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的填写.pdf

4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68230202
  • 上传时间:2024-07-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6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目录录CONTENTS1.1.企业所得税概念、税率、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概念、税率、计算公式2.2.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申申报表解读报表解读3.3.综合案例实操演练综合案例实操演练 企业所得税概念、税率、计算公式第一部分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u 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管办法u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组织形式法人资格税务处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1)不纳企业所得税(2)个人投资者按“经营所得”缴纳个税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1)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2)个人投资者分得的股息、红利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u 法人所得税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种类税率适用范围基本税率25%(1)居民企业(2)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机构、场所有联系的非居民企业优惠税率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15%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预提所得税税率20%(实际:10%税率)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 核定方式不同预缴公式不同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Ø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Ø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Ø 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Ø 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季度预缴(A类)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1/12 (或 1/4 ) × 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①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②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年度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解读第二部分 A类预缴最新表单数量:5-2=3张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A201020 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A202000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最 新 表 单 结 构 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报表解读之 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预缴方式□ 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 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企业类型 □ 一般企业□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 优 惠 及 附 报 事 项 有 关 信 息项 目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季度平均值季初季末季初季末季初季末季初季末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万元)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是□否小型微利企业□是□否附 报 事 项 名 称金额或选项事项 1(填写特定事项名称)事项 2(填写特定事项名称)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发生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捐赠支出、扶贫捐赠支出、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政策适用类型等特定事项。

      预预 缴缴 税税 款款 计计 算算本年累计本年累计1营业收入2营业成本3利润总额4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5减:不征税收入6减: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调减额(填写 A201020)7减: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7.1+7.2+…)7.1(填写优惠事项名称)7.2(填写优惠事项名称)8减:所得减免(8.1+8.2+…)8.1(填写优惠事项名称)8.2(填写优惠事项名称)不包含:期间费用 预预 缴缴 税税 款款 计计 算算 本年累计本年累计9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0实际利润额(3+4-5-6-7-8-9)\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11税率(25%)12应纳所得税额(10×11)13减:减免所得税额(13.1+13.2+…)13.1 (填写优惠事项名称)13.2 (填写优惠事项名称)14减:本年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15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16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12-13-14-15) \ 税务机关确定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照税收规定已经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本期填报金额不得小于本年上期申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在此选择填列 预预 缴缴 税税 款款 计计 算算 本年累计本年累计汇汇 总总 纳纳 税税 企企 业业 总总 分分 机机 构构 税税 款款 计计 算算17总机构总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8+19+20)18其中:总机构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6×总机构分摊比例 25 %)19财政集中分配应补(退)所得税额(16×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25 %)20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分摊所得税额(16×全部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50 %×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 ?%)21分支机构分支机构本期分摊比例22分支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 预预 缴缴 税税 款款 计计 算算 本年累计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计算23减: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免征 □ 减征:减征幅度 %)本年累计应减免金额 [(12-13-15)×40%×减征幅度]24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谨声明:本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章):年月日经办人:经办人身份证号:代理机构签章: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理人:受理税务机关(章):受理日期:年月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1、参考政策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 》2、执行日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3、优惠内容: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4、条件(一个前提三个满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另: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季度预缴小型微企业优惠政策 级数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00万元的5%02超过100万元至300万元的部分10%5万元超过300万元,按25%税率全额纳税小型微利半超额累进税率表小型微利半超额累进税率表 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各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小型微企业计算公式 案例一:甲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0年相关数据如下:表: 单位(万元)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季初季末季初季末季初季末从业人数200300300400400500资产总额200030003000400040005000应纳税所得额80180240问题:1、判断甲企业能否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分别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应纳所得税额是多少? 从业人数:第一季度平均值=(200+300)÷2=250第二季度平均值=(300+400)÷2=350第二季度全年平均值=(250+350)÷2=300第三季度全年平均值=350人资产总额:第一季度平均值=(2000+3000)÷2=2500第二季度平均值=(3000+4000)÷2=3500第二季度全年平均值=(2500+3500)÷2=3000第三季度全年平均值=3500万元答:第一二季度符合,第三季度不符合表: 单位(万元)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季初季末季初季末季初季末从业人数200300300400400500资产总额200030003000400040005000应纳税所得额80180240 2、应纳所得税额第一季度:80×25%×20%=4万元第二季度(分两段计算):100万以下的部分:100* 25%*20%=5万元超过100万不超过300万的部分:(180-100) ×50%×20%=8万元所以,应纳所得税额=5+8-4=9万元第三季度:240×25%-(4+9)=47万元 A201020 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报表解读之 1、财税[2014]75号——6个行业2、财税[2015]106号——4个领域3、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6号——全部制造业4、财税[2018]54号——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扣除(2018.1.1-2020.12.31)5、财税[2020]8号、[2020]31号、[2020]31号……参考政策文件 该表:享受加速折旧,填报;不享受,不填报! 加速折旧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分为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实际中不一定加速折旧就一定对企业有利。

      哪种方法更有利要结合具体地情况而定要采取加速折旧法首先要满足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的条件,且企业属于盈利期时,这时加速折旧可以缩短回收期从而取得延缓纳税的好处 加速折旧选择在企业创办初期或享有减免税优惠的年份内,不但不要采用加速折旧,反而应该通过延长折旧年限(因税法只规定固定资产的最短折旧年限,没有限定最长折旧年限)把部分折旧费延长到减免税优惠的年份后抵减以后年份的应纳税额 折旧方法平均折旧法适用于:处于减免税期或亏损期的企业,可以把折旧延缓后到以后的盈利期加速折旧法适用于:盈利期的企业,可以起到延缓纳税的好处加速折旧选择加速折旧选择 A201020 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行次项目本年享受优惠的资产原值本年累计折旧\摊销(扣除)金额账载折旧\摊销金额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摊销金额享受加速政策计算的折旧\摊销金额纳税调减金额享受加速政策优惠金额123456(4-3)1一、加速折旧、摊销(不含一次性扣除,1.1+1.2+…)1.1(填写优惠事项名称)1.2(填写优惠事项名称)2二、一次性扣除(2.1+2.2+…)2.1(填写优惠事项名称)2.2(填写优惠事项名称)3合计(1+2)主表第主表第6 6行行当会计折旧、摊销金额≤税收折旧、摊销金额时:第5列=4-2当会计折旧、摊销金额>税收折旧、摊销金额时:第5列填“0” A202000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报表解读之 (一)基本原则:统一核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分支机构指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  2、不适用于:总分机构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为中央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的企业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汇总纳税企业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50%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缴库25%就地办理缴库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三)就地预缴税款 1、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2、某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分支机构分摊税额计算:   3、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总机构应按照上年度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资产总额三因素和对应权重(0.35、0.35、0.30)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分支机构分摊税额计算: 填报上一年度各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的合计额。

      主表主表1616行数据行数据主表主表1616行×行×25%25%主表主表1616行×行×25%25%主表主表1616行×行×50%50% 综合案例实操演练第三部分 案例二:甲公司是一家商贸公司,主营家电销售,资产总额6000万元,从业人数300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按照实际利润额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甲公司2020年年初向某银行借款800万元,年利率6% ;向某公司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0%,上述借款全部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2021年4月5日完成了2020年的汇算清缴,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为68万元2021年发生如下业务: 2021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是6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0万,营业外收入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4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50万元,管理费用80万元,销售费用65万元,财务费用20万元(其中包括支付给银行的借款利息12万元,支付给财务公司的借款利息5万元); 投资收益20万元(其中包括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 另外,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利润总额为68万元 2021年第二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是9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5万,营业外收入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6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00万元,管理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财务费用25万元(其中包括支付给银行的借款利息12万元,支付给财务公司的借款利息5万元),投资收益25万元(其中包括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利润总额为170万元。

      甲公司第二季度的企业所得税报表应该如何填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