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变一生的心理学效应.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22496111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变一生的心理学效应——心理学让你的人生更成功1.蘑菇原理:没有茧中的蜇伏,哪来羽化成蝶的美丽 蘑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 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 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 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 后来心理学家将其纳为心理学范畴,总结为: 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注定会经历不同的苦难、荆棘,被苦难、 荆棘击倒的人,就必须忍受生活的平庸,战胜苦难、荆棘的人,则能 突出重围,拥抱卓越 蘑菇原理被提出的时候,正处在电脑行业的开端,所以从事电脑程序 研发的人员并不被人们理解和重视,甚至被其他行业的人质疑他们工 作的认真度于是,这些年轻的电脑程序员这样激励自己:要像蘑菇 一样生活言外之意,即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终 究有一天会像蘑菇一样,出人头地,拥有鲜花和掌声充满自嘲意味 的蘑菇方法,其实是任何一个行走在人生这条大路上的人必须具备的 品质通过这个原理的来历,我们会洞察出这样的现实:人们在刚开始做某 件事情的时候,由于是没有任何辉煌成绩的新手,经常得不到周围人 的重视,多半会干些打杂跑腿的小事情,有时还会接受各种无端的批 评和指责,处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提携甚至自生自灭的状态。

      惠普公司前 CEO 卡莉?费奥瑞娜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做的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地产公司的接线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字、复印、收发文件、整理文件等杂活虽然父母和亲戚朋友对她的工作感 到不满,认为一个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不应该做这些,但她没有任何怨言,继续边努力工作边学习一天,公司的经纪人问她能否帮忙写 点文稿,她点了点头正是这次撰写文稿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 她后来发展成为惠普公司的CEO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如沐春风、如鱼得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板、领 导的赏识和重用;每个人都向往事业高升、飞黄腾达但没有谁会白白的送给你这一切,只有用你的忍辱负重和坚韧不屈去赢取这段忍辱负重的经历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也只有那 些能够忍受这一切的人才能得到阳光普照的机会就拿模特这个职业 而言,当她们光鲜亮丽、璀璨夺目地站在 T 型舞台上时,人们赞赏 她们的美丽,但她们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又有谁知道在开始的时候,经历蘑菇般的艰难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会锻炼你的意 志、增强你的承受能力、打消你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锻炼你在现实 生活中摸爬滚打的能力,也能够让你在获得成就的时候倍加珍惜,不 会迷失在自我膨胀的歧路中。

      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要从最简单的做起,进而才能承担更重要的 使命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谁想逾越这一步,都将会栽跟头就像新 生儿一样,在没有学会走路前,如果让她跑,势必会摔跤工作中,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应该得到重用,总是认为 公司应该给自己的工资更丰厚一点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达不到预 期,便会萌生辞职或者跳槽的想法,但是到另外的一个公司后,发现 自己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此时,你是否就要反省一下:你能为公司 创造多少利润价值?能为公司拉来多大的客户?如果你给不出自己 一个明确的答案,就不要奢望太多正确认识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你在通往成功的 道路上必须拥有的品质,也是一条重要的准则生活就是这样,上到 公司的总裁、CEO,下到普通的职员,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蘑菇般的经历,不同的只是经历的时间不 一样经历时间长的人,可能暂时性的会被人认为是无能者,经历时 间短的人,则往往会被冠以成功者的头衔怎样才能让自己经历的蘑菇期缩短呢?这就要求你在工作和生活中 不要口若悬河、狂妄自傲、目中无人,也不要自我膨胀、心高气傲 你要准确地定位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 努力,善于表现自己,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

      生活感悟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蘑菇般的经历 不同的是经历的时间不一样经历时间长的人,可能暂时性的会被人 认为是无能者,经历时间短的人,则往往会被冠以成功者的头衔2.二八法则:找到并充分利用最关键的资源二八定律,在国际上是一种公认的企业定律,又被称作帕累托定律该定律发明于19世纪末2 0世纪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 出他曾指出,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往往只占约20%,是其中的小部分;而其余多数的8 0%常是次要的,只要控制 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便能控制全局它的基本内容如下: 无论人们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先抓好20%的主要方面,再以 20%的骨干力量带动其余的 80%,这能够提高效率巴莱多定律经过多年的演化,已经成为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二八法则 80%的公司利润来自 20%的重要客户,其余 20%的利润则来自 80%的普通客户,之所以这样讲,要追溯到它的起因上:1897 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在调查取样中发现了一个现象:英 国人财富和收益的大部分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发现:任何 其他时期,其他国度,某一个群体中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他们所享 有的总收入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

      甚至早期的资料或者世界上的许 多事物,都会有这种微妙关系例如,人体中的水分子占 80%,其 他的为 20%;玩电子游戏, 80%的时间花费在 20%的游戏种类上; 阅读书籍, 80%的阅读,真正需要的则是 20%;空气中氮气占 80%, 氧气等其他元素则占 20%;80%的交通事故是由 20%的汽车狂人引 起 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特殊关系于是,帕累托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社会上20%的人占有着 80% 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二八法则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应有 主次、轻重、前后之分,做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找到并充分 利用为自己服务的关键资源,然后才能获得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所有实际的目标,我们 80%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只 与成果有一点点的关系这种情况看似有违常理,却非常普遍: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他做销售员的时候,曾为美国的格利登公司 销售油漆第一个月,他仅挣了160美元,后来他在犹太人的经商智 慧中发现了二八法则他仔细地观察自己的销售图表,并做了进一步 的分析,他发现自己80%的收入,来自于 20%的客户,但是他对他 们当中的所有人,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正是他仅赚160美元的 主要原因。

      于是在后来的销售过程中,他把犹豫不决的36个客户分 配给了其他的销售人员,自己的主要精力则放在那些最有可能购买该 产品的客户身上这种政策实施不久后,他便轻而易举地挣到了1000 美元,接下来的9年中,他都没有放弃该原则,销售业绩一直在公司 中排在前几位,最后他成为凯利-穆尔公司的董事长在传统的智慧和教育中,人们经常会被要求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可是二八定律却要你找到最关键的资源,并能够充分地发挥所长,为 己所用,然后以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死死地盯紧它,努力地实现它 二八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或者事物的状态上应用广泛,它对我 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中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 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什么事情,只有付出多,收益便会多但事实 上,只讲究付出的量是不够的,还要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讲究效率,这样才会获得更多的收获举个例子来说,当人们知道身体缺少营养 的时候,为了增加营养就会拼命地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认为吃得 越多营养就越丰富,但却以营养不均衡告终这就是没有抓住身体中 最需要的营养因素乱吃一起而导致的后果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够清楚、透彻地知道那 80%的收获究竟来自哪些付出,他们就会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 点上,而不是用在获利较少的多数上。

      这一点,往往是杰出、伟大与 平庸、平凡的巨大鸿沟这就要求人们要学会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这是工作和生活中重 要的杠杆利用好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能够让人们通过播种小 的诱因、耕耘、投入,来收获硕果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没有 人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好要想有效地做好一件事情,做精一件事情, 就要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找到并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最关键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重点出击、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事思维正是二八法则的精,这能够帮助人们以最少的投入收获较大的利益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将时间和经历花 费在琐事、次要的事情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采取 有效地倾斜性措施这样才能以四两拔千斤的优势将自己所要做的事 情做好、做大、做强生活感悟 如果人们能够清楚、透彻地知道那80%收获,究竟来自哪20%的付 出,那么他们就会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该重点上,而不是用在获利较少的多数上这就要求:找到并充分利用对 自己有利的最关键资源,进行有效地重点出击,重点突破3. 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比伦定律的由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提出,他曾说过:若是 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 机会。

      这一定律后来被心理学家引申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进步的,经历的错误 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即失败也是一 种机会比伦定律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在哪个领域,如 果他获得了成功,那么他必定大大小小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比伦定律 世界上最大的日用品消费公司宝洁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宝洁公司的员工如果在三个月内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公司不会因为你 自认为的完美表现而奖励你,相反,还会被视为不合格的员工对于 这个让常人无法理解的规定,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解释说 这证明在这三个月内,他什么也没做宝洁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循的正 是比伦定律宝洁公司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地告诉人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追寻成功 与完美的愿望,但在追寻成功的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从失 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败当成机会的人才能获得完美,取得成功 阿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 任总统,51 岁的时候竞选成功可在他 竞选总统成功之前,却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22 岁时,他失业了 于是他决定做生意,但不幸的是他在生意场上同样以失败告终后来, 他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开始为竞选州议员准备着,糟 糕的是,他竞选州员再一次失败。

      24 岁的时候,他终于开办了一家自己的企业,可由于经营不善,不 到一年的时间,企业濒临倒闭的窘境,他不得不宣布企业破产,为了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他四处奔波,历尽磨难25 岁的生活,他再一次参加州议员竞选,这次他终于成功了,并有 了一个未婚妻不幸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在离结婚还不到几个月的时 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让他心力交瘁,精神世界一度崩溃 29岁到 31岁的几年内,他调整好身心状况,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 国会议员等,但全部以失败告终37 岁的时候他幸运地当选为美国国会议员,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 员的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支持他,所以在两年任期满时他 决定争取连任,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47岁到 49岁期间,他曾两次尝试着竞选美国副总统一职,但仍然失 败,直到他51岁的时候,才成功地当选为美国总统比伦定律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 成功是由无数次的失败汇聚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创始人沃特 说:通向成功的路就是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纵观那些成功人士,我们会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那些地位显赫的高级官员、钱财万贯的富豪、甚至大公司的高级领导人几乎每 一行业的顶尖人士都曾有过各不相同的人生坎坷,但是他们依然能够 获得各自人生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抓住失败的 机会,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