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审决赛评审实施细则.doc
3页第五届“挑战杯”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终审决赛评审实施细则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 启动以来,共收到作品155件(自科类作品78件,社科类作品77件) 经资格审查、初评,共有132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自科类作品68 件,社科类作品64件)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章程》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 审规则》,制定以下评审实施细则:一、 评审委员会组成1、 评审委员会根据报送作品涉及的专业领域聘请相关学科具有 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2. 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的学科专业分布,分成若干学科专业评 审组,每组设联络员一名,负责联络、统计、汇总等组织服务工作二、 评审原则1、 综合考察参赛作品是否从实际出发,立意新颖,结合所学专 业对社会热点、学科前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较强的实 用性和推广性2. 评审过程中,注意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 工作能力上的差异,综合考察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 等因素三、 评审标准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评审标准:科学性占40% (科学意义15%研究方法合理性1吆结论重要 性 15%;先进性占30%(先进程度1吆创新程度1C%难度1物;现实意义占20%(应用价值1吆影响范围1财;综合权重占1%2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评审标准:科学性占2吆(技术意义10%技术方案合理性1物;先进性占30%先进程度10%创新程度1C%复杂程度1附;现实意义占40%(经济效益15%推广价值15%成熟程度1玖; 综合权重占1吆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标准:科学性占3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据的严密性与论据 可靠性10%论据的正确性1物;先进性占3吆(创新程度1玖难易程度1C%学术水平1玖; 现实意义占3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5%影响范围15%; 综合权重占1吆四、 评审流程1、评委会议后,各评审小组评委查阅该组参赛作品,听取选手 进行作品答辩(作品陈述5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
2各评审小组根据参赛作品内容及答辩情况进行小组汇评,完 成该组作品的书面评审等级评定(A优秀、E良好、C一般),并按 照核定名额推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艮评审委员会分为自科类、社科类两组进行汇评,评审出特等 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作品五、 奖项设置1、设特等奖15个(自科类9个,社科类6个),一等奖20个(自科类11个,社科类9个),二等奖25个(自科类13个,社科 类12个),三等奖30个(自科类15个,社科类15个),优胜奖 41个(自科类21个,社科类22个)2设优秀组织奖5个,由组委会根据《第五届“挑战杯”湖南 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对申报 参评学院进行评选第五届“挑战杯”湖南科技大学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 二O—三年三月一日。












