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鱼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86947288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鱼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一、 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 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耍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 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 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2. 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血的湿润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 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 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3. 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 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4. 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应按一定 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 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二、 检查方法1. 现场观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pH值,察看水 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 措施等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Z用;2. 肉眼检查 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 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

      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 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因此,凡 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3.镜检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主耍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 片法三种方法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鲍丝、体表溃疡处、 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 水)用银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受检组织不 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压片法是用一些柔软组织,如肝胰脏、肌肉、心脏、肠壁等进行检查 取一点组织一小块于玻片上,轻轻盖上另一载玻片,轻压令受检组织压成 一透明薄片,即可观察,无需加水亦可用盖玻片加压,做成血片检查涂片法适用于粘液性样品的检查,如血液,虾类肝胰细胞中病毒包涵 体检查 用于检查的病鱼应有一定的数量,以保证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有条件时应检查3T0尾三、检查步骤检查病鱼时,需按一定步骤顺序进行,一般先体外,后体内各器官 的顺序先后如下:⑴粘液、⑵鳍、⑶鼻腔、⑷血液、⑸鲍、⑹口腔、(7)脂肪组织、(8)胃肠、(9)肝、(10)脾、(11)胆囊、(12)心脏、(13)鳏、(14)肾、 (15)膀胱、(16)性腺、(17)眼、(18)脑、(19)脊髓、(20)肌肉。

      一)肉眼检查病鱼体表1. 将病鱼放在解剖盘上,首先注意其体色及肥瘦情况;体表粘液之 多少或鳍条上有无小白点并与粘液相伴呈米粉状样结构;有无明显病症出 现,如有无白色瘤状物或细小白点、有无突出的“红点”、有无炎症出现、 鳞片下有无“花纹”存在、有无“黑点”;或肉眼可见之寄生虫的存在; 头背面有无充血等种种异常现象的出现2. 体表检查之后,将鲍盖掀起,注意鲍之色泽,粘液之多少,有无 白点、瘤块之存在,鲍有无肿大,鲤丝末端是否肿人发白及是否有异物存 在,鲍盖是否外翻等变化并注意鳍的非正常改变二)镜检有关器官肉眼外表检查Z后,进入解剖检查由于病鱼的发病部位,一般常见 于皮肤、鲍及肠道,故主要介绍这三个部位,余者请参照上述进行1.粘液在鱼类的体表,除肉眼检查时可见的寄生虫外,往往还有许多肉眼看 不见的寄生虫,例如口丝虫、颤动隐鞭虫、粘砲子虫、小瓜虫、车轮虫、 三代虫以及吸虫囊呦等检查的方法是用解剖银刮取体表的粘液,加上盖 玻片,进行观察2・鲍检查鲍时,先用剪刀将左右两边的鲍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皿里首 先仔细观察鲍上有无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再看色泽如何;然后,用小剪刀 剪取小块鲍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上少量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 下检查。

      鲍瓣是特别容易被寄牛虫侵害的器官,如各类原牛动物、单殖类、 复殖类吸虫的囊勉、蛭类、软体动物寄生幼虫、甲壳类等,在勰上往往都 可以找到检查时,每边鲍的第一片鲍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一小块鲍丝, 因为这个地方寄生虫较集中检查小型寄生虫后,可把整个鲍放在培养血里,加入清水(淡水或海 水),将鲍小片逐片剪开,在解剖镜下观察观察时,用两根解剖针,把 鲍丝逐条拉开,仔细检杳,或用锡子将每片鲍片的鲍上所有内含物完全刮 下,放在培养皿里,用清水稀释、搅匀后,在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进行 检查也可用清水洗涤数次,倒弄上清液,检查单殖类3.肠道检查肠胃时,首先要把肠的外壁上的脂肪组织,尽量除干净,否则脂 肪会混进肠的内含物,而妨碍观察除净脂肪组织后,将肠管前后拉长, 摆在解剖盘上先用肉眼检查,看肠外壁有无白点,这些白点通常是粘抱 子虫或微泡子虫的泡囊 肉眼检查完后,一般分段检查(分前、中、后三段),取肠内含物进行镜检,每段检查两片,常可见到各类寄生物, 如各种原生动物、蠕虫镜检后,将肠管剪开,如果发现大型寄生虫,就先行取出,放在培养 皿中,并注意肠管是否有溃烂、发红发紫、或有无白点等变化最后再用 压片法,检查肠管。

      同时在作压片法检查之前应将肠的内含物都刮下来, 放在培养1111里,加入生理盐水冲洗搅匀,再检查吸虫之类寄生虫存在与否四、鱼病的诊断鱼病诊断的冃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病鱼所患疾病,作出 正确的判断,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措施1. 见到病鱼后,先用肉眼观察,注意那里有病变、病变程度等有关 情况,什么病变是主要的,这样大致就可初步确定鱼患什么病如果病鱼所出现的病症不明显,或单凭肉眼无法确定的疾病,应进行 镜检依据病鱼所呈现的变化,结合病原检查(包括病原体及寄生强度), 与肉眼检查相互配合,使初步诊断更有科学依据,更准确2. 注意鱼池的各种条件,如水温、水质、含氧量、pH值;注意以往 鱼病流行情况;注意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放养密度、投喂情况、防 病情况,以及发病前后的有关变化3. 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作出诊断,采取相应措施其实很多养殖户朋友应该学一些鱼病诊断常识,也许会受到仪器设备 的限制,不能够进行镜检或其他方面的诊断,但是我们这些渔夫应该明白 其诊断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只有提供及时的肉眼观察,再到周围技术员的 镜检,才能够很科学的判断寄生虫病的类别与否!希槊大家多了解一些, 简单的发表一篇小H志给大家一些启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