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doc
2页★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幽静谐和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慷慨悲壮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苏轼的豪放旷达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 秦观的清丽典雅欧阳修的清新舒畅 晏殊的闲雅婉丽 文天祥的沉郁悲壮 李煜的凄婉柔丽(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1、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
如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情感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平实质朴 朴素清新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5、含蓄隽永、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清新明丽 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9、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赤壁怀古》 )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 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10、绚丽飘逸绚丽工整(华丽、工丽):绚丽飘逸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牧的《山行》则轻盈飘拂,也呈现出绚丽飘逸之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