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作文复习指导.doc
17页作文教案一:总述(一)解读考试说明1、09 陕西中考作文题型:据《考试说明》 ,中考题型为以下四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且今年不再多选一或者二选一2、09 陕西中考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见《中考说明》3、中考作文着眼考查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二)教案设计思路1、简论命题、开头、结尾2、分述四种作文形式3、作文技巧资料和热点问题资料呈现中考作文复习策略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讲评,每周一次或多次,收不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采用以学生训练为主分解任务的复习方法或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语言技能训练法每堂语文复习课前 5 分钟,学生按老师每周语言训练的题目,有准备的口头表达例如各种简短的应用文训练,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搜集材料法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每周抽出一节课,自由阅读,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三、佳作欣赏法指导学生在搜集材料法的活动中,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四、专题训练法在一段时间里,配合搜集材料法、佳作欣赏法,集中训练一个专题。
如说明文专题,以空间、时间或练一篇,从中找出说明顺序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各类型的格式要求,而且也通过对比,把应用文极易混淆、出错的地方暴露出来,加以改正五、提纲训练法此法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六、仿写法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摹仿想象力,老师和学生先读一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去仿写二、分述:(一)简论拟题、开头、结尾1、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那么如何拟题呢?(1) 生各抒己见(2) 师引导总结:(3) A:语言简洁、顺畅B:文题吻合(与文体、与内容) (围绕、扣住话题)C:可用文中的点睛之笔命题,可用中心命题(《生与忧患,死于安乐》 、 《地下森林断想》 ) ;可用人物命题(《蒲柳人家》 ) ;可用事件命题(《散步》 ) ;可用环境命题(《庭院深深》 );可用人物的典型语言命题;可用文中具有特征意义的人、事命题(《我用残损的手掌》 、 《鱼我所欲》 ) ,可用线索物来命题(《羚羊木雕》 )……D、题目尽量窄小、具体E、尽量诗情---- 生动、形象、新颖借助一定的修辞,如《变色龙》 、 《人生是一支铅笔》幻用诗词、歌词、影视名、广告词。
…..如, 《那些日子不在有》 、 《最近有些烦》 、 《班级大事记》 、 《我的同学我的班》 、 《球场上的纯真年代》 、 《生命的现在进行时》 、 《周末三部曲》…..总之,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是拟题之技巧,但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因为题目只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所以准确是前提2、开头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 ” 这就告诉我们写好开头很重要,又很难难是难,但并不是不能写好问题在于是否明确要求,抓住规律,掌握技巧A.好的开头应有哪些要求呢?这就是简洁、优美、新奇有人把开头比做“豹头 ”,也有人把它称之为 “凤头”、 “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B.但同学们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 不必要的释题,多此一举. 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C.开头的方法很多,下面归纳几种方法: .环境烘托法( 大楼投下浓重的阴影,我背着沉重的书包,随着放学的人流在这阳光与阴影的交错中机械地挪动着脚步天空阴沉而昏暗,我孤独地走在林间小路上。
) (天空依旧净蓝,河水依旧清涤踏着绿色的羊肠小道,见那炊烟袅袅,暮色相拥,我已按捺不住思念之情,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先声夺人法(“这是谁的钱包”公共汽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高举着一只棕色的钱包大声问道)(“丫头,我大衣中的 10 元钱哪去了?”妈妈来到我的卧室,脸色阴沉)(如《羚羊木雕》 )诗词、歌词入题(“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这便是《苦乐年华》对生活所作的富有哲理和诗意的阐释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读到这句诗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得飘到久远的年代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放飞的是望,守巢的总是你······”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你,我可亲可敬的老师!)题记式开头(小时候,手牵手说着悄悄话的是朋友;豆蔻年华,手挽手拉着心事的是朋友 ;青春时代,手拉手握着梦想的是朋友······朋友的故事值得留恋,也值得珍藏——《挥一挥手,却难说再见》 )(鸟翼如果坠上了黄金,鸟儿就永远不能翱翔于蓝天了——《我是一只小小鸟》 )(女孩,你仿佛是天生的弱者:眼泪是你的孪生姐妹,愁容是你的忠实伴侣,大呼小叫是你形影不离的朋友。
女孩,其实你要明白:你的名字不叫弱者 ——《学会坚强》 )排比、比喻诠释话题(如果你是一朵飘荡的白云,家便是你永远的天空;如果你是艘远航的船儿,家便是你不变的港湾;如果你是一只疲惫的飞燕,家便是你永恒的温巢——《家的感悟》排比、设问召唤话题(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到快乐的果实……也许有人问:是什么这么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所以,我认为应该让爱永驻人间 )旁征博引、生发话题(责任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责任是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责任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李白在仁仕途受阻时毅然决定以写诗为生时,是他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就了他“诗仙”的美誉;当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时,是他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就了《桃花源记》等著作的问世;当刘翔将自己由百米跳高项目转为跨栏时,是他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就了他在雅典夺冠的壮举……的确,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才能收获精彩人生 )(探索是什么?探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份执着;探索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刹惊喜;探索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那方心境;探索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那一片赤诚化大为小,具体话题(感动是成功时老师鼓励的眼神;感动是失败时同学开导的话语;感动是“闯祸”时对方谅解的微笑;感动 是远行时妈妈亲切的叮咛幸福是海子心中那座面朝大海的房子;幸福是舒婷视线里那条被雾打湿两翼的双桅船;幸福是徐志摩康桥边那段彩虹似的梦幸福是汪国真所向往的大漠、森林、峻岭崇山……其实幸福很简单,它是一种感受 )妙用比兴、由彼及此(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调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那么,人去了,要留点什么呢?要留点魂,留点精神 雨过天晴的一道七色彩虹,黑色天幕上划过的一颗流星,初春的微风中摇摆的一枝嫩柳,冰天雪地傲然独放的一朵红梅,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的美,其实只要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3、文章结尾(1)结尾往往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点名题旨,因而引人思索,耐人寻问或使意境阔大,主题升华(如《多收了三五斗》 )(2)学生问题呈现A 不结尾,文章之大忌B 结尾莫名其妙C 收束平淡无力D 结尾不自然,点题别扭3、建议、指导:A 水到渠成,自然手书 〈《变色龙》 、 〈愚公移山〉 〉B 戛然而止,引人思索(〈羚羊木雕〉----- 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C 巧妙总结,引人思索(〈散步〉 、 〈孔已己〉 )D 有感而发,抒发深情( 《故乡》 、 《藤野先生》 ) (叙为基础)E 着眼所叙,希望畅想(根据内容)F 首尾照应,点名题旨4、结尾举隅:A:如今,滔水已逝,而在汨罗江畔依然有一个白衣飘飘,上下求索的人在卷起的千层浪中纵情高歌—-----《这边风景独好》B:如“一年了 ……那些刻意成风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地烙印在心里,上面还是一片难以驱散的阴霾和灰色的天空”------《刻在心中的色彩 》C:亲情如水,亲情无价,我终于发现,这边风景独好!亲情-------那情感,一点一滴,它会烙印在我的心里,直到永远。
《这边风景独好》………话题作文一. 提问有关话题作文的知识要点 近两年来,中考大作文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1、它的题目通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2、话题作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呢? 二. 参看《资源与学案》P105 有关话题作文的说明三. 、明确本节课的训练目标并以例导航,总结出事物类话题拓展思路的方法①展示话题 春风习习,传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暴风呼啸,带来灾难家风、民风、文风、抢购风、吃喝风、攀比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随风,有人顶风,有人煽风……人对“风”的态度多种多样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 600 字 (请生回答,师适时点评) (1)看到风这个字眼,你会想到什么?——生小组讨论①我想到春风,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的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 让我想到了最伟大最深沉的母爱,独处异乡的我一想起它,心里就涌上一阵阵的温暖 ②我还想到自然界之风,从沙尘暴联想到环保问题 ③我想到风气,社会上助人为乐之风,歌颂文明新风尚。
④我还想到树与暴风雨的抗争,我们应当坚强地面对社会上的风风雨雨想到了暴风雨——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 ⑤我想到风是大自然的礼物,想赞美大自然的伟大 ⑥我想到社会上的风气,好风气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坏风气会玷污人们的心灵,我们要多接触健康事物 ⑦我还想到风吹雨打,经历了风雨,才会有成功正如那首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每个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 ⑧我还想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风调雨顺和狂风暴雨⑨ 还想到火烧赤壁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成功的条件要靠自己去创造 ⑩我想到流行风——崇拜偶像之风,追星之风,交笔友之风、“韩流” (2)教师适时点评 并强调:(首先得展开联想和想象打开思路,明确话题的本义和比喻义)2、以“书”为话题作文 思路导引:书有本义和比喻义取其本义,可写什么呢?取其比喻义呢?生各抒己见,师总结:以“书”为线索记叙自身的成长过程或同学情谊,例《我与书的故事》、《读书拾趣》发挥联想通过讲述一家几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