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_陆锡兴.pdf
8页考古 2012年第 12 期o 研究与探索考古发现的桃梗与桃人陆锡兴关键词: 桃梗桃人驱鬼西汉墓KEYWORDS: Taogeng(Peach Branches)Peach FiguresExorcizingDevilsThe Tombs of theWestern Han DynastyABSTRACT: Worshippingofpeach tree andpeach wood was an important ancient custom, and thetaogeng(peach branches) and peach figures ( human figures made of peach wood) were the personifiedsymbols of this custom, which has rich records and vivid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 in the historic litera -tures. T he function of thepeach branches andpeach figures was exorcizingevil spirits. In the tombs ofthe Chu Stat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frontier remains of theHan Dynastyin Juyan and Dunhuang, large amounts ofpeach branches andpeach figures have been un -earthed. T hepeach figures are made into female human figures similar to the maid figurines; thepeachbranches were only simply painted as a whiskery man in a fierce and forceful look, and the bottom of thebranch was cut sharpin order to beplanted in theground easily. T heprocessingof thepeach branchesand peach figures were continuously simplified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y had obvioustempor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archaeologically found physical cases made up the insufficientrecords in the historic literatures.作者:陆锡兴,南昌市, 330000, 南昌大学中文系。
一桃梗和桃人是原始植物崇拜的反映, 因为桃木在民俗中有驱鬼的特殊功能 古代民 俗信鬼、畏鬼, 5礼记# 祭法6 曰: / 人死曰鬼0, 信鬼是对死亡恐惧的延伸5墨子# 明鬼6 多言鬼事, 传递了先民顽固的鬼神信 仰5论衡# 解除6曰: / 衰世好信鬼, 愚人好求福 周之季世, 信鬼修祀, 以求福助 05吕 氏春秋# 异宝6言荆人畏鬼其实秦人也畏鬼, 睡虎地秦简5日书6中有大量关于鬼的说法, 罗列了刺鬼、 丘鬼、 棘鬼、 阳鬼、 凶鬼、 暴鬼、 游鬼、 饿鬼、 疠鬼、 夭鬼等 20 种鬼名, 陈 述了种种鬼魅作祟行径 古代多数人白天在饥寒死亡边缘挣扎, 晚上处在/ 鬼魅横行0的阴影下 意识中的恐怖, 必须用精神战胜 对 于严苛的现实世界人们无可奈何, 但对于虚幻的黑暗世界却充满了想象力, 找出各式各样办法, 摆脱梦魇 驱鬼、 制鬼的办法中特别 重要的是对桃木的利用, 用桃木制作的各种物件, 被视为是打击鬼魅的利器 5艺文类聚6 卷 86引 5岁时记6 曰: / 桃者, 五行之精, 压伏邪气、 制百鬼 0又引5典术6曰: / 桃者, 五木之精也, 今之作桃符著门# 78( 总 1134) #考古图一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桃人与桃梗 1~ 4、 7~ 91 桃梗( M 1B 453)5、 61 桃人( M 1B 455、 457)图二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桃人与桃梗 11 桃人( M 3B 北 29)21 桃梗( M 3B 棺 4 -2)上压邪气, 此仙木也。
0 桃木能压邪气、 制百鬼东汉王充5论衡# 订鬼篇6 引 5山海经6 曰: / 沧海之中, 有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 其屈蟠三千里, 其枝间 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 一曰神荼, 一曰郁垒, 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 执 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 立大桃人, 门户画神荼、 郁垒与虎, 悬苇索以御 凶魅 0 宋代王观国5学林#梗俑6 曰: / 世言桃可以祓除不祥 盖度朔山之遗意也 0考古出土的桃木俑已经有多处,报告一般有简略的说 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桃木俑, 报告称为 / 辟邪木 俑0, 共 36件, 分为二式[ 1]( 图一) 其中 3件着丝麻衣裳, 宽 215、 高 11~ 12 厘米 丝麻衣小木俑置于锦饰内棺与朱地彩绘棺中间的缝隙中, 东、 西、 南三 处各有 1 件 俑用木片削成, 无上肢, 衣袖处空中间起棱, 使得鼻梁、 眉心与棱线吻合, 头部用墨、 朱两色绘出眉目2 件着绛色绢衣, 腰束绢带, 高 12 厘米1件着粗麻衣, 由两块麻布缝合而成,高 11厘 米/ 桃木小木俑033 件, 高 8~ 12厘米, 置于帛画和内棺盖板之间, 其中 22 件用两道麻绳编结, 另有 11 件零散放置。
均用小桃枝 分劈两半, 上部削成三棱形, 脊作鼻, 额部画一横线, 其下勾出双眼, 短线一道为嘴, 下画三撇、 两撇须, 其下部分未经砍削, 还有数枚 用不经加工的桃枝充数其中着衣者为桃人, 枝梗为桃梗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西椁箱最北端与北椁箱中间门道旁, 各有/ 皂衣俑02 件[2]其中 M 3B北 29 用木片削成, 高 26 厘米,报告认为是守门小吏( 图二, 1) 外棺与中棺第 12 期# 79( 总 1135) #盖板的夹缝中发现 2件 / 桃枝小俑0 ( 图二,2) , 用桃枝稍加砍削, 长 16厘米与马王堆一号墓所出相同, 保存不好 前者为桃人, 后 者为桃梗这种桃木俑,马王堆一号汉墓报告引 5典术6称之为/ 仙木0, 又引5礼记# 檀弓下6/ 桃0等,/ 这种将桃木劈开, 称为-桃符. 以驱鬼的习俗,,为辟邪用0, 称为/ 辟邪0 仙 木是桃木的泛称, 而不是桃木俑的名称, 应分别用原名称作桃人和桃梗5战国策 #赵策一6苏秦言土梗与木梗语曰: / 今汝非木之 根, 则木之枝耳 0元代吴师道在5战国策6补注中解释说: / 梗, 枝梗也0, 桃梗即桃枝 5说 文# 木部6曰: / 枝, 木别生条也0, 段玉裁注:/ 别生条谓之枝, 枝必岐出也。
0 枝是歧出的树枝, 与树干相区别, 桃梗就是用桃树枝制 作的 5学林# 梗俑6曰: / 桃梗, 即木偶人也,谓之梗者, 削桃为人形, 以其粗有人形, 大略而已, 故谓之梗 若所谓梗概者, 亦初言其大 略耳 0 认为梗是梗概、 大概的意思, 桃梗略具人形, 基本还是桃梗形态, 故以本名桃梗 名之马王堆一号墓桃梗即用小桃枝劈开,上端略作加工, 削出口鼻, 略加勾绘而成, 其中一部分直接采用未加工的桃枝 马王堆三号墓/ 桃枝小俑0均用桃枝削成, 其长度超过 一号墓桃梗桃人与桃梗不同, 是桃树干体制作桃树主干粗大, 可以裁开制作较大的 俑 马王堆一号墓 3 件着丝麻衣服的桃人和三号墓/ 皂衣俑0, 皆为桃人实例它们虽然制作简单, 但是头、身分明, 中间有窄的颈 部, 身着织物制作的长袍马王堆汉墓的桃人与其他陪葬的奴仆木俑有明显的差异, 一般奴仆木俑趋于写实 西汉墓葬陪葬桃人, 还见于湖北、 湖南、江苏等地的西汉墓葬 湖北荆州萧家草场早 于文景时期的西汉早期墓葬 M 26出土圆雕木俑 5 件, 其中 4件侍女俑、 1件御手俑 另有/ 片形俑0 7件( 图三, 4) , 用木片削成, 矮 平头, 平窄肩, 束腰, 无手足。
顶部墨涂表示头发, 袖口、 领、 下裳等均有黑色宽缘, 衣裙饰灰黑、 白、 红色纹 最高一件高 1516、 肩宽 312、 厚 012 厘米[ 3] 湖北江陵纪南城凤凰山文景时期墓葬 M8 出土 / 木片俑0 8 件 ( 图 三, 3) , 用木片凿出外形, 以黑、 朱漆简单绘图三西汉墓葬、 遗址出土桃人 11 长沙汉墓 M203B 10021 甘肃肩水金关遗址 F431 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 M 841 湖北荆州萧家草 场 XM 26B 2851 湖北江陵凤凰山M 168B 28061 额济纳汉简 99ES16SF2B 15# 80( 总 1136) #考古出面目、 衣饰, 高 1114~ 1917厘米[4]纪南城凤凰山文帝初元十三年 ( 公元前 167 年)墓葬 M 168 出土/ 木片俑0 15 件 ( 图三, 5) , 报告称为辟邪俑有大小服饰差异, 位于边箱两侧1 件置于边箱西部, 其余置于边箱 东部以长短不同的木片削成人形, 再用单线平涂出面部与服饰, 墨画眉目、 嘴鼻, 深衣高 1215~ 20、 厚 1 厘米[ 5]长沙西汉后期墓葬 M 203发现 2 件/ 扁平立俑0( 图三, 1) , 仅在长条木片两侧加以割削, 略具人形, 高 35和 3417、厚 015厘 米。
这一式木俑还有 13 件[6]江苏盱眙西汉中晚期墓葬内也出此类 遗物,/ 木片琢出人形和衣着的大体轮廓, 直立, 两手笼袖, 长袍曳地, 头部墨绘口、 眉0数量较多, 可惜大部分干缩变形其中 6号 墓 3 件、 01 号墓 7 件[7]报告没有提供图像资料汉墓的桃人均为桃木板制作, 具有平面 呈人形的整体轮廓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桃人一着丝衣、 一着麻衣, 显示出一为女性、 一为 男性长沙西汉墓 M203 桃人的彩绘可能已脱落 凤凰山 M8、 M168桃人施加彩绘, 著曲裾, 尤其是 M168所出桃人曲裾后缠绕数层, 严密掩盖下肢, 为女服 在甘肃肩水金关遗址方堡内发现桃人( 图三, 2) , 从图片上观察, 大头, 下肢分出两腿, 并有简单的图绘[8]在汉代居延都尉府甲渠侯官有 2件桃人 ( 图三,6) , 形状基本相同, 用木片切出头、 身及下肢, 墨线勾出发、 眉眼、 鼻、 须以及双袖[ 9]二从考古出土的桃人看,从西汉初年开始, 桃人的制作日益简化, 形象越来越抽象,汉代以后的墓葬也很少见到 新疆吐鲁番阿 斯塔那高昌时期墓地发现 1 枚上圆下尖的木片, 自名/ 桃人0( 图四, 4) , 长 21、 最宽 5、 厚 111厘米。
原埋在墓中, 发现时插在封土顶端, 仅露出 5厘米柳洪亮认为木片的材料很像当地生产的桃木[10]这件桃人外形处理十分简陋, 没有头、 身, 上端眼鼻模糊,仅见三斜笔 根据哈拉和卓墓群发现的类似 木片推知, 上部为浓墨勾出脸形, 粗眉大眼,下有胡须, 此桃人的/ 三斜笔0即为胡须木 片下部及反面墨书: / 桃人一枚, 可守张龙勒墓舍一所, 东千( 阡) [ 南] 陌, 北陌 自与先人相使后世并冒( 茂) 不得徊俊 如律令0 这 枚桃人,除木片身体保留汉代桃人的特征外, 其他方面却与考古发现的桃梗相似, 似乎兼有两者功能这种高度符号化的桃人, 可能是古代高昌地区在艰苦环境下采用的特殊形式桃人陪葬一直在民间流行, 并不 乏记载 唐段成式5酉阳杂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