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疆珍贵动物(67页·6.4万字).pdf

6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590748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01.16K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斑 嘴 鹈 鹕 Pelecanus philippensisGmelin 俗名淘河、圹鹅 分类地位鹈目、鹈鹕科 形态特征大型游禽体长约1.5m嘴大,扁平,有蓝黑色斑点,上嘴尖 端下弯呈钩状,嘴下有一大暗紫色皮质喉囊翼宽阔,翅长700mm 左右,脚和 尾都很短,而且宽阔成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头、颈白色,枕部有粉红色 羽冠 ,后颈有一条长的翎领;上背、肩羽及中、小覆羽均淡黄褐;初级飞羽、 次级飞羽及初级覆羽为墨褐色;下背、腰白沾淡红;尾羽内?白,外?灰褐,羽 干末端黑褐;胸、腹白色,胸羽成矛状;胁、腋羽和尾下覆羽与腰同色 虹摸红黄色,眼睑橙黄;上嘴边缘有蓝黑色斑点,嘴甲橙黄色,下嘴中部也 具蓝黑色斑,其部具蓝黑色纹;喉囊暗紫色跗蹠和趾棕黑爪角黄色 幼鸟的初生绒羽可保留1 年之久,其褐色逐渐变深, 赤褐色边消失形成小斑 点,以后全身苍褐色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沿海、河川、湖泊等处,性喜群栖游泳,不能潜水尾 脂腺发达,经常用嘴在全身上涂抹, 防水浸湿羽毛 飞翔力强而迅速, 颈部收缩, 悠杨鼓动双翅,然后短时间滑翔迁徙时,排成行列飞行鸣声沙哑 以鱼类为主要食物, 偶尔也吃甲壳动物和两栖类 捕食时, 有时从空中扎入 水中,伸嘴捕食;有时在游泳时捕食捉,即张大巨嘴,兜着水前进,水和鱼都进 入伸长了的喉囊内,不时闭嘴收缩皮囊,挤出余水而吞食。

      常结群捕鱼,即在水 面依次排成直线或半圆形, 把鱼群赶向河岸不浅的地方, 再用象鱼网一样大嘴吞 食 3—4 月筑巢,营群巢于高树上,巢材为小树枝、水草、枯草等,无铺垫物 巢直径允 60cm ,深 46cm每窝产卵一至四枚,卵色暗白雏鸟全身裸露,10 日龄开始长白色绒羽,由双亲共同喂养,饲喂时,亲鸟把嘴张大,,让幼雏在食 管内啄食半消化的鱼类孵化期约42 天寿命可活到 30—40 年 分布本种在亚洲东部繁殖, 冬季迁至印度尼西亚越冬, 在我国新疆博斯腾 湖、罗布泊、开都河、焉耆、塔城、额敏等地繁殖,迁徙时,见于我国东部及沿 海地区新疆分布的亚种为新疆亚种P. p. crispusBruch 经济意义及保护状况捕食大量鱼类会影响渔业, 但在我国分布不广, 数量 小,对渔业危害并不显著翅尾羽商品名称蝉鹅翎目前需要保护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斑嘴鹈鹕列入附录II予以保护《中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2 白鹳 Ciconia ciconi(Linnaeus) 俗名老鹳 分类地位鹳形目、鹳科 形态特征体大小似鹤嘴和脚霰特长身白, 两翅大都黑色体长约 1.2m, 翅长 650 m 左右。

      白鹳易与白鹤单混淆, 但它的嘴长而粗厚; 后趾长大并与前趾 同在一平面上 雄鸟成体全身白色, 翅上大覆羽黑褐; 小翼羽外?黑, 内?黑褐, 翅缘缀有白色;初级覆羽黑,内侧外?缀以银灰色;飞羽大都黑而闪铜绿色; 初级飞羽基部白色, 内侧初级飞羽、 大部分次级飞羽外?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呈 矛状;鸟与雄鸟同色 虹摸淡粉红而外圈黑色, 嘴呈角黑色,先端稍淡;眼周及?囊的裸出部朱红; 脚暗朱色 幼鸟羽色似成鸟,但肩羽和飞羽这褐色,金属光泽亦较淡 生物学特性单独或小群栖息在开阔池沼的浅水或在水边由于后趾长而 能全趾着地,休息时常以一脚站立; 象树栖的鸟一样, 借发达有后趾与前趾对峙, 而能稳落技头, 故可见到白鹳在林地和山间的树干上栖止这与鹤类不同, 鹤不 能上树飞行时颈和脚都成一直线飞行强健而缓,并不断翱翔成年的白鹳从 不鸣叫,幼鹳求食时发出“jijiji ”声音 食动物性食物,包括鱼、蛙、昆虫等,间有小型鼠类国外报道,白鹳大 量捕食蝗虫,甚至制止蝗灾在饲养条件下,成鸟的食量每只每天需鱼、蛙、肉 类食物 0.5—0.7 公斤;如在野外,因其活动量大当食更多 由于地区不同,其繁殖有较大的变化新疆和北方在3—4 月。

      以树技架在 高树上,或建筑物、烟囱等作巢每年修理继续使用,巢也逐年增大,而成非常 大型的结构每次产卵三至五枚, 完全为纯白色, 卵平均长短径为73.2 58.8mm, 孵化期为 30 天幼鸟属晚成性,在巢中度过雏期 分布本种繁殖于欧洲东部及亚洲的西部,在非洲越冬在我国东北及 新疆西部喀什一带繁殖迁徙时见于华南新疆分布的亚种为新疆亚种C. c. asiaticaSevertzov 经济意义及保护状况白鹳体形幽雅,羽毛色泽纯白,步态别致,性湿和, 易于驯养,为重要的观赏动物 翅尾羽商品名称叫白鹳翎 因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保护湖泊、 沼泽等水域, 特别是浅水浸滩部分; 保护旧巢和营巢条件——森林和 高大树木是很重要的保护措施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白鹳列入附录I予以保护《中华人 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草案)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3 黑鹳 Ciconia nigra(Linnaeus) 俗名乌鹳、黑巨鸡 分类地位鹳形目、鹳科 形态特征体大小似白鹤嘴形粗健,长直而侧扁,先端渐细尾形稍短 圆脚甚长,胫的下半部裸出 体长约 1m 左右,翅长 350—592 mm雌雄同色, 幼鸟亦相似。

      无亚种分化羽色成鸟上体黑色,大都有金属紫和绿色反光;头顶 浓褐,颈全部闪绿,颊、上喉辉紫而具金铜色反光,后颈和下喉紫彩更形显著; 翅上的小、中和大覆羽均为黑褐,初级飞羽黑而有经常色光泽;上背、腰和尾上 覆羽黑褐,而具金属紫色和绿色羽缘;尾羽紫铜色;前胸浓褐,呈青铜色金属 辉亮;下体和翼羽纯白 虹摸暗褐,嘴、颊裸出部、脚和足趾为红色 幼鸟头、颈和上胸褐色,颈羽具棕褐色先端,呈斑点状;上体包括两翅和尾 等均黑褐而具绿和紫色光泽; 翅上覆羽、 三级和次级飞羽、 尾羽先端均缀以淡棕 色;下胸、腹、胁部及下覆羽纯白;嘴、脚及趾均灰褐色 生物学特性栖息在开阔的沼泽和湖泊湿地,常单个或集小群在溪流边采 食,沿山溪活动,亦见于稻田、水渠中集群比白鹳稍大,飞行与白鹳相似,但 较轻快不常鸣叫,繁殖季节成鸟发在一种喉音 食物多样,有鱼类、蛙类、甲壳类、昆虫等偶尔也食幼鼠和小鸟,亦发 现暗绿色食糜即植物性食物 营巢在松树、栎树上或悬岩的石隙间,外为粗树枝,内铺垫苔藓、羊毛和 碎屑,树巢距地面 10—25m,不在建筑物作巢,巢大都历年沿用,每年修葺而扩 大4—5 月产卵,每窝三至五枚,卵为钝圆形,白色,平均大小65.3 48.7mm。

      黑营鹳寿命可达 14 年 分布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温带地区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 繁殖迁徙时,见于华南在新疆吐鲁番、和静、阿合奇、若羌、且末、喀什、 莎车、巴楚、阿克苏、奇台、尉犁、温宿等地繁殖;在温宿多数为夏喉鸟,少数 为留鸟本种无亚种分化 经济意义及保护状况黑鹳体形幽雅, 通体羽色乌褐, 十分别致 翅尾商品 名称黑鹳翎黑鹳在新疆分布较多, 为繁殖鸟且部分为留鸟, 但种群数量仍较低, 搞好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黑鹳列入附录II予以保护《中华人 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草案)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4 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 (Linnaeus) 俗名琵琶嘴鹭 分类地位鹳形目、鹮科 形态特征体形及大小似白鹭颈、腿均长,全身羽毛亦为白色翼长360 —397mm嘴长而直,某月喙先端平扁阔大成铲状额基部为桂红苏色斑快;喉 黄,下颈具赭黄色斑 两性羽色相似; 繁殖季节有白色略染淡黄长而蓬松的项冠 羽,雌鸟项冠羽较雄者短,幼鸟不具项完冠羽;在椋吓或求偶时,此蓬松项冠羽 直立飞羽羽轴黑色,初级飞羽、三级飞羽上的色斑同为黑色 虹摸暗红色,嘴的上嘴甲黑;初级飞羽具黑羽干,前三枚有黑色,眼先裸出 黄色,有时着黑斑;腿下部亦光裸,裸出部分均黑色。

      幼鸟初级覆羽与大覆羽羽端黑色; 初级飞羽具黑色羽干, 前三枚有黑色斑点, 第四枚和第五枚有黑色羽端雏鸟绒羽白色;嘴峰短,为肉红色,随着长成而变 厚,尖端变为铲状 生物学特性群居,有时与鹭、鹮结群生活在沼泽、湖泊的水边、人迹 罕到之处, 喜活动于水位稳定之浅水泥泞区,有时飞至远离巢区的稻田 飞翔时 十分缓慢,有节奏地扇动两翅,颈部和腿部伸直群体飞翔时结成队形一般不 鸣叫,繁殖时偶尔发出短而低的“哼哼”声,嘴也发出“咔嗒咔嗒”的声明 食物包括小鱼,蛙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和少量植物等 繁殖时间轩地区而异,在印度北部为7—11 月,印度南部为11—1 月;期 斯里兰卡为 12—4 月;哈萨克斯坦 5—6 月营巢在乔木或稠密僻静的芦苇丛中, 巢盘状或台状,高35—55 厘米,由树枝架成,有草及枯叶为铺垫物常与苍鹭 等一处混杂成大的巢群, 有多达七十余巢一群的 每窝产卵三至四枚, 偶见五枚, 卵粉红灰色,无光泽,有时具斑点卵的大小为65.6 44.2mm,雌雄亲鸟共同营 巢及孵卵,孵化期21 天或稍多 分布本种分布于欧、亚大陆至非洲东北部在我国东北、华北及新疆 天山等地繁殖迁徙时和越冬见于华南。

      新疆分布的亚种为指名亚种P. l. leucorodia Linnaeus. 经济意义及保护状况白琶鹭是一种美丽珍贵的涉禽, 为重要的观赏、 展出 鸟类,目前数量甚为稀少,特别是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水域环境减少,营巢条 件丧失等,种群有下降趋势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白琵鹭列入附录II予以保护《中华 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草案)列为第二类保护动物5 大天鹅 Cygnus cygnus (Linnaeus) 俗名鹄、咳声天鹅 分类地位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大型水禽体长可达1.5m,翼长 580—628mm,为雁形目中最 大的鸟体形似雁 成鸟雌雄羽色相同, 雌体略小 全身洁白,仅头稍沾棕黄色 颈长,在水面上经常直伸嘴长适中,端部黑色,嘴基较高,两侧黄斑沿嘴缘向 前伸于鼻孔之下眼先裸露,鼻孔椭圆,位近嘴基跗蹠短而粗羊壮,前缘被以 网状鳞;趾强大,具蹼膜 虹摸暗褐色,跗蹠、趾、爪、蹼膜均黑色 幼鸟当年羽衣灰色,嘴端淡粉红色;跗蹠、趾与爪及蹼膜灰色 生物学特性常栖居于大型湖泊、池塘、水库或其它沼泽地带 食物主要有水生植物的种子、茎、叶和杂草种子,也偶食少量的软体动物、 水生昆虫和蚯蚓等。

      春夏之交在草滩上繁殖,筑巢于地面,露天巢,巢粗糙,为水生植物和泥 土所构成,巢底衬有少量羽毛每窝卵五至六枚,乳白色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作 任,雄鸟在巢窝附近的水中或陆地上警戒雌鸟离巢取食时, 用巢材仔细盖好卵; 当发现有人时,亦迅速将卵盖好,与雄鸟一同下到水中,尔后,在一定距离内不 断地鸣叫 平均每窝成活二到三只幼鸟第一个秋季的幼鸟与成鸟区别很大由 秋到冬,多数幼鸟的体羽逐渐成为白色,嘴和腿变黑 第 2 年春天就不易与成鸟 区别整个冬季,幼鸟一直与亲鸟在一起4—5 岁后性成熟一般成对活动, 无论取食或休息时都保持成对每年秋季换羽, 换羽后南迁, 经常为六至二十余 只一小群,高空列队, “一”字形或“人”字形,鸣声响亮夜栖开阔取食地或 湖面,休息时弯颈藏头于翅下,有“警戒鹅”值勤,遇惊即发出叫声,众鹅迅即 起飞逃避 分布本种常与小天鹅一起繁殖与新疆西部及天山山地在我国东北等地 有繁殖,在长江流域及沿海越冬;迁徙时青海、华北地区可见国外繁殖于欧、 亚大陆北部, 冬季南迁新疆分布的亚种为指名亚种C. c. cygnus (Linnaeus ) 经济意义及保护状况天鹅为著名观赏鸟 具迁徙性, 春季飞往繁殖地, 秋 季向越冬地迁徙。

      一般有传统的繁殖地、 迁徙路线及越冬地 食物及气候条件是 影响天鹅生育力的重要因素,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 常破坏天鹅的适宜生境 某些龟类积吞食雏鸟 繁殖地点上空的金属线也是幼鸟死亡的重要原因盗猎和 捡拾鸟蛋使种群数量锐减新疆已建立保护天鹅为主的巴音布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