、地方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行使工会 劳动保护监察员的职权;(5)参与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问题的调查、有关劳动保护计划、措施的制定,协助进 行安全教育,提出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改进建议;(6)经常检查施工现场设备及各种防护设施、 安全设施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 保证其正常运转;(7)经常检查施工现场扬尘、毒、噪声有害作业状况,督促防治和个体防护工作,督 促女工保护工作;7、架子队(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无技术、环保、安全等要 求的作业交底不施工;(2)认真进行个体防护,减轻有害作业对职业健康安全危害;(3)自觉接受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本工种工序作业的不合格品 和违章行为五、总体环水保措施1)为加强分部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达到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国家、铁道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2)施工产生污染的工程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 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3)工程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须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确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 “三同时”(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六、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少 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 ,实现环境监控达标,确保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把兰渝铁路建设成为绿 色、环保工程七、环水保护保证体系环保、水保责任体系环保、水保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部安质部 计划部 物设部办公室监督施工全过 程的环保工作, 对不符合规定 的进行纠正;发 现并配合解决 施工中出现的 环境问题;开展 环保活动和环 保知识的培训; 保证环保设施 的有效运行制定项目环保 措施和分项工 程的环保水土 保持方案;监 督各项环保、 水土保持技术 措施的落实; 解决施工中出 现的污染环境 的技术问题合理安排 生产,减 少对环境 的干扰; 组织各项 环保、水 土保持技 术措施的 实施保证使用的各类机 械在安全、良好的 状态下运行;监督 操作人员按操作规 章作业;保证按要 求贮存和堆放材 料;对有毒有害危 险物品严格管理和 领用制度;负责各 种施工材料的节约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 明和技术素 质;组织对 施工人员的 环保、水土 保持培训、 考核、再利用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的具体工作八.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8.1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为施工噪声、废水、扬尘和 固体废物等排放对周围环境形成的暂时性影响。
1) 施工准备阶段:拆迁建筑垃圾、施工噪声、燃油废气、扬尘、生态及景观影响、 区域交通干扰、居民生活影响2) 施工阶段:施工噪声、振动、施工废气、扬尘、施工废水、弃渣水土流失、生态 及景观影响、区域交通干扰3) 装修及设备调试阶段:施工噪声、扬尘、施工废水、建筑垃圾、生态及景观影响、 区域交通干扰8.2生态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标准(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1、 工程占用土地影响——包括铁路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2、 扰动地表影响——主要是土石方施工对地表开挖、填埋等3、拆迁、砍树影响一一工程实施将拆迁房屋、砍伐树木,以及引起道路、沟渠的改移4、隧道环境影响一一隧道分布地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弃渣处置困难弃渣将占用 大量的土地,改变土地的使用功能、破坏土地上的植被,处置不当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 失;另外,弃渣场临时占地对土地植被有一定的影响2) 评价标准: 工程项目位于甘肃陇南地区本项目沿线植被脆弱贫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工程的修 建将不可避免的对沿线环境与生态产生不良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 生态影响》(HJT1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